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保罗·埃尔利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保罗·埃尔利希(旧译欧立希,德语:Paul Ehrlich,1854年3月14日-1915年8月20日),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较为著名的研究包括血液学、免疫学与化学治疗。埃利赫预测了自体免疫的存在,并称之为“恐怖的自体毒性”(horror autotoxicus)[1]

生平

1854年3月14日出生于西里西亚的一个犹太家庭,1883年结婚。

1910年保罗·埃尔利希与他的日本助手秦佐八郎,发现了治疗梅毒的砷凡纳明(第六○六号化合物,即二氨基二氧偶砷苯)。可穿入人体的特定部位,杀死引起梅毒的螺旋体,成为在青霉素出现之前治疗梅毒的特效药。

在免疫学上,他创立了“侧链学说”,为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使用方法。

1908年与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2]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15年8月20日病逝。

主要荣誉

保罗·埃尔利希在组织学、血液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及肿瘤学方面也很有研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组织染色治疗与实验》、《化学治疗锥虫研究》、《螺旋菌实验化学疗法》、《免疫力研究论文集》等。弗劳·黑德维希·埃尔利希于1929年为纪念她的丈夫保罗·埃尔利希设立了埃尔利希基金会最高医学研究奖——保罗·埃尔利希-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奖金 ,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奖金是为纪念保罗·埃尔利希的好友、著名的化学家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而设立的。1952年这两项奖合并为现在的保罗·埃尔利希-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奖金。保罗·埃尔利希-路德维希·达姆施泰特奖金每年颁发一次,用以奖励在化学疗法、细菌学、免疫学、血液学及癌症研究等领域的杰出成就。奖金分主要奖金与附属奖金两种。主要奖金于偶数年颁发,包括一枚金质奖章和50,000马克的奖金;附属奖金于奇数年颁发,侧重于奖励青年科学家,包括一枚银质奖章和50,000马克的奖金。德国公共卫生部也承担一部分奖金的提供。

视频

保罗·埃尔利希 相关视频

医学免疫学-免疫学概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