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假地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假地豆

中文名称:假地豆

拉丁学名:Desmodium heterocarpon (Linn.) DC.

科:豆科

属:山蚂蝗属

种:假地豆

假地豆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密子豆的全草。功能主治为:消肿解毒,清热利水。治小便癃闭,砂淋,白浊,水肿。

信息

别名:假番豆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山蚂蝗族

性味归经:性凉,味淡

中国植物志:41:030

形态特征

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柔弱,成丛,卧地或扩展,被毛,长30~60厘米。3出复叶;具小托叶;

小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3厘米,侧生小叶常较小或有时缺,先端钝,两面均被紧贴的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离;小苞片卵形,膜质,锥尖,被毛及有线条;花柄被毛,长为萼的2~3倍;萼长约2毫米,钟形,5深裂,上面2裂齿合生为一;花冠淡紫色,长约4毫米,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连着;雄蕊2体;子房无柄,花柱内曲,柱头头状。

荚果矩圆形,膨胀,长6~10毫米,稍被毛,有很细的横脉纹,成熟后变为黑色。种子6~8颗,肾形。花期8月。[1]

分布区域

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生长环境

生于山边及屋边草地。

医药价值

一、

功能

消肿解毒,清热利水。

主治

治小便癃闭,砂淋,白浊,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2]

二、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

来源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Willd.)D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散瘀消肿。主治泌尿系结石,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3]

三、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假番豆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密子豆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柔弱,成丛,卧地或扩展,被毛,长30~60厘米。3出复叶;具小托叶;小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3厘米,侧生小叶常较小或有时缺,先端钝,两面均被紧贴的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离;小苞片卵形,膜质,锥尖,被毛及有线条;花柄被毛,长为萼的2~3倍;萼长约2毫米,钟形,5深裂,上面2裂齿合生为一;花冠淡紫色,长约4毫米,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连着;雄蕊2体;子房无柄,花柱内曲,柱头头状。荚果矩圆形,膨胀,长6~10毫米,稍被毛,有很细的横脉纹,成熟后变为黑色。种子6~8颗,肾形。花期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边及屋边草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清热利水。治小便癃闭,砂淋,白浊,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4]

参考资料

  1. 假地豆,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假地豆,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 假地豆,中医世家
  4. 假地豆,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