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角度(蒋林果)
作品欣赏
倾斜的角度
门紧闭着,透过墙缝,昏暗的灯光,模糊的影子,那些聚拢又散开的双手,带着窸窸窣窣的麻将声响,填满了整个屋子。
门外,一个圆圆的小脑袋,不停晃动着,他踮起脚尖,身子前倾着,往门洞里探望。外面的光照着他的脸,有些扎眼,他从那些阴影里,从一个屋子到另一个屋子,搜寻令他熟悉的影子。
室内弥漫着浓浓的烟草味道,夹杂着咀嚼后的叹息,在空气中流动。这是刘星,观察到的室内的境象。
他感到肌肠辘辘,从一个个门的缝隙里,他终于看清了妈妈的脸,门打开,从屋子里,递给他五元钱,“到外面街上,自己去买吃的。”
接过钱,刘星飞快地跑在狭窄的街道上,眼睛寻着两边的门店,他最爱的还是那个包子店,总有妈妈的味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妈妈就再不做那些可爱乖巧的包子,每天都在麻将桌上,爸爸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这是留给刘星儿时的记忆。
再后来,刘星的父母离婚后,他就常常一个人在家。饿了,就从父母那里要钱,去买包子。他把那些包子,放在桌子上,一个个排成队,陪着那些圆圆小小的包子。
用完餐后,他通常翻出以往的作业,那些作业本上面,有他写的符号。说是符号,因为不是语言中的文字,有些像鳄鱼的眼睛,有的如同小蝌蚪,还有的,就像一些怪怪的虫子,在卷子上游动。这是他咬着笔头,经常在卷子上写的答案。
那些试卷上的问答题,如同陌生的脸,他大都不熟悉,或者只认得某个眼睛,某个鼻子,但终写不出数字与答案,他只能在上面涂鸦自己的语言符号,画上他认为的答案,然后合上书本,走出门外。
几分钟后,他已在屋前的大榕树下了,这是他几乎天天要呆的地方。这株老榕树,已有千年历史,虬曲的树根,像一条条龙一样环绕着,盘根错节间,形成一个很大的树洞,刘星小小的身体,龟缩着,他很容易钻进树洞里。
在榕树洞里,阴凉湿润,他观察着那些虫子。蚂蚁成群结队,搬运着食物,毛毛虫在树丫上蠕动,瓢虫从他身边爬过,还有啃噬这树根的虫子,发出嗦嗦的声响。有时,也有几只漂亮的蝴蝶飞进树洞,他追随着蝴蝶,也不时从树洞翻出。
时间久了,他与树中的虫子成了朋友,每天都要去观察,与虫子玩耍,以往与他玩耍的小伙伴,一个个搬家进了城镇。如今,只有这个榕树洞,一个小小的地方,成了他的天地。他钻入树中,就如同进入了母亲的子宫一样,踏实安心。
时间在这个树洞里反复涂抹,那些薄暮的日子,伴随着他儿时的梦想,在这里滋长,又在这里破碎。当他走出树洞时,他像那野外蛰伏的蛇,冰冷而又孤僻。 [1]
作者简介
蒋林果,笔名凝迪,用诗歌弥补生活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