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地蜈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有關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倒地蜈蚣
(學名:Torenia concolor Lindley )
屬性 : 多年生草本植物。
科別 : 玄參科。
植物特徵
葉具短柄。葉緣略有淺鋸齒,莖具有匍匐性。[2]
花為腋生狀,藍紫色,在台灣幾乎年開花。
主要生長於台灣中低海拔400-2500公尺的路旁或田野山區。
生活適用
療調和藥理
其性微寒、味甘酸微苦,具有消炎、消腫、鎮痛、解熱的功效,因為沿地表匍匐生長,莖葉多分支,類似蜈蚣而得名。[3]
對於筋骨扭傷或是拔牙、手術後傷口的紅腫熱痛,都可達到快速消腫的成效。
有促進代謝、抑制肥胖,以及降低脂肪肝等效果。
附加說明
降肝脂肪藥膳
煮法與服法︰倒地蜈蚣1帖,新鮮的倒地蜈蚣草約30至40公克(乾燥的則用10至15公克),加入3至4碗水,水量可蓋過藥材即可,煎成2碗,倒出藥湯,再放入2碗水煮成1碗,將第1次與第2次的藥湯混勻,早中晚飯後各喝1碗,連喝2天即可。[4](※因個人體質與症狀皆不同,服用前請先諮詢醫師。)
禁忌︰有慢性腎臟病、慢性腸炎、氣喘者必須在中醫師指示下慎服。
種植條件
日照環境 : 半日照或全日照。
供水排水 : 正常供水,排水需順暢,不可積水。
土壤介質 : 不限土壤,皆可成長良好。
肥料供應 : 不須太多肥料,特別是地植。
繁殖方法 : 分株為主。
病蟲害防治: 生性強健,甚少病蟲害但須勤除草並家於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