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信息成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信息成本是中國的經濟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同實物資產、人力資產、技術、財務資源及知識一樣,信息已成為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在多數情況下,信息並不形成企業產品實體,這與人力不構成產品實體的道理是一樣的。信息產品的品種也紛繁多樣。從本質上說,任何可以被數字化(編碼成一段字節)的事物都是信息。信息對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價值,不管信息的具體來源是什麼,人們都願意為獲得信息付出代價。信息提供者的許多策略都是基於消費者對特定信息產品的評價存在很大差異這事實。人們之所以願意為獲取信息付出代價,還在於信息被用戶從市場上購買後會變成用戶的信息資本。同其他要素資本一樣,信息資本也具有增值性、周轉性和墊支性。人們獲取任何要素資本,都要支付資本成本。信息產品或信息資源變成企業、個人的信息資本,需要經過信息產品或信息資源進人市場交易的過程,企業、個人使用現金購買信息資源,使信息資源嫁接在財務資本上,從而變成信息資本—— 企業、個人經營過程中的要素資本之一。

信息是消費者必須在試用一次後才能對它進行評價的產品,因而信息是「經驗產品」。這是由信息產品的嶄新性、機密性和增值性所決定的。因此,信息產品經營者通常運用各種策略來說服謹慎的顧客在知道信息內容之前進行購買。一旦信息內容被解密、公開,被所有人知道,信息產品的使用價值就會減少或消失。

信息成本的類別

1、信息教育投入成本

現實世界裡,信息幾乎無時不在無時不有,但直接有用的信息卻需要人們分析鑑別與消化吸收,是一種藉助先進工具進行腦力勞動的過程,需要較高質量的勞動力素質。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信息能力已成了勞動力素質的重要標誌,信息教育如計算機硬件與軟件、數據庫、信息處理、信息存儲和信息檢索等技術的學習、研究與應用成了當今教育的熱點,其教育投入是成本投入之一。

2、信息的固定成本

由於高科技的發展,無論是信息的生產,還是信息傳遞、信息獲取都需要購置和建立相應的通訊系統,計算機硬件系統以及程序、數據庫和其他軟件系統。隨着信息化的廣泛滲透,各行各業科技和知識含量將13益增加,經營管理複雜程度也將不斷加大,經濟主體運行穩健與否、效率高低、效益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息固定成本投入的高低。信息固定成本成為產業成本上升的主要成本項目。

3、信息的注意力購買成本

赫伯特·西蒙曾說:「信息的豐富產生注意力的貧乏。」當今信息問題不在於信息的獲得困難,而是信息的過量和超載,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要在無數的信息中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特定產品,以獲得產品的最高效益,產品銷售主體不僅在產品的設計、文字和印刷上增加成本投入,而且還要大力藉助大眾傳媒來大肆宣傳自己產品,因而,花費了大量的不斷增加的注意力購買成本。

4、信息的獲得成本

面對如此複雜的需要和大量信息,早期的最簡單的收集方式,僅靠個人的看、聽、讀早己不再適用,機器系統雖能滿足對速度、批量和準確性的要求,但非僅僅如此就夠了。信息不對稱從本質上是無法消除的,何況知識門類和深度都有着前所未有的發展,許多人儘管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學者,但難成為熟知各方面的通才,而從事某行業多年的一般是該行業的行家裡手。於是經濟主體之間便因為分工和高效率的要求,產生了委託與代理的關係,信息委託方為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決策的風險,一般會委託信息代理方搜索、獲取和分析信息。在信息這樣獲得的過程中,不僅要付出交易成本還要付出相應的信息獲得成本。

信息成本的特性

信息成本與其他產品成本相比,具有以下明顯的、相互聯繫的經濟特徵:

1.信息個人本身就是一種稀缺的投入

信息通過個人的感覺器官進入大腦,而它在獲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人們需要學習和使用新工具、新技能,才能發揮大腦的優勢,個人也因此成為信息生產的一個固定投入因素,這一部分投入主要用於教育。個人信息成本的固定投入是信息成本的最為重要的經濟特徵。

2.信息成本部分地屬於資本成本,具有不可逆資本投入的特徵

建立信息系統需要購買設備,掌握某種知識或技能需要初始投資,說明了信息成本部分地屬於資本成本。這些投資表現出明顯的不可逆性,儘管可以把它轉移給他人,但不能徹底地轉移,因為它依然為原來擁有者所有。因此,信息的投資需求將會隨信息價值確定性的不同而不同,信息價值越不確定,對信息的投資需求越大的經濟主體一旦進行了投資,隨後連續使用它將比投資於新的更加便宜。

3.信息生產的固定成本高、複製的可變成本低

任何信息產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高額的固定設備的投入,即:前期投入很高。然而,信息的複製成本很低,一旦第一份信息產品被生產出來,多拷貝一份的成本幾乎為零。這種成本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規模經濟:生產得越多,生產的平均成本越低。

4.信息成本在不同方向上各不相同

人們在未知領域中獲得信息要比在較為熟悉的領域中獲得信息花費更多的成本。經濟主體採用與自身能力和投資方向相一致的方法建立新的信息信道,要比應用其他方法經濟得多。

5.信息成本與信息的使用規模無關

由於信息具有可傳遞性和共享性,不像其他生產要素那樣在使用過程中被消耗掉。所以付出一次信息成本後,信息可以多次用於不同規模的有形和無形商品的生產及市場交易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