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
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 |
《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作者林黛羚持續尋訪舒適、節能、生態、綠建築及貼近生活一切住的相關事物;深入探訪台灣當地人自地自建、結合生活與在地經驗的蓋房子故事。從台北到台東、從屏東到新竹……更具生態關懷及人文情懷的新造屋及改造屋案例,分享更多勇敢實踐夢想的新住民綠色造屋故事!做自己「綠色房子」的建築師:蓋自己的房子之外,更要蓋出「好房子」!符合21世紀簡單生活、綠色的概念,實踐平價、當地、省能、減廢、健康的造屋新主張,打造出「會呼吸」的好房子,是更多想要擁有自己的家的人更一步理想!
目錄
基本內容
書名: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
類型:建築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語種:簡體中文
ISBN:9787209064316
作者:林黛羚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頁數:309頁
開本:16
品牌:山東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講述台灣人蓋綠色房子的故事,詳細蓋綠色房子的過程,對今天,或者今後幾年的大陸人來說,非常具有參考價值。適合設計師、建築師、喜歡創意生活的人閱讀。
作者簡介
林黛羚,豐原人,現居竹北。住的研究者。自由作家、文字工作者。曾跟隨系上至法、德、瑞、日參觀各景觀與建築作品,畢業後曾任旅遊雜誌與家屠雜誌採訪編輯。著有《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商周出版,2009.08)、《蓋自己的房子》(麥浩斯,2007.12)、《改造老房子》,致力於搜集舒適、節能、生態、綠建築及貼近生活一切住的相關故事與事物。畢業於東海大學景觀建築系,曾任居家雜誌資深採訪編輯、旅遊雜誌採訪編輯。
媒體推薦
夢想實踐ing!「我躺在醫院,昏睡中,看到一片綠意盎然的農場,好像是我的家。我從小就一直有這樣的夢想——屬於自己的農場、自己的家。只是一直當成夢想,沒有認真地看待它。這次車禍,我想了想,好像不去做不行了!」 花蓮壽豐·米拉夢堤
通風、遮陰,自然會涼「架高的地板可隔離地板濕氣:斜屋頂與雙層牆可以調節室內微氣候;建材可再回收;工法易於複製;毒性揮發物是零;最重要的是,它用很低廉的價格就可以達成。」
台東都蘭·112萬元的綠住宅
台灣版全能住宅改造王大變身!「一根柱子讓承重不再是問題,二樓陽台拉寬成露天平台,一樓客廳也變寬了!老屋造型扭轉乾坤,省下大筆重建金額!」
新竹市·玻璃溫室的家
歸田園不用等退休「從買地、辭掉十幾年的工作後,開始了兩年多的長假。慢慢讓自己的生活回歸簡單,進入自己想過的『半農半X』生活。」
花蓮大豐村·麵包樹舍
房子是有機體「房子會隨着時間老去,尤其是海邊的房子,總是需要無止盡地修修補補,但是我願意為了它繼續敲敲釘釘塗塗刷刷縫縫補補……」
台北金山·15萬讓破房子優雅老去
圖書目錄
推薦序
自序 是房子?還是建築物?
Part Ⅰ 關鍵詞=平價、當地、節能、減廢、健康、夢想
23個綠色造屋故事
花蓮壽豐
米拉夢堤
花蓮大豐村
麵包樹舍
花蓮壽豐
靠海邊
花蓮市
等待27年的陽光
台東關山
筆墨不見痕跡的家
台東都蘭
吹涼風112萬元綠住宅
台東龍過脈
享樂四古厝
台東長濱
鐵皮屋也一樣亮眼!
台東
山風、海風自然空調的家
屏東佳冬
懷念阿嬤的厝
高雄旗山
日式養生住宅
高雄市
綠意的家
嘉義市
三面貼屋狹小住宅正解是
南投埔里
種瓜路上
南投埔里
有教養的房子
南投竹山
三代同堂木構大宅
台中霧峰
不需空調的家
台中霧峰
25年後終於甦醒的房子
苗栗造橋
深山中的童話屋
苗栗卓蘭
半醫半農有機的家
新竹市
三角玻璃溫室的家
台北金山
讓破房子優雅老去
北台灣
從地上長出來的房子
Part Ⅱ關鍵詞=做自己的建築師
蓋屋不敗秘籍
01 建材廠現場直擊
02 自行發包叫料四大重點
03 買地、蓋屋、改屋活用法規四大要項
序言
房子,就像背景,溫暖、厚實、舒適,靜靜地坐落在環境中,由主人慢慢地通過生活,累積出它的氣質。
建築物,如其名,像主角,以某種姿態,醒目而帶點喧囂,持續僵直着,不管主人的生活如何,它始終堅持着自己的姿態。 在這本書中,我希望我介紹的都是房子而非建築物。平價、舒適、生活,它們通常沒有搶眼的外表,卻因為主人的生活累積,而使房子越看越可愛,久了,主人也可愛起來了。
所謂的綠色的房子,對我而言,主要是綠化、綠建築、場所精神。
綠化——是將房子裡外上下,添加綠意,小者盆栽、大者植樹。尤其佩服將一片裸地、閒田廢園或者光禿禿的建地,漸漸種滿樹與花花草草的主人們,你們療愈了大地的傷口。
綠建築——從「設計的手法」去綠建築。兩百萬台幣以下、不需裝空調、建築材料隨手可得、短期可蓋好、住得舒服又節能的綠建築,是絕對值得提倡的。綠建築也可以是很平民化的。
場所精神——在樹林之間蓋房子,不是將樹砍光,而是繞樹而行、小幅度修枝;在街道旁的連棟透天之間蓋房子,不是格格不入的新造型,而是低調地銜接新與舊的元素。
每一位綠房子的主人,各有各的生活模式,他們的日子,平凡得精彩。
原本是迷重機的年輕小伙子小王,現在是擁有兩匹馬、雞鴨鵝的農場主人;為了紀念阿嬤,同時給侄子實習蓋房子的機會,叔侄倆邊做邊學蓋出「懷念阿嬤的厝」;才剛在市區貸款買透天成屋的阿志兄,看到老家附近的閒置老屋,忍不住租下來進行改造大計,自己開心、房東也開心;每周末都去KTV唱歌、逛百貨公司的阿Ju夫婦,決定離開十多年的上班族工作,改當農夫與村姑;為了讓岳母在類似原本居住環境的鄉下生活以便就近照顧,傅先生在造橋買地蓋屋,表達孝心;蔡董將買來的土地上原有相近的四間古厝稍作修改,讓各古厝分別扮演着客廳、餐廳、交誼廳、臥室的角色;新竹羅先生在設計師Black的幫忙下,通過「一根柱子」將老屋造型扭轉乾坤,省下大筆重建金額;林志堅為郭大哥所設計的再吹涼風,是大部分人都蓋得起的100%綠建築,既人文、省錢又環保。……還有好多的故事講不完!我迫不及待想與您分享,還請慢慢閱讀下去,盡情享用囉!
當然啦,如果您覺得自己或友人的家也不賴,也歡迎與我分享,我的信箱是aling.home@gmail.com。 接下來又到了感謝時間,還有溫馨有趣的一幕,別走開喔~
感謝吳樹陸老師常在課堂上對着投影熒幕Dan Kiley的作品着迷發呆,讓我知道景觀概念對綠房子而言是多麼重要。感謝每位受訪的屋主與設計者,真誠與我分享你們的故事、生活與房子,通過這次訪談繞了台灣一圈又一半,讓我對這塊土地多了一份信心與熱情。感謝專業的營造商與工廠負責人,耐着性子詳盡解釋工程的知識。
感謝友人王正毅不辭辛勞跟拍,讓整本書的視覺質感加分。感謝我最要好的朋友兼老公陳國隆,沒有你的吐槽、鞭策兼當司機及攝影助理,在我熬夜寫稿時在旁打PSFP陪我,這本書可能沒辦法如期完成。感謝我的爸媽、外公外婆、二舅、小舅和老妹,讓我對家的原型(archetype)有了明確的定義。
祝福每位朋友早日擁有自己心目中的房子![1]
參考文獻
- ↑ 做自己的建築師: 蓋綠色的房子豆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