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倾注(董建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倾注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倾注》中国当代作家董建刚的散文。

作品欣赏

倾注

对于土地,父亲倾注了一腔心血。那苍茫在肋骨之间的黄土地,让他炽热了一生,敬重了一世。

他那至死衷爱的土地,很少让我和妻子帮他去干活,就是节假日回家,他也会对你说,你俩做饭,地里活,有我!历经父亲汗水浸润的土地,神助一般,种啥成啥。

为了弥补花费,我和妻子在沙河镇街道开了一家“朝阳布店。”只要是二五八逢集,天未亮,父亲就会翻越塔寺坡,插斜走近路,朝沙河镇街道徒步赶来。

来了,就坐在树荫里抽旱烟。听见他和人说笑,我赶紧开门接他,他说一声,啥时候了,还不拾掇?便肩起一袋米面或瓜果蔬菜,进门放在厨房,出来对我说,你俩收拾卫生,我搭凉棚!

排好长凳,铺上桐木板和塑料布,再将布匹一捆一捆摆上去。其上,合力打开的帆布凉棚,山岭一般,遮挡日晒,也遮挡风雨。

搭建布摊的钢筋棍,木板,凳子以及帆布卷,放在厨窗后的阳沟里。那阳沟因两家楼墙挨得过近,只能容一个人出进。到窄处,父亲侧着肩膀,弯下腰抽出木板或帐篷卷放在肩上,再后退着走。退着,退着就被绊倒了。我赶紧去拉他,他摆摆手,从木棍,木板和帐篷卷里坐起来,说一声,没事,你去帮忙做饭?娃一会儿就放学了。

有时候他的胳膊和手指,被阳沟的水泥块或劈柴扎伤,父亲撕下一绺创可贴包扎一下,继续肩木板。

时间尚早,父亲就在布摊前的街道上撒一遍水,坐在树荫里歇一会儿,拿起扫帚,沿着街道东西两边轻轻扫去。

供销社、信用社的领导和职工,打馍店的店主,出来递烟递茶,父亲说,不用谢,这能少了我的啥?娃能和你们做邻居,做生意,这都是缘份呀!

有小伙从巷道出来帮忙,父亲再三劝说:这活路,叔旺随手就扫了。你去样当出摊,上集的人多了?

饭好了,父亲说他在家吃了,说着,就向外肩布。刚从乾县布匹市场进的布匹五彩相映,散发阵阵清香。父亲侧身抵紧布摞,抽出布卷放在肩上。够不着时,就在脚下放一个小凳子,再伸手去拽。

孙子朝阳不让他搬,父亲就把朝阳抱起来,说,你不让爷爷赶紧搬,买主来了,咱拿啥挣钱?朝阳指着我俩说,让他们搬,你不搬?

父亲抱着孙子出门买玩具,回来征得同意继续往外肩布卷。刚踏上木凳子,一个趔趄滑倒了,我们力劝他歇着,他说,这算啥,抓紧时间出摊!

这种脾气,让我们一下子看到他在土地上那忙碌和倔强。一次种冬小麦,为了让拉了一天犁铧的老牛母女俩歇息,父亲让我坐耙压重。我要用石块代替,父亲就给我发火,说,不就是多拉几圈吗?说罢将我一把摁在铁耙上。

因铁耙和我的体重,父亲整个身体要向前倾斜着,才能拉动铁耙在犁过的土地上,来回转着圈把土地耙平整。

那前倾拉拽的急切,如同昔日丹江边那拉纤人,高高耸起的肩膀在牵绳曳压下,带动全身一路向前倾斜……

紧绷的草绳,勒在肩膀,拉拽铁耙疾走。一头汗珠,雨落纷纷。如同红铁淬火,刺穿声声,切入大地深处。

——这是骨子深处的本分,也是宗教式的虔诚。不断后退的每一块土地,仿佛黑白分明的砥砺石,将父亲的坚韧打磨得亮如星灿,映照前路!

每一份五谷杂粮,每一斤瓜果蔬菜,要轻易获得,光这第一层的艰辛,都会以汗水淋漓作铺垫……宿命捆绑的这一切,让我不止一次扪心自问,羞愧难言……

我从铁耙下来,说,让我拉?父亲说,坐你的耙?说罢,拉拽起铁耙,向前呼呼疾走。

一圈过来,老牛朝着弯腰拉耙的父亲,哞——地叫了一声,父亲停下向老牛喊道:你的心意我和娃领了,领了啊——

有些人外出东莞打工,把坡地交给父亲收种。父亲就在山上搭一个庵棚,吃住在山林,硬是将间草蒺藜摇曳的坡地挖了一遍。有人说他舍不得使唤牛,他说,牛和咱一样,也有累乏的时候,让它歇几天,也算是咱的一次赎罪不是?

村长和打工人来看望他,村长举起大拇指敬酒。父亲说,兄弟,你说对了,不趁这好政策多做多干,咱对得起谁?你们知道,我六岁就放牛放猪打长工,字,不识一个,穷了这二十多年┈┈如今这土地,只要肯出力,块块都能挖金子!就凭这,你说咱不好好种能行吗?

偌大的山岭间,葱绿的村前坪地上,微风吹拂,阳光在父亲脊背斑驳┈┈恪守对土地的炽热,父亲仿佛一根竹楔将绝对和赤诚,一寸一寸楔在秦岭南坡上。

某天逢集,他就会肩着一袋产自秦岭山地的面粉,土豆或蔬菜,大清早就会来到“朝阳布店”门前┈┈

来自父亲的尽力相助,“朝阳布店”得以繁忙,红火。看似布摊与土地无关,但实质是,父亲付出的每一身汗水,才是我们的基石和依靠。

摆上布摊的布卷,父亲要用鸡毛毯扑展一遍,他说以图鲜亮,方便顾客。买主来了,父亲递上一锅烟或一杯热茶,仿佛亲眷一般。

有时候父亲失口把进价说了,买主听着,笑着,就要掏钱扯布。父亲说声谢谢,连忙拿起尺子一截一截丈量,裁剪,再将布料叠好放进塑料袋,递在买主手中。说,我按进价给你,回去哪里有不满意的,随便来换。下次上集,来咱店里坐一坐,抽烟,喝茶谝棒子。

有的买主扯布差几块钱,父亲就让我把顾客的名字记下来下一集再说。对于综合厂,信用社,税务所,中小学和一些急着筹办红白喜事的大买家,父亲叮咛我俩,要按登记的时间和选好的布料,严格尺寸和件数,按时送到买家手中。

个别登记的人几个月不来,拾掇布摊之后,父亲看着空旷的街道,望一眼街道后的秦岭峰峦,说道,没事,再等几天吧┈┈

一个逢集日,这个买主来了,带着一脸疲惫和歉意,双手把扯布钱递给父亲,连连道歉,我这山里人,没多少文化,你老就多担当,多原谅啊!

看着买主的诚意,父亲倒一杯茶递过去,说一回生,二回熟,你就是半年不来,我们也会把你选的布料给你留着。人这一生,谁能说他做事,十拿九稳成功?

你没来,我就想,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以后上集来布店坐一坐。有啥难处,给我说说,能帮你的,我和娃就尽量帮你。帮不了的,咱说说话也能缓解一下心情。心情舒畅了,再难办的事,也能得到解决。

一席话说得来人一眼泪花,握住父亲的手,说,你老猜对了啊。这段时间,我在西安陪父亲住院治肝病,原本想给老人扯一身灯芯绒穿,现在看来穿不上了┈┈此番话,说得布摊前寂静无声,只有此人和父亲相对的一脸无奈和凝重。

父亲掏出钱,说,你买的布料你拿上,买布的钱你也拿上。你是一个孝顺人,这些布料,就算是我们对你和你父亲的帮助和敬重,你得接住?

来人连连点头,把布料放在竹背拢里,给父亲弯腰深鞠一躬,戴上草帽,背起背拢缓缓离去。

随后的逢集日,那些从丹江南岸商官房镇和五峰村来赶集的人,差不多都来我的布摊挑选布料和购买百货。有的人还带来了板栗和核桃。

父亲说,做生意讲究公道和实在。15岁那年我从棣花码头,向蓝田阁牌担脚送丝绸,茶叶和木炭,一百多里山路,担着一百多斤的担子不避风雨,昼夜赶路,大家争着在限定的日子把货物担到东家仓库登记过秤。

一路上有的人拉肚子,有的人头痛发烧,有的人走着走着喊一声,妈哎——就连担子倒在秦岭上┈┈

现在和那时是一个道理,对待买家要一定做到和善,实在,不参假。买主差几毛几块,咱就不要了。答应给人家送货上门的,路再远,也要按时送到。做生意难,难就难在对待买主的态度上,这是做生意的根本。

厮跟父亲回家,走近路插斜翻越塔寺坡,到山顶,父亲抚摸着齐腰深的玉米林,望着山下张家村的缕缕烟岫,对我说,要趁这好时机多挣钱。我在家种地供你们米面和瓜果蔬菜。能省一些是一些。你们把光景过好了,我这脸上也有光彩。

别看现在工资低,这是暂时困难,要想着给国家分担。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哪有一番风顺?我老想,只有国家这个大家富了,咱老百姓才能富。上班去了多下乡,多为贫困户干实事。假日回来,就帮淑霞摆布摊。布匹和其他货物,加一点路费能卖就卖,生意讲究薄利多销。

夕阳落红,我把小麦在风车上筛了,便和父亲担着向村北头国家粮库走去。聚光灯下,粮库院子里全是熙熙攘攘的交粮人。排好队,父亲问我,你打了几遍,我说两遍啊。他吼出一声,你这娃呀,赶紧走!

到家,父亲二话不说,揭起小麦就往风车里倒。轰隆,轰隆一阵响,我和父亲担着筛过五六遍的小麦往粮库赶。回来的路上,对我说,做任何事,一定要实诚,细致,尽力去做。

咱三队和二队,是咱村的交粮交税的模范队,不把麦晒干筛净,拖了村上后腿,让我这老模范的脸放哪?说着,父亲把卖粮钱塞到我手里,说,这些钱你拿着,下一次添补进布用?

妹妹家在红光村,有时候我收摊早,父亲就去妹妹家帮忙。遇到地里有活,肩起铁锄或扁担往山上走。

到地里,父亲将定距绳解开,在地两头木楔上拴牢,再扬起锄头依线挖窝。妹妹跟在他身后丢玉米种。到地顶头,父亲一看行距偏了,就立即解绳重来。

妹夫有些不理解,父亲看出来后说,土地最讲究实在和付出。你给土地出了多少汗,用了多少心,土地就会回报你多少收成。这质包谷,讲究赶节气,赶雨水,再一个就是要多下功夫。

这株距和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一定要按技术员说的,科学定距,科学定行。这既有利出苗和将来生长授粉,也要有利以后套种的小麦通风藏墒┈┈

眼看父亲给我忙完又去妹妹家帮忙,直到晚上多时再翻山越岭,赶回家喂猪喂牛,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我让妻子劝他,让他多歇几天,不等淑霞的话落地,他就大声说道:┈┈让我歇,让你俩把店关了到地里,挖地拔草打药,担水担尿?就你们那两下子,我还不放心!说着,肩起扁担直奔前坪。

一次拾掇完布摊,父亲说,人都知道我在帮你,又添补你们粮食和蔬菜。你妹妹家离咱这么近,咱再不去帮她,我这当哒的心里好受嘛……趁我身体还行,能帮你们多少就帮多少,实在帮不动了,我也就不再想了。

我一生种地,也没钱给你们,只有这一身苦,拉你们朝前走,万一哪天不行了,就把我埋在那块责任田边,我不吭一声睡在你爷爷身边,也算是对土地和你爷爷的孝敬和报恩。

有了父亲倾心相助,那些年我们吃的面粉,玉米大米以及瓜果蔬菜,几乎全是来自父亲和那一块块黄土地┈┈

他带给我们的追忆沉重如铁。如今,每当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一块块满眼葱绿,再次叠化出父亲背负艰辛,面朝黄土,在生路弯弯的南秦岭坡塬走着,走着┈┈

[1]

作者简介

董建刚,男,党员,公务员退休。近年有诗歌、散文、小小说在《星星》《人民文学》《中国校园文学》《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和《商洛日报》及香港《文学月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这块土地》被编入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秦农丝语》一书。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