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俳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俳赋

俳赋,古代中国文学特有的一种文言文 文体赋体的一类。即骈赋。以句尾有韵脚而别于骈文。"俳"的本义是游戏。宋代称对句为"俳语",因称注重对仗的赋为"俳赋"。"骈"即对偶的意思,所以又称之"骈赋"。魏文帝曹丕说"诗赋欲丽"(《典论·论文》),表明汉末魏初作赋追求词藻华丽的趋势。

其结果是讲究对偶,以为丽辞,"至魏晋群才,析句弥密,联字合趣,剖毫析厘"(《《文心雕龙》·丽辞》)。到南朝齐、梁后,崇尚声律,于是词藻、用事、声律都通过对偶字句表现出来,对偶更为工巧。所以元代祝尧总结说:"建安七子,独王仲宣(粲)辞赋有古风。至晋陆士衡(机)辈《文赋》等作,已用俳体。

流至潘岳,首尾绝俳。迨沈休文(约)等出,四声八病起,而俳体又入于律矣。徐(徐□、徐陵)、庾(庾肩吾、庾信)继出,又复隔句对联,以为骈四俪六;簇事对偶,以为博物洽闻;有辞无情,义亡体(指古赋)失。此六朝之赋所以益远于古。"其论大体中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俳赋 [1]

类型 赋体的一类 [2]

体制 通篇基本对仗,两句成联

特点 通篇对联,技巧出新

体制

俳赋,魏晋体制未严。其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两句成联,但句式灵活,多用虚词,行文流畅,词气通顺,音韵自然和谐,未讲四声八病。如曹植《洛神赋》:"于是越北□,过南□,纡素领,回清扬,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基本上顺语势作流水对,有三言句、六言句及骚体句。而西晋陆机的《文赋》以六言句为主,两句对联,体制已趋严整,但句式不避参差。

特点

俳赋,南朝体制特点是,通篇对联,技巧出新;炼词熔典,讲究声律;渐趋四六,渐近律赋。如庾信《小园赋》:"若夫一枝之上,巢文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况乎管宁藜□,虽穿而可坐;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

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绿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除连接转折的虚词外,句子字数虽有参差,但基本为四六节奏,两句一典,隔句对仗,犹如对联串缀成文。但较之唐代律赋,则四六未严,平仄欠备。所以程杲说:"四六盛于六朝,庾、徐推为首出。其时法律尚疏,精华特浑。"(《识孙梅(四六丛话)》).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