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印禪師」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3: 行 3: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normal&z=1&i=0&cmg=5ffe54330cca524e8d4 图片来源网址]]]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normal&z=1&i=0&cmg=5ffe54330cca524e8d4 图片来源网址]]]
  
'''佛印禪師'''(1032--1098) 宋代云门宗僧。为[[苏东坡]]之方外知交。法号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江西省)浮梁人。自幼学《论语》等典籍,后礼宝积寺日用为师,学习禅法。曾登临[[庐山]]参访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二十八岁,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后历住淮山斗方,庐山开先、归宗,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和焦山两寺主持,江西大仰山等刹。尝四度住云居;与苏东坡相交颇深;并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对于净土思想甚为关心。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岁,法腊五十二,朝廷赐号'[[佛印禅师]]'。
+
'''佛印禪師'''(1032--1098) [[ 宋代]] 云门宗僧。为[[苏东坡]]之方外知交。法号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江西省)浮梁人。自幼学《论语》等典籍,后礼宝积寺日用为师,学习禅法。曾登临[[庐山]]参访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二十八岁,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后历住淮山斗方,[[ 庐山]] 开先、归宗,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和焦山两寺主持,[[ 江西]] 大仰山等刹。尝四度住云居;与苏东坡相交颇深;并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对于净土思想甚为关心。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岁,法腊五十二,朝廷赐号'[[佛印禅师]]'。
 
=='''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佛印禅师,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
 
<p style="text-indent:2em;">佛印禅师,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
行 13: 行 13: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自从认识了佛印禅师以后,自以为自己不但精通儒家思想,对佛教所追求的戒、定、慧三学也有相当的了解。于是挥毫题写了一首诗,命书童亲自交给镇江金山寺高僧大德佛印禅师欣赏,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自从认识了佛印禅师以后,自以为自己不但精通儒家思想,对佛教所追求的戒、定、慧三学也有相当的了解。于是挥毫题写了一首诗,命书童亲自交给镇江金山寺高僧大德佛印禅师欣赏,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这首诗有着双重的意义: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这首诗有着双重的意义: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一 , 诗词是赞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年轻时,为了追求人生解脱的真理,而舍弃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和王子的身份,甘愿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不怕艰难,四处寻师访道;最后在一个月圆的晚上坐在印度的一棵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赌明星,明心见性,顿然悟到了宇宙人生缘起的真理。从此,怀着慈心悲愿,佛陀开始高树法幢,弘法利生,本着他“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济世利人的精神。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随缘普渡,广结善缘;纵然他曾经历过各种不同的环境,但伟大的佛陀留给人间的慈悲和智慧,永远利益一切众生,受用无穷。<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一 , 诗词是赞颂佛教教主[[ 释迦牟尼佛]] 在年轻时,为了追求人生解脱的真理,而舍弃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和王子的身份,甘愿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不怕艰难,四处寻师访道;最后在一个月圆的晚上坐在印度的一棵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赌明星,明心见性,顿然悟到了宇宙人生缘起的真理。从此,怀着慈心悲愿,佛陀开始高树法幢,弘法利生,本着他“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济世利人的精神。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随缘普渡,广结善缘;纵然他曾经历过各种不同的环境,但伟大的佛陀留给人间的慈悲和智慧,永远利益一切众生,受用无穷。<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 , 诗中的意思是苏东坡想向佛印□师表达,他虽然是一位入世的追求功名利禄的文人,但自从认识佛教以后,对人世间的各种顺逆境可以淡然处之。这首诗中的意境本是十分清高超脱,但从佛印禅师的慧眼来看,还是觉得苏东坡依然俗气未了,因此佛印禅师看完苏东坡派书童送来的诗句以后,写下了一个字装在信封里,并嘱咐书童将信亲手交给苏东坡。<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 , 诗中的意思是苏东坡想向佛印□师表达,他虽然是一位入世的追求功名利禄的文人,但自从认识佛教以后,对人世间的各种顺逆境可以淡然处之。这首诗中的意境本是十分清高超脱,但从佛印禅师的慧眼来看,还是觉得苏东坡依然俗气未了,因此佛印禅师看完苏东坡派书童送来的诗句以后,写下了一个字装在信封里,并嘱咐书童将信亲手交给苏东坡。<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这位自以为诗美境高的大文豪,自从命书童将诗送给佛印禅师以后,心里一直都在想,佛印禅师见到他的佳作,一定会有一番赞赏。但没有想到佛印禅师不单没有赞赏他,反而在回信中写一个“屁”字,这无不让这位著名诗人,大失所望,并且气嘟嘟的乘船渡江到金山寺去与佛印禅师理论,没有想到佛印禅师早已料到苏东坡会找上门辩论,所以预先早已离开寮房。因此当苏东坡走进金山寺,到佛印禅师的住处,但敲门无人应答,只有在门上找到一字条留给他,佛印禅师在字条上写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这时苏东坡醒觉到自己的定力修持,确实还未够功夫。这次事实证明,自己真的谈不上如诗句上所说的八风吹不动:能对于外境的一切毁、誉、称、讥,苦、乐、利、衰等八风,皆能不动于心。现竟被佛印禅师一个“屁”字,便气得马上渡江来找禅师辩驳,这回自己知道中了佛印禅师的计,上了当而深感惭愧。<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这位自以为诗美境高的大文豪,自从命书童将诗送给佛印禅师以后,心里一直都在想,佛印禅师见到他的佳作,一定会有一番赞赏。但没有想到佛印禅师不单没有赞赏他,反而在回信中写一个“屁”字,这无不让这位著名诗人,大失所望,并且气嘟嘟的乘船渡江到金山寺去与佛印禅师理论,没有想到佛印禅师早已料到苏东坡会找上门辩论,所以预先早已离开寮房。因此当苏东坡走进金山寺,到佛印禅师的住处,但敲门无人应答,只有在门上找到一字条留给他,佛印禅师在字条上写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这时苏东坡醒觉到自己的定力修持,确实还未够功夫。这次事实证明,自己真的谈不上如诗句上所说的八风吹不动:能对于外境的一切毁、誉、称、讥,苦、乐、利、衰等八风,皆能不动于心。现竟被佛印禅师一个“屁”字,便气得马上渡江来找禅师辩驳,这回自己知道中了佛印禅师的计,上了当而深感惭愧。<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於 2019年12月23日 (一) 00:27 的最新修訂

佛印禪師(1032--1098) 宋代雲門宗僧。為蘇東坡之方外知交。法號了元,字覺老。俗姓林,饒州(江西省)浮梁人。自幼學《論語》等典籍,後禮寶積寺日用為師,學習禪法。曾登臨廬山參訪開先善暹,復參圓通居訥。二十八歲,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後歷住淮山斗方,廬山開先、歸宗,丹陽(今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和焦山兩寺主持,江西大仰山等剎。嘗四度住雲居;與蘇東坡相交頗深;並整編白蓮社流派,擔任青松社社主,對於淨土思想甚為關心。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歲,法臘五十二,朝廷賜號'佛印禪師'。

生平簡介

佛印禪師,法名了元,字覺老,俗姓林,饒州浮梁(舊屬江西省鄱陽郡,今屬江西省景德鎮市)人。自幼學習儒家經典,三歲能誦《論語》、諸家詩,五歲能誦詩三千首,長而精通五經,被稱為神童。

佛印少時,曾於竹林寺讀《大佛頂首楞嚴經》,遂禮寶積寺(在今江西省浮梁縣舊城)日用為師,學習禪法。十九歲登臨廬山,參訪雲門四世開先善暹,復參圓通居訥(1010~1071),師從雲門四世延慶子榮,師讚嘆說:"骨格似雪竇,後來之俊也。"二十八歲,由於精究空宗,被稱為"英靈的衲子",而嗣善暹之法,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承天寺。其後,歷住淮上斗方寺(在湖北省浠水縣境內),江西廬山開先寺、歸宗寺;丹陽(今江蘇鎮江)金山寺、焦山寺;江西大仰山等知名古剎,前後四十餘年,德化廣被,為人稱頌。曾四度住南康雲居山,接得四方雲衲。

佛印禪師還整編白蓮社流派,擔任青松社社主,倡導弘揚淨土思想。宋神宗曾敕賜金缽,以旌其德。佛印門下著名弟子有義天、德延、淨悟等門生。元符元年(1098)一月四日佛印禪師示寂,享年六十七歲,法臘五十二。朝廷賜號「佛印禪師「」。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故事

在歷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與佛教高僧佛印禪師有着深厚的友誼和交往,並時常互運禪機,談禪論道,兩人應酬文字很多,樂為人所傳誦。例如,南宋時出現題為宋蘇軾撰的《東坡問答錄》(又名《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所記皆為蘇軾與佛印禪師往復之語。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東坡自從認識了佛印禪師以後,自以為自己不但精通儒家思想,對佛教所追求的戒、定、慧三學也有相當的了解。於是揮毫題寫了一首詩,命書童親自交給鎮江金山寺高僧大德佛印禪師欣賞,詩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1]

蘇東坡這首詩有着雙重的意義:

第一 , 詩詞是讚頌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年輕時,為了追求人生解脫的真理,而捨棄了人間的榮華富貴和王子的身份,甘願過着苦行僧的生活,不怕艱難,四處尋師訪道;最後在一個月圓的晚上坐在印度的一棵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賭明星,明心見性,頓然悟到了宇宙人生緣起的真理。從此,懷着慈心悲願,佛陀開始高樹法幢,弘法利生,本着他「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濟世利人的精神。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隨緣普渡,廣結善緣;縱然他曾經歷過各種不同的環境,但偉大的佛陀留給人間的慈悲和智慧,永遠利益一切眾生,受用無窮。[2]

第二 , 詩中的意思是蘇東坡想向佛印□師表達,他雖然是一位入世的追求功名利祿的文人,但自從認識佛教以後,對人世間的各種順逆境可以淡然處之。這首詩中的意境本是十分清高超脫,但從佛印禪師的慧眼來看,還是覺得蘇東坡依然俗氣未了,因此佛印禪師看完蘇東坡派書童送來的詩句以後,寫下了一個字裝在信封里,並囑咐書童將信親手交給蘇東坡。[3]

蘇東坡這位自以為詩美境高的大文豪,自從命書童將詩送給佛印禪師以後,心裡一直都在想,佛印禪師見到他的佳作,一定會有一番讚賞。但沒有想到佛印禪師不單沒有讚賞他,反而在回信中寫一個「屁」字,這無不讓這位著名詩人,大失所望,並且氣嘟嘟的乘船渡江到金山寺去與佛印禪師理論,沒有想到佛印禪師早已料到蘇東坡會找上門辯論,所以預先早已離開寮房。因此當蘇東坡走進金山寺,到佛印禪師的住處,但敲門無人應答,只有在門上找到一字條留給他,佛印禪師在字條上寫道:「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這時蘇東坡醒覺到自己的定力修持,確實還未夠功夫。這次事實證明,自己真的談不上如詩句上所說的八風吹不動:能對於外境的一切毀、譽、稱、譏,苦、樂、利、衰等八風,皆能不動於心。現竟被佛印禪師一個「屁」字,便氣得馬上渡江來找禪師辯駁,這回自己知道中了佛印禪師的計,上了當而深感慚愧。[4]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網址

酷似佛祖

一次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對蘇東坡說:「觀君坐姿,酷似佛祖。」[5]

蘇東坡心中歡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逶迤在地,就對佛印說:「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糞。」[6]

佛印和尚聽罷,只是微微一笑而已。[7]

蘇東坡心想這回讓佛印和尚吃了一記悶虧,暗暗得意,回家禁不住悄悄告訴蘇小妹。[8]

想不到蘇小妹卻說:「哥,你又輸了!試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麼樣的心情來看佛印呢?」[9]

參考文獻

  1. [1]蘇東坡與佛印禪師
  2. [2]蘇東坡與佛印禪師
  3. [3]蘇東坡與佛印禪師
  4. [4]蘇東坡與佛印禪師
  5. [5]蘇東坡與佛印禪師趣事七則
  6. [6]蘇東坡與佛印禪師趣事七則
  7. [7]蘇東坡與佛印禪師趣事七則
  8. [8]蘇東坡與佛印禪師趣事七則
  9. [9]蘇東坡與佛印禪師趣事七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