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佛陀克尽人子之道为父担棺

佛陀克尽人子之道为父担棺
图片来自六图网

佛陀克尽人子之道为父担棺,全国的公民得知国主净饭大王的去世,都十分的震悼。当净饭大王出殡的这一天,大家见到成就正觉的佛陀也为父王背负棺木,往火葬场走去,大家都感动得流下眼泪,跪在路旁不断的礼拜

目录

原文

  佛陀成道后,音讯传到迦毗罗卫国,其时最感快乐的莫过于净饭大王。因而,当佛陀从南边一路教化,来到了北方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净饭大王便刻不容缓的差遣大臣优陀夷前往迎候佛陀早日回到祖国。

  不久,佛陀在父王及全国公民的殷殷期盼下,带领着许多的弟子回到祖国,为父王及大臣们说法。佛陀的王弟提婆达多、阿难、阿那律、跋提等人,便是这个时分随佛出家的。

  佛陀在祖国逗留约三个月后,就带着弟子回祇园精舍。经过数年,又再回到王舍城灵鹫山的竹林精舍去安居。有一天,净饭大王差遣使者来求见佛陀,陈述大王的病体十分沉重,希望能再见佛陀最终一面。

  佛陀得知父王的病讯,没有耽误,简略的吩咐诸弟子以后,立刻就带领难陀、阿难、罗睺罗等弟子赶奔迦毗罗卫国。

  佛陀进入宫廷,此时已九十三岁的净饭大王尽管病危,但认识仍是很清楚,见到佛陀回来,悲痛的微笑着,渐渐的伸出手掌,佛陀静静的上前握着,佛陀的眼眶中,好象也浮着一滴晶亮的泪珠。

  难陀啜泣着,阿难和罗睺罗等都流着眼泪,宫女则一个个的放声大哭。净饭大王弱小的声响说道:“你们不要这么悲痛,佛陀说过诸行无常是本然的状况,如今我现已感到真实的美好,我的太子成就天上人间最显贵的佛陀,他圆满了历劫的本愿,我不光引为光彩,我也因他而取得很大的安泰。这是我活在世上最终的时间,我能再见到佛陀一眼,我好象见到身后的光明。”

  净饭大王合着掌,含着笑,就这么去世了。

  佛陀沉默的,严厉的见着父王去世,众生尽管各各都受着自业的支配,但以佛陀的威德,净饭大王也能少分的进入到涅槃的境地。

  净饭大王的遗体用香油沐浴,用尊贵的布帛缠着身体。收殓后,棺上装饰着宝石,安顿在宫廷的正中,附近围着珍珠的帐幕,帐幕旁散着各色的鲜花,佛陀和难陀在棺前看护,阿难和罗睺罗在棺后看护。

  在守通夜的时分,难陀对佛陀请求道:“佛陀!明日出殡的时分,请你答应我为父王担棺!”

  阿难、罗睺罗听后,也相同的向佛陀请求。佛陀回答道:“极好!我也要担一分。”

  净饭大王的葬式,十分的庄重,那是不用再说。而且还施舍甚多的财宝,救助赤贫的人。

  全国的公民得知国主净饭大王的去世,都十分的震悼。当净饭大王出殡的这一天,大家见到成就正觉的佛陀也为父王背负棺木,往火葬场走去,大家都感动得流下眼泪,跪在路旁不断的礼拜。

  佛陀为父担棺,不光克尽人子之道,同时也为后世弟子树立了孝行典范。[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