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佩滕鳄
佩滕鳄
原图链接

中文学名:佩滕鳄
拉丁学名:Crocodylus moreletii
(Bribron et Dumeril, 1851)
别称:中美洲鳄、墨西哥鳄、伯利兹鳄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爬行纲
亚纲:双孔亚纲
目:鳄形目
科:鳄科
属:鳄属
种:佩滕鳄

佩滕鳄 Crocodylus moreletii (Bribron et Dumeril, 1851)[1],鳄科鳄属的一和鳄鱼。通用名:中美洲鳄墨西哥鳄伯利兹鳄危地马拉鳄莫瑞雷鳄,佩滕鳄是吻部较宽的中型鳄鱼,最大个体4.2米。

目录

简介

中文名:佩滕鳄 学名:Crocodylus moreletii 通用名:中美洲鳄、墨西哥鳄、伯利兹鳄、危地马拉鳄、莫瑞雷鳄。

地理分布

伯利兹城危地马拉墨西哥,佩滕鳄生活于从墨西哥南部到危地马拉北部的淡水池塘、河流和沼泽中,也可出现于接近大西洋海岸线的地方

生活习性

主要为淡水区域,包括森林中的沼泽、湿地。近期在海岸边盐水区发现有出没。幼体群居生活,成体在旱季这种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夏眠于洞穴内,与C. acutus美洲鳄分布重叠,但两物种见的关系所知甚少。

形态特征

佩滕鳄是吻部较宽的中型鳄鱼,雄性普遍体长3米,最大可达4.2米。吻宽,美洲鳄体色类似,但色调一般更暗——身体、尾巴有灰褐色暗条纹、斑点,眼睛灰色颈部鳞片厚,幼体体色亮黄加黑斑纹。牙齿数量:总计66-68颗。 语源学:Crocodylus来源于希腊语krokodeilos,字面意思是”小圆石的人物”(kroko = 小圆石、deilos = 人物),这个涉及到鳄的外形。Moreletii意思是“Morelet”,法国博物学者P.M.A. Morelet(1809-1892年)在1850年于墨西哥发现了这一物种。

保护

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Appendix I;IUCN Red List濒危物种红皮书LRcd (低危)野外估计数量为10,000到20,000。最近调查信息表明密集度适中,在它史上分布区仍能找到。有效的保育措施在进行中。 佩滕鳄虽然受到法律保护,但仍然被广泛偷猎,是濒危物种。 佩滕鳄目前在一些动物园中已经繁殖成功。 除被列入附录2的种群国内于2018年10月9日被核准为1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不含人工种群)。

视讯

Station training of Crocodylus moreletii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