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倒(dào)春寒(英文late spring coldness),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氣象學中,受較強冷空氣頻繁襲擊後,氣溫下降較快,並持續時間長達1—2個星期以上的前暖後冷才稱作「倒春寒」。「倒春寒」天氣中可能產生農作物凍害,並可能引發流感、氣管炎等疾病。
介紹
每年一進人三月,就經常能聽到有關「倒春寒」的話題。 在一年四季中,氣溫、氣流、氣壓等氣象要素變化最無常的季節就是春季。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這種使人難以適應的「善變」天氣,就是通常所說的「倒春寒」。據歷史資料顯示:北京30年出現「倒春寒」的幾率在57%左右。特別是早春時節,這種氣候特點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3月8日南郊觀象台的最高氣溫已達到15.2℃,而最低氣溫只有3.3℃,早晚溫差還比較大。 通常,人們將進入2月末3月初作為春天的開始。春季氣候的最大的特點就是乍暖還寒:一是春季的氣溫日夜溫差較大;二是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天氣變化較多。在氣象學中,「倒春寒」最早來源於農業,主要指真正的春天,即氣候學所說的侯(5天為一侯)平均氣溫超過10℃以後,由於受較強冷空氣頻繁襲擊,氣溫下降較快,持續時間長達1—2個星期以上的那種前暖後冷,並造成大範圍地區農作物受凍害的天氣現象或天氣過程。「倒春寒」發生時,可使正處於返青或拔節生長階段的冬小麥遭受不同程度的凍害,可使已經播種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農作物出現爛種,已經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凍死。
形成原因
倒春寒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不僅中國存在,日本、朝鮮、印度及美國等都有發生,其形成原因並不複雜。中國春季(3月前後)正是由冬季風轉變為夏季風的過渡時期,其間常有從西北地區來的間歇性冷空氣侵襲,冷空氣南下與南方暖濕空氣相持,形成持續性低溫陰雨天氣。一般來說,當旬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2℃以上,就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氣南下越晚越強、降溫範圍越廣,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危害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心腦血管病發病增加老年人熱平衡的能力較差,其循環系統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經受寒冷刺激後,興奮度增高,全身皮膚表層毛細血管收縮,使血流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另外,天氣突變會引起地球磁場的改變,誘發人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由於老年人及心腦血管病患者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可能發生血壓突然升高、腦梗塞、腦出血或心肌梗死。國外一項試驗表明,讓一組63~70歲的老人在室溫為6℃的人工氣候室里靜坐看電視或看書,兩小時後,老年人血壓普遍升高了25毫米汞柱左右。而在同樣條件下,青年人血壓的變化很小。這說明低溫容易使老年人的血管收縮。
早春時節,一些愛美的年輕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顏六色的裙子。但女性膝關節對冷空氣刺激較為敏感,遭受冷空氣襲擊以後,關節局部容易出現麻木、酸痛等症狀,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風濕性關節炎。 容易流行呼吸系統傳染病由於早春氣候寒冷,空氣乾燥,呼吸道黏膜的防禦功能會受到直接影響,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虛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等傳染病流行。資料表明,在冬春交替的季節,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紅熱、氣管炎等呼吸系統傳染病的發病率,遠高於其他季節。
對農業生產的危害
倒春寒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林業和農業氣象災害,是指春天由於受較強冷空氣頻繁襲擊氣溫下降較快,並造成大範圍地區樹木和農作物持續受凍害的天氣氣候現象。倒春寒常引起我國北方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麥的爛種現象,也會影響我國南方水稻播種出苗和生長,給農業和林業生產等帶來嚴重危害。 在農業生產上,倒春寒其實仍屬春季低溫陰雨範疇。因為在出現時間上偏晚,危害性更大,因此農業上將其區別對待。這是因為,早春農作物播種都是分期分批進行的,一次低溫陰雨過程僅危害和影響一部分春播春種作物,且早春低溫陰雨多數是在春播作物的針芽期、大多數果樹還未進入開花授粉期,其對外界環境條件適應能力亦較強。而一旦過了「春分」尤其是清明節之後,氣溫明顯上升,春播春種已全面鋪開,各類作物生機勃勃,秧苗進入斷乳期,多數果樹陸續進入開花授花期,抗禦低溫陰雨能力大為減弱,若這時出現倒春寒天氣,就面臨大面積爛秧、死苗和果樹開花座果率低之災,其他春種作物生長發育也受到嚴重影響。
相關事件
2010年,中國各地遭遇倒春寒,哈爾濱遭遇50年來最大降雪,北京發布霜凍藍色預警。 2013年,美國科羅拉多遭遇倒春寒,降雪超過一英尺。 2015年,貴州大部分地區氣溫持續下降,出現輕到中級「倒春寒」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