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侠之大者:为情.为子.为天下(孙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侠之大者:为情.为子.为天下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侠之大者:为情.为子.为天下》中国当代作家孙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侠之大者:为情.为子.为天下

从小到大,我们耳濡目染的江湖,就是金庸。不仅男生喜欢看,女生也喜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快意恩仇的江湖中,还有远比“琼瑶”更英气果决的感情线主导着剧情。即便是在非常时期的高考时代,那每天定量的两章“金庸”,总令人欲罢不能,不忍释卷。武侠世界里的爱情戏,像是赵敏郡主在白马上的惊鸿一瞥,又像是杨逍五里坡的回眸一笑,充满画面感,使人入画翘首,念念不忘。这样的感情戏,总是很抓人的。说起武侠,冷艳的古龙、博古的梁羽生似乎都更专业。很显然,金庸用江湖儿女快意恩仇的感情线抓住了更多的读者。

在一定意义上,“金庸”成了几代人懵懂爱情的启蒙老师,一段闪亮青春记忆。所以,金庸小说中最出彩的人物,毫无例外,都是痴情种。正的也好,胡一刀如此。邪的也好,李莫愁如此。亦正亦邪的也好,黄药师也如此。不管过了多少年,提起金庸,脑海中熙熙攘攘的,都是那些荡气回肠、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陈家洛不愿负天下人,便负红颜。香香公主为他香消玉殒,霍青桐因他寂寞余生。

阿朱如花的笑靥正在青石桥旁小镜湖边渐渐凋零,乔峰在滂沱的夜雨中泪雨也滂沱。

张无忌放弃了江湖与江山,把幸福给了赵敏,却把牵挂给了小昭,把漂泊给了蛛儿,把憾恨给了芷若……

杨过与小龙女终成眷属,逍遥于江湖之外,可他还记得吗?还有一个痴心的女子对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抛尽韶华,守候一生。他是否会想起,多年前那张天真无邪的面容,是否会想起,初遇时,她莞尔一笑,道,“我姓郭,单名一个襄字。”

李莫愁被爱人背叛,应了“生离”,梅超风的爱人惨死,是为“死别”。

中时,读《射雕英雄传》,没读多少就读不下去,太虐心。杨铁心被官兵追杀,与妻子包惜弱走散。卖艺寻妻十八年,重逢不过数日,就被迫在逆子杨康面前,用家传的铁枪自杀,穿心而死。我至今忘不掉他们手腕相交的画面,我写到这里,还是伤心。

阿紫问乔峰:“她有什么好,我哪里及不上她,你老是想着她,老是忘不了她?”萧峰平静的答:“你样样都好,样样比她强,你只有一个缺点,你不是她……”萧峰 说:“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就只有一个阿朱。”

郭襄在风陵渡口,一见杨过误终生,而张君宝在少室山下,望着郭襄的残影,红了眼眶,一百年后还是念念不忘,入了道,当了武当开派宗师,还是放不下。

小是多么爱她的张公子啊,可是为了不再带给他危险,她只能回到故乡去,去做一个孤零零的圣女。她说:“小昭身在波斯,日日祝公子福体康宁、诸事顺遂。”书中这样写道:“但见小昭悄立船头,怔怔向张无忌的座船望着。两人之间的海面越拉越广,终于小昭的座舰成为一个黑点。终于海上一片漆黑,长风掠帆,犹带呜咽之声。”

二十多年忘不了的,是杨逍听到纪晓芙的死讯与女儿的名字是“不悔”的那一刻,那百味杂陈的神情,狂悲乍喜,乍喜还悲,那笑中有泪,泪中有笑的哽咽。他纵有经天纬地之能,也无力挽回,唯有将一片叶子放在唇间,吹着当初她听惯的曲子,那样凄凉悲恻,你若看到杨逍眼中的泪,方知“沉痛”二字有何等份量。

这样爱而不得的感情,金庸笔下不知写了多少,一桩桩都是泣血的篇章。金庸总会用最冷静的手法,把最浓烈的感情,引爆在了波澜不惊的画面中,炸得我头晕目眩,只觉得悲恸愈是压抑,就愈是难以抑制,有种惊心动魄的残酷之美。不愧是大家手笔。

除了爱情,金庸还写舐犊情深,写父亲对子女的无限深沉的爱。谢逊对张无忌,黄药师对黄蓉,汝阳王对赵敏,加上张三丰对他的弟子们。都蕴含了无尽的、温暖的、毫无保留的爱。

比起谢逊对张无忌,黄药师对黄蓉大家比较熟悉的两段父爱,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描写:

张翠山死时,他的师父张三丰老泪纵横,双手抱着张无忌,望着张翠山的尸身,悲痛的说:“翠山,翠山,你拜我为师,临去时重托于我,可是我连你的独生爱子也保不住,我活到一百岁有甚么用?武当派名震天下又有甚么用?我还不如死了的好!”

这也是整部书中,张三丰唯一流泪的场景,除此之外,这位宗师再也没有失态过。这一段,我每读一次,每热泪盈眶一次。年少时,更多因为张翠山、殷素素儿女情长,年长些,情感中更多衍生出对童年张无忌的怜惜,近些年,我却常被这位盖世宗师张三丰的无助和悲怆震颤内心,瞬间红了眼眶。

赵敏的父亲汝阳王,《倚天屠龙记》中标准的反面人物。而这样的一个人物,身上也充满了父亲慈爱的光华。

赵敏为了张无忌,与父兄断绝关系,临走时,不敢多看父亲一眼。她的父亲汝阳王,转身缓缓地走下山去,左右牵过坐骑,他恍如不闻不见,并不上马。走出十余丈,他突然回过身来,说道:“敏敏,你的伤势不碍么?身上带得有钱么?”赵敏含泪点了点头。汝阳王对左右道:“把我的两匹马牵给郡主。”

即便为国为家有所取舍,也改变不了他是一个最普通的父亲,为孩子嘘寒问暖,打点人生。一转身,还能看看心爱的女儿远去的背影。

自1937年开始,童年金庸为了躲避战乱,四处颠沛流离。这段经历使得金庸对于不可分割的家国情感,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

所以,小说中,常常会有对战乱环境下人物形象的描写。其中,以“射雕三部曲”最为宏大,也最为连贯。宋、元、明,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大一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与江湖,百姓与英雄,都被时代推着走。那时的中原,被金国、蒙古轮番欺负,像极了1937年的中国。

《神雕侠侣》里,郭靖镇守襄阳城,指着诸葛亮隐居过的隆中,说自己没有诸葛亮的智谋,只能学诸葛亮的忠君爱民,至于襄阳守得住,抑或守不住,全交给这八个字好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若干年后,襄阳城被攻破,郭家三代尽亡,满门英烈,只剩郭襄一人,背负着家族使命,在世上寂寞独活。

这,恐怕是金庸笔下国家情怀最浓烈的一个场景了。一个正直憨厚的郭靖,一个聪明聪明绝顶的黄蓉,一个胡搅蛮缠的郭芙,一个资质平平的郭破虏,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以身殉国。

这是真正的侠者,真正的英雄。这些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拯救天下苍生的人,总能很容易催下读者的眼泪。

为情、为子、为天下,加起来便是侠之大者,加起来便是金庸的江湖。金庸在《神雕侠侣》中说,“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是啊,月缺了圆,人聚了散。红尘看不透,款款情无休……[1]

作者简介

孙瑜,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普通话测试员,现任济南某职业学院语文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