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因果在哪里」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因果在哪里.webp.jpg|thumb|350px|right|[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200218/eed460581067409f8e6e5e2453dd3f8e.webp 原…”)
 
信仰佛教的好处
 
行 21: 行 21:
  
 
   这样几次的解救,几次嗔恨的反抗。他的脉相越来越弱了,出现了衰竭。连骂人的力气也没有了。可怜的他一生想独占因果,最后连因果的影子也没见着,死死抱着他那五毒俱全的心前往阎罗殿上报到去了。<ref>[https://www.liaotuo.com/fojiaogushi/fojing/45879.html 因果在哪里]</ref>
 
   这样几次的解救,几次嗔恨的反抗。他的脉相越来越弱了,出现了衰竭。连骂人的力气也没有了。可怜的他一生想独占因果,最后连因果的影子也没见着,死死抱着他那五毒俱全的心前往阎罗殿上报到去了。<ref>[https://www.liaotuo.com/fojiaogushi/fojing/45879.html 因果在哪里]</ref>
== 信仰佛教的好处 ==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 第一、佛教可以使人获得正确的人生观 ===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
 
 
  (一)悲观: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著就是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脸,委靡不振。
 
 
  (二)乐观:这一类人也不是真的‘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他们只是抱著‘及时行乐’的观念,用狂欢、纵欲、热闹来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漠不关心,他们也不知道。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有人怀疑佛教是悲观的,因为它提倡‘苦空无我’,认为人生充满著诸多的苦恼,认为眼前的世界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
 
 
  其实佛教只是不‘讳疾忌医’而已,并不是真正悲观的,你看人生不是充满著许多的苦恼吗?你瞧这个世界哪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难道不是吗?连孔子都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佛教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宗教,它先要我们认识这个人生是个苦恼的人生,然后进一步地分析这些人生的苦恼都是人自己的无知贪欲招来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这些苦恼。最后指出人生的幸福之道,希望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多为别人服务。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乐,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只有全体众生都能幸福快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的。
 
 
  佛教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因此劝人不必太贪恋、太贪求;相反地劝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挣脱这些名枷利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财富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精神的充实与否,只有修养品德,净化心灵,才能欢度心安理得的人生。
 
 
=== 第二 佛教可以使人积极奋发向上 ===
 
 
  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后,使人不再盲目地贪恋、追求,如此才能‘积极’地为人群服务,再度地‘肯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佛教说人的身体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劝人不要‘处处为我’,而要‘我为人人’,因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么功名利禄要来何用?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劝人要‘少欲知足’,并没有要人逃避责任。佛教要人‘铁肩担道义’,不能做独善其身的‘自了汉’,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最好的说明。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如此,‘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私心理将不复存在,人人急公好义,古道热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一个充满着爱与同情,公理与正义的人间了。
 
 
=== 第三 佛教可以净化社会人心 ===
 
 
  我们每天打开报纸一看,整版的社会新闻,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杀、盗、淫、妄’。谁不会浩叹人心不古呢?
 
 
  而一个佛教徒最少要严守下列五种基本戒律:
 
 
  (一)不杀生——不残害生灵。
 
 
  (二)不偷盗——不偷、不抢别人的财物。
 
 
  (三)不邪淫——正当的男女关系。不拈花惹草,不红杏出墙。
 
 
  (四)不妄语——说话句句真实,不虚伪,不说谎。
 
 
  (五)不饮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必须戒绝。(论语中孔子亦有‘不为酒困’一语,不过酒在当药用医病时,暂可通融。)朋友们想想看,这五戒不是刚好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不谋而合吗?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 第四 佛教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 ===
 
 
  人要想真正的快乐,大概须要满足下列几项要求:
 
 
  (一)心情平静,不生烦恼。
 
 
  (二)对于眼前的苦难,能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
 
 
  (三)对于宇宙、人生的种种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答。
 
 
  (四)对于未来(来世或人死后的归宿)能有满意的答案。
 
 
  (五)自己的前途、命运、归宿,以及成败、苦乐不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我想世界上任何的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能够完全地满足人类这些要求的。(有些宗教只能满足其中之一、二项。)
 
 
  (一)佛教劝人知足常乐,要学习禅定,乐观进取,心情自然平静,不生烦恼。(举例说明:一般人像三岁小孩,丢了一块糖就焦急、哭泣,而佛教徒像懂事的大人,不会为此而烦恼,这是观念、智慧、境界的不同。)
 
 
  (二)佛教认为眼前不如意事,都是以前自己造的因所结的果,所以要勇于忍受,敢做敢当,不可怨天尤人。
 
 
  (三)佛教所有的经典不是在显示佛的权威与能干,而是完全而彻底地解释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能使人得到合理的解答,所以刚逝世不久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世界上的宗教,我最赞成的是佛教。’孙中山先生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含,尤为深远。’章太炎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梁启超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四)佛经上说:‘佛以一大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大‘因缘’(即来世间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众生能转迷成悟,从苦难中解脱,永远享受自由和快乐。
 
 
  (五)佛教认为人就是顶天立地的人,在人之上没有一个可操纵我们生死、成败、福祸的神,人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只要自我奋发努力,一定有光明灿烂的明天。
 
 
  因此我说信仰佛教,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 第五 可以知道佛是人类最慈祥的导师 ===
 
 
  释迦牟尼降生人间,贵为太子,[[抛弃]]了功名富贵,难道他是傻瓜吗?不是的,他实在是一个具有广大的[[慈悲]]心和智慧的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类的生、老、病、死不能得到[[解脱]],食不甘味,席不暇暖,而出家求道。他更是‘后天下之乐而乐。’——说法四十九年,栖栖遑遑,夙夜匪懈,留下了多少宝贵的真理与训诲,是黑暗人生的一盏不灭的明灯,是汹涌苦海中一只不沉的慈航。谁像佛有这样的悲心,立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愿,在众生度尽以前绝不歇息的?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3281fa0102yc7l.html 信仰佛教的好处]</ref>
 
 
== 参考来源 ==
 
== 参考来源 ==
 
 

於 2024年2月9日 (五) 07:49 的最新修訂

因果究竟在那裡呢!一飲一啄,無非因果。吃飯穿衣,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在你的生活日用之間。

因果在哪裡

  因果究竟在那裡呢!一飲一啄,無非因果。吃飯穿衣,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在你的生活日用之間。你見到因果了嗎?

  從前有一個很愛面子、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的人,當別人辛勤勞動掙回幾個血漢錢的時候,只要讓他看到,他就會恨天不公,恨地不公的胡亂叫喊:為什麼他能得到那麼多錢,而不給我呢?當別人有點成就,得到眾人的讚嘆時,他又生起了無比的嫉妒心來:你們這些人真是有眼物無珠,我這麼大一個大好人,處處為你們着想,真的功德無量,你們不去讚揚,而去宣揚那些碌碌無為的小人,真是氣死我也!就是見到大姑娘小媳婦長的漂亮,心中也是老大的不平:你這老天爺,我招你了惹你了。為何總和我過不去。讓她們長的如此俊俏,人見人愛,而偏偏給我生一雙只會橫着看人的眼,讓人見了就討厭。見別人找個愛人,他也發誓:你找一個男人,我找十個八個,百二八十個看誰比的過誰。就是大人給小孩買個棒棒糖,他也要生起無比的貪嗔心來。你這麼大個人了,為啥只給他買不給我買,真是狗眼看人低,不懂人情事故的吝惜鬼,哼!我不跟你計較。

  一天聽鄰人議論,在這個世界上,凡事都要講因果,無因永遠也不會生出果來。若誰擁有了因果,明白了因果的規律。並嚴格的尊照實行,那他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就會擁有幸福的一生,也永遠不會愁吃愁穿,什麼名聞地位,只要是想得到,就會隨念而來。而且因果這東西是從來不會違約的!就是死後也不會墮入那可怕的地獄去受那無量的痛苦。他比世界上的牟尼寶還珍貴百千萬倍。世界上的牟尼寶,只能給予你財物上的滿足。他卻無力斷除你生死輪迴的根本。他也不能替你關閉地獄的大門。使你永遠脫離六道的輪迴。大家說來說去,也說不完這因果的好處。反正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妙真寶吧!

  這個貪嗔痴慢疑五毒具全的傢伙,還沒聽完大家的議論,連家人也不敢告訴,生怕別人搶去了他的因果,就急急忙忙的出門去找因果去了。見到因果很不的一口吞下,永遠具為己有。出門一路見人就問,你見到因果了沒有?他在那裡,是長在樹上,是生在海里,他是紅的,蘭的,綠的,白的,黑的。是生長在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你們要是知道了就趕快告訴我一個人,千萬不要再告訴別的人,我給你們買個棒棒糖。

  他這樣沒白天沒黑夜的四處奔跑,費盡了千辛萬苦。而得到的答案都是搖搖頭,擺擺手。氣的他連蹦帶跳,發瘋似的罵了起來,這個世界真是沒有一個明白人。都不理解我的心。他們連因果長什麼樣都不知道,都是白痴,傻瓜,混蛋,不可理喻。

  這樣他春夏秋冬四季的奔波,把賣水果的,買水果的。反正能問的都問了,收穫的依然的四處碰壁,他這樣山南海北的奔跑了一生,也沒有找到因果,連因果的影子也沒有見到。

  由於心中的忿怒,身體的極端的勞累。他開始四肢無力,頭重腳輕起來。他都這樣了,見到別人歡天喜地的快樂時,嗔恨心加忿怒。真是恨死老天爺了。你也太不公平了,為什麼不把因果交給我,讓我一人居有,為什麼讓我病,不讓他們病。你看他們又蹦又跳的這麼高興,一定是沒安好心地在指責我,笑話我,你看連豬狗都在喜戲,樹上的鳥兒也在吱吱喳喳的歡叫。都在說我的過失,挑我的毛病。呸!你們也不尿泡尿照照你們自己。你們只會說別人的過失,你們都趕快回去反省自己去吧!我那樣比你們差,哎!真是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自己以外在沒有一個好人!好人難找啊!好人難找。

  幾天下來,由於貪嗔痴慢疑五毒俱發。他連罵人的力氣也沒有了。已是奄奄一息。大家看這他實在可憐。給他請來了最好的醫生,拿來了最好的妙藥。可他就是不肯張口,他總是在想,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不會有一個好人。他們那裡會幫助我,他們肯定是無利不起早,肯定是獲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沒安好心!是想害死我,他們想占有因果。哎!這個世界上的人太可惡了。沒有好人!最後為了救他,無奈的只能扒開他的嘴,撬開他的牙,硬是把藥給灌了下去。片刻他又回復了些力氣。他又開始罵人了!你們這些偽君子,想拔我的牙,毀我的容,想讓我成為這個世界上最醜陋的人。你們真是痴心妄想。我就是死也不會開口的。你們拿那些苦藥水來害我,想麻醉我,想改變我的立場,休想!想讓我接收你們的見解,沒門!我死也不相信除我之外有好人!

  這樣幾次的解救,幾次嗔恨的反抗。他的脈相越來越弱了,出現了衰竭。連罵人的力氣也沒有了。可憐的他一生想獨占因果,最後連因果的影子也沒見着,死死抱着他那五毒俱全的心前往閻羅殿上報到去了。[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