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活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和作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佛教生活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和作用,佛法辅导日子,就像睁着眼睛、打着探照灯走夜路,没有佛法的日子,就像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跟着一群瞎子走路
原文
咱们现在所遇到的窘境,确实是不明因果,不知道「止恶行善」。换句话说,咱们对於善跟恶搞不清楚,迷在这个里面,总认为自己所想的、所做的都是善,他人所想、所做的都是恶,没有镇定认真去考虑这个问题,粗心大意。做错了,自己知道了,也不敢供认,碍於体面,不知道悔过,不知道改正。中国人好体面,知道错了还得继续做,又错下去,所以来世三恶道去了。因果教育太重要了,救今天的社会,除因果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更有效。佛经是好,佛劝导你,你不相信,你不害怕。将来果报现前了,后悔莫及。这一个跟斗栽下去了,不知道要多少劫、多少世你才能翻身,太可怕了!
咱们今天修学的理念过错、办法过错,这是什么?不相信古圣先贤,认为咱们所知道的超越他们,他们不理解科学。这一个过错观念,把古圣先贤、诸佛菩萨全部都抹煞了。所以自己虽然学佛、虽然学传统文化,没有学对,学错了,全做的是外表功夫,没有实践的内容。什么原因?对於经典没有深化,甚至於说连皮毛都不理解。这是什么原因?这便是咱们学习的理念过错。错在哪里?不知道要用诚心学。学古圣先贤东西不能用妄心,但是咱们现在满是妄心。学了佛之后,听说有个诚心,什么是诚心不知道,诚心在哪里不知道,经上讲得清楚,没听懂。什么是诚心?把妄放下便是诚心。什么是妄?起心动念、别离固执这是妄。佛慈善,佛讲得很清楚,大小乘经论佛常常讲,不是一遍两遍,为什么听不理解?没听进去,烦恼习气太深了,这些烦恼习气让你回不了头来。造恶很简单,修善十分十分困难,阐明什么?恶的习气、恶的根太深太深了,善的根太浅陋了,遇到佛这么慈善、这么教训都没用。他不是不读经,他不是不听经,经听了几十年,经念了几千遍,没用,仍是自私自利,仍是烦恼重重。
经题上讲得多理解,清净心、相等心、觉心就能学佛。那咱们今天学佛是什么?便是把清净心找回来。清净没染污,清净心找回来你就证阿罗汉果,相等心找回来了你便是菩萨,大彻大悟你就成佛了,你便是法身菩萨。在哪里修行?日子傍边。千万不要忘记,脱离日子没有修行处。便是人事物,我每天对这么多人、对这么多事、对这些万物,怎么修?不固执。学不固执,不固执我心清净,清净心生才智不生烦恼。固执生烦恼、造罪业,不固执生才智、积积德行善。为什么听不理解?这是阿罗汉,小乘人修的。再提升,不但不固执,别离都没有了,放下了,你是菩萨。相等心生大才智,菩萨的才智。心不相等生烦恼,傲慢、妒忌、障碍,这是最一般的现象,这个念头造业,假如还有行为的话,你还要招果报,没有行动是恶业。佛法彻底在日子傍边,脱离日子没有佛法,所以佛法难就难在这个地方。
佛法辅导日子,就像睁着眼睛、打着探照灯走夜路。
没有佛法的日子,就像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跟着一群瞎子走路。
佛法是日子的导师,释教不是宗教,而是才智的教育。释教没有既得利益的”在世教主”,方丈仅仅是有“一丈方”处理寺院日常事务的场所而已 。 释教是教人知道人间最底子的道理,教人知道比生死还大的事,而我等多争不急之务,为人间时间短的高兴和获得时间短高兴的办法所痴迷。
所谓爱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联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谊。释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爸爸妈妈,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落发人之外,释教徒也应有个人的配偶。佛把众生称为“有情”,也便是说脱离以上三种情,就不是众生。并且,学佛是由众生来学的,是由凡夫开端的,任何人之间的接触往来,都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假如释教只讲离欲,则无法使一般人进入佛门;假如佛的教化没有爱情的成分,也很难教化众生。
佛法所称的“慈善”,好像跟爱情不同,但是慈善的根底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有人称之为“爱”。爱除了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之外,也有“有我”和“无我”之别。佛菩萨的慈善是无我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我的;亲子之爱是无条件的,男女之爱和朋友之爱则可能是有条件,也可能是无条件的。佛法是要从根底的爱来引导至无我的慈善。
由于佛菩萨可以无我,众生不可能无我,因而要教导众生从有我的爱而渐渐进入无我的慈善;也需要先从有条件的爱,而加以净化成无条件的爱。因而,释教不能一开端就叫人脱离爱情日子。
至于释教徒应如何处理爱情问题呢?家庭是爱情联系的根底。家庭的根底从道德上说是亲子之情,它的构成始于男女的配偶联系,继而从家庭成员扩展到家庭以外的亲戚朋友。这都是因家庭的需要和社会的活动而形成友谊的必要。中国有句俗谚说“在家靠爸爸妈妈,出外靠朋友”;又说“妇唱夫随,白首偕老”。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为基点。假如没有情,就像机器没有润滑的油,随时都可能发生故障,也很简单因冲突而受损害。佛法目的不外为教化人间凡夫,诱导凡夫将矛盾化为调和。因而,佛法有两个不变的法门──才智和慈善。才智是理性,慈善是感性;以才智来辅导慈善、运用慈善,就可使凡夫的情感从混乱变为条理,从矛盾成为调和。情感假如脱离理性的才智,就会泛滥成灾,自害害人。
有一部佛经,叫《六方礼经》,其中提到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有一种宗教信仰,教人专门拜方位。如有一次佛看到一位叫尸迦罗越的青年,正十分虔诚地礼拜六个方位,便问他拜的是什么。那位青年说不出所以然,只答复这是父亲的意思,父亲在世时拜方位,他逝世之后儿子也应照着拜。佛陀告诉他,释教也拜六方,如其以孝顺爸爸妈妈为东方,恭顺师长为南边,配偶互相谅解为西方,保护亲友为北方,体恤仆从部属为下方,尊敬落发修行人为上方;同时并阐明晰爸爸妈妈对儿女、师长对弟子、部属仆人对主人以及修道的沙门对俗人,各别所应具有的情绪和职责。像这些都属于爱情的范围,是人间的道德联系。能够长于处理爱情问题而过正当的爱情日子,便是修行佛法的开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