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冯·兴登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保罗·冯·兴登堡 | |
---|---|
原文名 | 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 |
出生 |
德国-波兹南(今属波兰) | 1847年10月2日
逝世 | 1934年8月2日 | (86歲)
国籍 | 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国 |
别名 | 兴登堡 |
民族 | 德意志人 |
教育程度 | 柏林军事学院 |
职业 | 政治家,军事家,总统 |
知名于 |
坦能堡战役的胜利者 东普鲁士战役的胜利者 五位大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一 德意志国总统 |
知名作品 | 《兴登堡回忆录》 |
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1847年10月2日—1934年8月2日),全名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德国陆军元帅,政治家,军事家。魏玛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 [1]
保罗·冯·兴登堡出生于德国波兹南(今属波兰)军官家庭,曾参加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
1903年晋升上将。一战爆发后,在东线坦能堡会战中击败俄国军队后晋升为陆军元帅。
1925年起担任德国总统。 兴登堡在军事生涯初期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但是他最为著名的成就在于一战中和鲁登道夫所形成的完美组合。晚年其黯淡的精神力量、陈旧的思想和狭隘的观察力使其后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损害。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的举动,也成为日后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 。 [2]
1934年8月2日在任内逝世于东普鲁士。 [3]
军政生涯
年表
- 1859年到1866年他进入军事学校。
- 1866年他以中尉的军衔参加普奥战争。
- 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他以军官身份参加。
- 1903年他晋升为上将,
- 1911年他64岁退休。
- 1911年以前,历任军参谋长、师长和军长,后退伍。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重返军队,任德军东线第8集团军司令。8~9月间,率部粉碎优势俄军对东普鲁士的进攻,取得坦嫩贝格之战的胜利。11月,晋升为元帅,任德军东线司令。
- 1916年8月,任德军总参谋长,负责东西两线的战略指挥。在西线建立齐格菲防线(英国人称之为兴登堡防线)。德国在大战中失败后,兴登堡退隐故里。
- 1925年4月,在右翼政党支持下,兴登堡被选为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的后任,当选为魏玛共和国总统。5月12日他宣誓就职。
- 1932年,再次当选总统。支持保皇组织、法西斯组织和军国主义。
-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委托希特勒组阁。
- 1934年8月,死于诺伊代克。
战争
七周战争(1866);
普法战争(1870-187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战役
克尼格雷茨之战(1866);
圣普里瓦之战(1870);
坦能堡之战(1914);
马祖里湖区之战(1914);
罗兹之战(1914);
戈尔利采-塔尔诺夫之战(1915);
第二次索姆河之战(1918);
利斯河之战(1918);
埃纳河攻势(1918) [5]
人物评价
兴登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伟大的英雄,即使在别的国家,也长期被认为是一位尽忠报国的完美人物,可是在他死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他造就了希特勒,人民对他的议论就变的苛刻起来,说他逃避责任,把许多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而且在年迈体衰的时候还继续当国家元首,也是一件不幸的事。
诚然,作为他神话起源的坦能堡作战计划并不是他拟定的,但作为司令官他的职责和权利就是选定一个好的计划并贯彻下去,在这一点上他绝对比神经质的参谋长鲁登道夫强,鲁登道夫和他闹翻以后说自己才是做最后决定的人,说兴登堡是木偶巨人,这是他自我膨胀和对兴登堡极端嫉妒的表现罢了,继他之后担任军需总监的威廉·格勒纳就说:“那些谣传兴登堡是傀儡的说法都是不真实的,根据他的亲身体验,兴登堡的意志极为坚定 ,只有去执行他的想法,替他去背黑锅,绝不可能有人能左右他的思想。” [6] [7]
文献来源
- ↑ 卜延军、唐复全.《将帅传略》.中国:蓝天出版社,2011年4月1日
- ↑ 埃里克·艾克 译者: 高年生 / 高荣生 .魏玛共和国史.中国:商务印书馆,1994年
- ↑ 保罗·冯·兴登堡 Paul von Hindenburg豆瓣
- ↑ 保罗·冯·兴登堡趣历史
- ↑ 他是希特勒唯一惧怕的人,他死后希特勒独裁的道路上没有对手 搜狐网
- ↑ 高年生.《世界历史名人谱》近代卷5.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 ↑ 德国人心目中的“神”,希特勒也要对他毕恭毕敬!老田讲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