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元史·陈思济传

元史·陈思济传出自《元史》,此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祎(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1]

目录

原文

陈思济,字济民,柘城人也。幼读书,即晓大义,以才器见称于时辈间。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召之以备顾问;既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①。世祖以京兆为国重镇,命廉希宪等行中书省于陕西。思济实与偕行,多所赞画。

中统三年,诏诛王文统,召廉希宪入中书,思济还,仍掌敷奏。事无巨细,悉就准绳,姚枢、许衡皆器重之。会阿合马入省,耻其位在希宪左,每欲肆意而行,希宪守正不从。及希宪去位,省臣晨集,掾属皆惮阿合马,莫敢前。思济独先以文牍进,阿合马辄于希宪位署押,思济遽掩以手曰:“此非君相署位也。”阿合马怒目视之,众为之惧,思济神色自若。除右司都事,从希宪行省山东,未几召还。至元五年,分命中书省总百揆,御史台正百官,一时黜陟登庸,宪章程式,多出其手。迁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以绩最闻,拜监察御史。时阿合马立尚书省,权在中书右。思济与魏初等劾其不法,帝命近臣正之。

御史各以次对,思济独厉声曰:“御史言官也,非为辨讼设!”拂袖而出。授奉训大夫,知沁州,为政简要,不务苛察。迁中顺大夫,同知绍兴路总管府事,承檄谳狱。桐庐有囚羸瘠将死,纵遣还家,候期来决,囚拜请曰:“闻公名久矣,若不早决,恐终不可保。”为阅其案而释之。转同知两浙都转运司事,胥吏侵渔,民困于赋役,悉蠲②除之。调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丁母忧去官。

二十三年,加少中大夫,同知浙东道宣慰司事。时浙西大水,民饥,浙东仓廪殷实,即转输以赈之,全活者众,檄上中书,奏允之。浙东复旱,祷于名山,雨大澍,民赖以苏。两淮盐课不敷,授嘉议大夫、两淮都转运使,奸弊尽革,商贾通行,岁课以足。擢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改池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儿威势赫然,摘淘金户三千,括民间田亩,檄下,力上章以止之。累迁通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

大德五年冬,以疾卒,年七十。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颍川郡侯,谥文肃。 (节选自《元史•陈思济传》)

译文

陈思济,字济民,是柘城人。陈思济幼年读书,就通晓大的道义,凭借才华在当时的同辈间被称道。世祖即位前,听闻他的名声,召请他以备将来询问治国之事;世祖即位后,就创建中书省,让思济掌管陈奏等事宜。世祖把京兆作为国家的重要城镇,任命廉希宪等人治理陕西的行中书省。思济实际上与他们一同前往,多次出谋划策。

中统三年,世祖下诏诛杀王文统,召廉希宪进入中书省,思济返还之后,仍然负责陈奏事宜。事情无论大小,都严格遵守准则制度,姚枢、许衡都器重他。恰逢阿合马进入中书省,他以自己的职位在希宪之下为耻,每次想要放纵意愿去做事,希宪都坚守正道不听从。等到希宪离开自己的职位,中书省的各位大臣在早晨聚集,他们都惧怕阿合马,没有人敢上前。只有陈思济首先献上了文书,阿合马于是在希宪的位置上签署,思济马上用手阻止说:“这不是您签署的位置。”阿合马怒目而视,其他人都非常畏惧,但思济神色自若。后被任命右司都事,跟随希宪去治理山东,不久被召还。

至元五年,朝廷分别命令中书省总管各类事务,御史台监管百官,一时罢黜提升举用人才,宪章的格式,都出自思济之手。升官为承务郎,同时管理高唐州事,凭借政绩最好而闻名,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阿合马在尚书省任职,权利在中书省之上,思济与魏初等人弹劾他做不合法之事,皇帝命令近臣去核实此事。御史各自按照次序回复,只有思济厉声说:“御史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官,不是为替人辩解而设置的。”拂袖离去。后被任命为奉训大夫,管理沁州,为政简约,不苛刻繁琐。

后被任命为中顺大夫,同时管理绍兴路总管府事,承担政府任命审理案件,桐庐有个囚犯瘦弱将死,被遣送回家,等候最后定决的日期,囚犯拜请思济说:“久仰您的大名,如果不早点定决,恐怕性命最终难保。”思济详查了他的案件,然后释放了他。后调动官职同时管理两浙都转运司之事,官府的小官吏掠夺百姓财物,百姓苦于赋税劳役繁多,思济把它们全都免除了。

二十三年,升迁为少中大夫,同时治理浙东道宣慰司之事。当时发大水,老百姓食不果腹,而浙东粮食充足,思济于是把浙东的粮食运到浙西来赈灾,救活了很多人,然后上书中书省,中书省同意了他的做法。后浙东又大旱,于是思济到名山去祈雨,后来雨水大降,百姓依靠雨水得以存活。两淮盐税不足,思济授权嘉议大夫、两淮都转运使,革除了奸人、弊病,商贾通行,每年的赋税上交充足。后被提拔为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改任池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儿非常有权势,他下达政府文书,想要取缔三千淘金户,侵占百姓的田亩,陈思济上奏极力制止此事。多次升迁至通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 大德五年冬,因为疾病而去世,年七十。赐予官爵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死后赐予官爵颍川郡侯,谥号文肃。[2]

作者简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