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儿童」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using HotCat
 
行 1: 行 1:
 
[[File:儿童.jpg|350px|缩略图|右|<big>儿童</big>[http://www.cnad.com/upload/ueditor/image/2016/0106/6358769617975084663729722.jpg 原图链接][http://www.cnad.com/show/74/266671.html 来自 中国广告网 的图片]]]
 
[[File:儿童.jpg|350px|缩略图|右|<big>儿童</big>[http://www.cnad.com/upload/ueditor/image/2016/0106/6358769617975084663729722.jpg 原图链接][http://www.cnad.com/show/74/266671.html 来自 中国广告网 的图片]]]
  
儿童(英语:child),是指从生命诞生之始到成年期之前的人类。但儿童时期的年龄段各有不同。而较多国家的定义与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相同,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ref>[http://www.sohu.com/a/79786168_115330 究竟多大才算儿童,你知道吗?] ,搜狐网,2016-06-02</ref>,除非对其适用的法律规定的年龄不到18岁的。孩子亦可代指“子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人类说“大自然的孩子”或者“老小孩”。
+
''' 儿童''' (英语:child),是指从生命诞生之始到成年期之前的人类。但儿童时期的年龄段各有不同。而较多国家的定义与[[ 联合国]] [[ 儿童权利公约]] 相同,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ref>[http://www.sohu.com/a/79786168_115330 究竟多大才算儿童,你知道吗?] ,搜狐网,2016-06-02</ref>,除非对其适用的法律规定的年龄不到18岁的。孩子亦可代指“子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人类说“大自然的孩子”或者“老小孩”。
 儿童是人类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应获得各方面的保护。这包含从法律、社会到家庭等。法律上,禁止虐待儿童成为多数国家的法律条文,禁止童工也是国际惯例。社会上,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关键。儿童的发展,即童年时期是每人都经历过的,这是人类的未来。儿童也有些各自特殊的消遣与娱乐活动。从16世纪和17世纪开始,人们意识到儿童不再是缩小版的成年人。
+
 
 +
 儿童是人类社会最[[ 弱势]] 的群体,应获得各方面的保护。这包含从[[ 法律]] 、社会到家庭等。法律上,禁止虐待儿童成为多数国家的法律条文,禁止[[ 童工]] 也是国际惯例。社会上,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关键。儿童的发展,即童年时期是每人都经历过的,这是人类的未来。儿童也有些各自特殊的消遣与娱乐活动。从16世纪和17世纪开始,人们意识到儿童不再是缩小版的成年人。
  
 
==儿童发展过程==
 
==儿童发展过程==
  
 这是儿童时期的心智、情绪、认知、行为能力以及其功能的发展过程。儿童时期的年龄一般是从二三岁直至十二三岁。儿童的发育起始的标志是语言能力,在一二岁时,学会简单的发音;到两岁,通常都会认识字词,且开始明白简单的发音规则和组词方法;三岁时,应该学会字数较短的句子;到四岁时,可以模仿成年人的语气说话;五到六岁,应该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并且能够理解话语的意义。儿童的初期(2-7岁)还是其学习利用形式思维以及符号语言来描绘环境的年纪。他们应该能够学会用自己符号、概念以及思维去抽象理解从周遭世界中获得的信息等。到儿童的晚期(7-12岁)开始拥有逻辑思维,其中包含概念的分类和认识时空的概念和数学。儿童的记忆和凭借记忆所获得的认识能力,都是在儿童时期得以持续性发展。伴随着儿童的短期及长期记忆的发展,其回忆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以便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从记忆中检索到需要的信息。随着儿童在情绪、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理应学习对周遭的人和事物的变化产生对应的反应,例如,理解和同情别人,学会换位思考,对别人的情感和利益作出考虑;这属于社会意识的一种,这对建立和发展个人的道德情操极为重要。儿童在道德方面的发展可能是出于对自身的行为招致父母的责怪或者无法获得父母的赞成等。儿童在情绪方面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他们对于自身的认同感,其必须明白自己是谁,且必须学习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在周遭人群中的位置。性别的认同感应该会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自我意识,在三岁以后形成。第二性征的显现以及形成逻辑思维应是儿童时期的标志性阶段。
+
 这是儿童时期的心智、情绪、认知、行为能力以及其功能的发展过程。儿童时期的年龄一般是从二三岁直至十二三岁。儿童的发育起始的标志是语言能力,在一二岁时,学会简单的发音;到两岁,通常都会认识字词,且开始明白简单的发音规则和组词方法;三岁时,应该学会字数较短的句子;到四岁时,可以模仿成年人的语气说话;五到六岁,应该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并且能够理解话语的意义。儿童的初期(2-7岁)还是其学习利用[[ 形式思维]] 以及[[ 符号语言]] 来描绘环境的年纪。他们应该能够学会用自己符号、概念以及思维去[[ 抽象]] 理解从周遭世界中获得的信息等。到儿童的晚期(7-12岁)开始拥有[[ 逻辑思维]] ,其中包含概念的分类和认识时空的概念和数学。儿童的记忆和凭借记忆所获得的认识能力,都是在儿童时期得以持续性发展。伴随着儿童的短期及长期记忆的发展,其回忆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以便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从记忆中检索到需要的信息。随着儿童在情绪、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理应学习对周遭的人和事物的变化产生对应的反应,例如,理解和同情别人,学会[[ 换位思考]] ,对别人的情感和利益作出考虑;这属于社会意识的一种,这对建立和发展个人的[[ 道德情操]] 极为重要。儿童在道德方面的发展可能是出于对自身的行为招致父母的责怪或者无法获得父母的赞成等。儿童在情绪方面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他们对于自身的认同感,其必须明白自己是谁,且必须学习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在周遭人群中的位置。性别的认同感应该会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自我意识,在三岁以后形成。第二性征的显现以及形成逻辑思维应是儿童时期的标志性阶段。
  
 一般学界的共识认为,先天与后天的因素,都对心理发展有影响,且在后天因素中,父母教养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研究一般认为,不论其他先天与后天的因素,教养本身对子女将来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响;另外,所有的家长都有自己的教养方式,根据金贝立·科普科(Kimberly Kopko)的定义,教养方式可以“由两个层面来定义:控制与温暖。控制指的是家长对子女行为的管理程度;而温暖指的是家长对子女行为的接受和回应程度。”
+
 一般学界的共识认为,先天与后天的因素,都对心理发展有影响,且在后天因素中,父母教养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研究一般认为,不论其他先天与后天的因素,教养本身对子女将来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响;另外,所有的家长都有自己的教养方式,根据[[ 金贝立·科普科]] (Kimberly Kopko)的定义,教养方式可以“由两个层面来定义:控制与温暖。控制指的是家长对子女行为的管理程度;而温暖指的是家长对子女行为的接受和回应程度。”
  
 
=== 有关儿童的理论 ===
 
=== 有关儿童的理论 ===
  
 
==== 儿童中心论 ====
 
==== 儿童中心论 ====
 +
 
 其又称作为儿童中心主义,主张教育应该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需求以及活动为中心的[[学说]]。是以法国的[[让-雅克·卢梭|J.J.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为思想起源的。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研究儿童的运动开展了以儿童中心主义之教育思潮的兴起提供着心理学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G.S.霍尔]]创立的发展心理学又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并在1891-1911年的二十年间掀起了美国的这方面研究工作,其被称为“儿童研究运动之父”。在1928年,拉格和苏梅格合著了《儿童中心学校》,其主要总结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以及之后出现的各种有“儿童中心”倾向的学校作为系统实验的研究和评价。其说明了它们共同的特色,重视自由,轻视管控;一切以儿童作为起点,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反对将教师作为起点;重视活动;促进学校变为活动学校;将儿童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强化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重视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性等。
 
 其又称作为儿童中心主义,主张教育应该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需求以及活动为中心的[[学说]]。是以法国的[[让-雅克·卢梭|J.J.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为思想起源的。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研究儿童的运动开展了以儿童中心主义之教育思潮的兴起提供着心理学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G.S.霍尔]]创立的发展心理学又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并在1891-1911年的二十年间掀起了美国的这方面研究工作,其被称为“儿童研究运动之父”。在1928年,拉格和苏梅格合著了《儿童中心学校》,其主要总结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以及之后出现的各种有“儿童中心”倾向的学校作为系统实验的研究和评价。其说明了它们共同的特色,重视自由,轻视管控;一切以儿童作为起点,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反对将教师作为起点;重视活动;促进学校变为活动学校;将儿童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强化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重视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性等。
  
 
==== 童心说 ====
 
==== 童心说 ====
 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主张。[[明代]]的[[李贽]]提出的,他在其论著《童心说》<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1160m8263j1115.html 李贽《童心说》原文和翻译],在线文言文翻译器,2019-2-22</ref>中提及:
+
 
 +
 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主张。[[明代]]的[[李贽]]提出的,他在其论著《[[ 童心说]] 》<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1160m8263j1115.html 李贽《童心说》原文和翻译],在线文言文翻译器,2019-2-22</ref>中提及:
  
 
{{cquote|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cquote|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於 2020年2月15日 (六) 19:19 的最新修訂

兒童(英語:child),是指從生命誕生之始到成年期之前的人類。但兒童時期的年齡段各有不同。而較多國家的定義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相同,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1],除非對其適用的法律規定的年齡不到18歲的。孩子亦可代指「子女」;在特定情況下,可以人類說「大自然的孩子」或者「老小孩」。

兒童是人類社會最弱勢的群體,應獲得各方面的保護。這包含從法律、社會到家庭等。法律上,禁止虐待兒童成為多數國家的法律條文,禁止童工也是國際慣例。社會上,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是關鍵。兒童的發展,即童年時期是每人都經歷過的,這是人類的未來。兒童也有些各自特殊的消遣與娛樂活動。從16世紀和17世紀開始,人們意識到兒童不再是縮小版的成年人。

兒童發展過程

這是兒童時期的心智、情緒、認知、行為能力以及其功能的發展過程。兒童時期的年齡一般是從二三歲直至十二三歲。兒童的發育起始的標誌是語言能力,在一二歲時,學會簡單的發音;到兩歲,通常都會認識字詞,且開始明白簡單的發音規則和組詞方法;三歲時,應該學會字數較短的句子;到四歲時,可以模仿成年人的語氣說話;五到六歲,應該掌握了一定的語法並且能夠理解話語的意義。兒童的初期(2-7歲)還是其學習利用形式思維以及符號語言來描繪環境的年紀。他們應該能夠學會用自己符號、概念以及思維去抽象理解從周遭世界中獲得的信息等。到兒童的晚期(7-12歲)開始擁有邏輯思維,其中包含概念的分類和認識時空的概念和數學。兒童的記憶和憑藉記憶所獲得的認識能力,都是在兒童時期得以持續性發展。伴隨着兒童的短期及長期記憶的發展,其回憶也會得到相應的發展,以便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從記憶中檢索到需要的信息。隨着兒童在情緒、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理應學習對周遭的人和事物的變化產生對應的反應,例如,理解和同情別人,學會換位思考,對別人的情感和利益作出考慮;這屬於社會意識的一種,這對建立和發展個人的道德情操極為重要。兒童在道德方面的發展可能是出於對自身的行為招致父母的責怪或者無法獲得父母的贊成等。兒童在情緒方面的發展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他們對於自身的認同感,其必須明白自己是誰,且必須學習如何正確的認識自己在周遭人群中的位置。性別的認同感應該會是極其重要的一種自我意識,在三歲以後形成。第二性徵的顯現以及形成邏輯思維應是兒童時期的標誌性階段。

一般學界的共識認為,先天與後天的因素,都對心理發展有影響,且在後天因素中,父母教養的影響是不容否認的。研究一般認為,不論其他先天與後天的因素,教養本身對子女將來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響;另外,所有的家長都有自己的教養方式,根據金貝立·科普科(Kimberly Kopko)的定義,教養方式可以「由兩個層面來定義:控制與溫暖。控制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管理程度;而溫暖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接受和回應程度。」

有關兒童的理論

兒童中心論

其又稱作為兒童中心主義,主張教育應該按照兒童的自然發展需求以及活動為中心的學說。是以法國的J.J.盧梭的自然教育論為思想起源的。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研究兒童的運動開展了以兒童中心主義之教育思潮的興起提供着心理學的基礎。美國心理學家G.S.霍爾創立的發展心理學又將其納入研究範圍,並在1891-1911年的二十年間掀起了美國的這方面研究工作,其被稱為「兒童研究運動之父」。在1928年,拉格和蘇梅格合著了《兒童中心學校》,其主要總結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以及之後出現的各種有「兒童中心」傾向的學校作為系統實驗的研究和評價。其說明了它們共同的特色,重視自由,輕視管控;一切以兒童作為起點,強調兒童的主動性,反對將教師作為起點;重視活動;促進學校變為活動學校;將兒童興趣作為教學的重點;強化兒童創造性的自我表現;重視個性發展及社會適應性等。

童心說

是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主張。明代李贄提出的,他在其論著《童心說[2]中提及:

他認定世間最好的文學作品都是出於人們的「童心」。其解釋為:

其思想來源於中國古代文化精髓中,既珍重赤子童心,《老子》就有言,

唐朝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也有

其童心說體現明代中期社會的需求,有着離經叛道和個性解放的色彩。

視頻

兒童 相關視頻

兒童認知發展過程
《0-3歲兒童言語發展的階段與特點》

參考文獻

  1. 究竟多大才算兒童,你知道嗎? ,搜狐網,2016-06-02
  2. 李贄《童心說》原文和翻譯,在線文言文翻譯器,20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