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龙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元龙镇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地处麦积区东部,东邻三岔镇,南靠党川镇,西接伯阳镇,北与清水县陇东、旺兴两乡毗邻,区域面积211.04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20982人。

民国二年(1913年),元龙隶属"东部二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三岔区,辖元龙镇。1949年8月后,设元龙等6区。1955年11月,元龙隶属三岔区(驻吴碧镇)。1962年,为元龙区。1971年,恢复原名,称元龙公社。1983年,改为乡。2003年5月,元龙撤乡建镇。 截至2020年6月,元龙镇下辖22个行政村。

2018年,元龙镇有工业企业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1]

历史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元龙隶属"东部二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三岔区,辖元龙镇。

1949年8月后,设元龙等6区。

1951年5月,改为乡,其中第四区(元龙区),驻元龙镇,辖元土乡。

1952年10月,第四区(元龙区)增设玄头乡(后改名关营乡)。

1954年3月,第四区(元龙区)所属关营、陇东2乡划清水和秦安县,又从秦安县划入谢坪乡和扁坡乡。

1955年11月,元龙隶属三岔区(驻吴碧镇)。

1956年,元龙为乡。

1958年,撤乡并入葡萄公社。

1962年,为元龙区。

1968年10月,撤销区级建置,元龙公社为其中之一;后改称卫东公社。

1971年,恢复原名,称元龙公社。

1983年,改为乡。

2003年5月,元龙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元龙镇辖元龙、青崖、渭滩、白家庄、上崖,李家沟石谷川、冯川、佃儿、底川、码头、石家湾、青龙、和平、关峡、红星、后庄、杜家坪、花石崖、园子、桑渠、井儿22个行政村;下设9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元龙镇下辖22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元龙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元龙镇,地处麦积区东部,东邻三岔镇,南靠党川镇,西接伯阳镇,北与清水县陇东、旺兴两乡毗邻,区域面积211.0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元龙镇地处秦岭北麓与渭河之滨,地势两侧高,中间低,地形南北群山耸峙,中间为河谷狭长地带;最高点位于和平村,海拔2605米;最低点位于渭河河谷,海拔1023米。

气候

元龙镇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0.9℃,1月平均气温-6℃,极端最低温度-18.2℃(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气温23.6℃,极端最高温度37.3℃(1997年7月21日),生长期年平均276天,无霜期19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9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极端年最大降雨量714.7毫米(2003年),极端年最少降雨量297.8毫米(1982年),降水集中在每年7~9月,7月最多。

水文

元龙镇境内河道属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11.1平方千米,黄河流域面积29.7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渭河1条,境内长31.2千米;河流总长度45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渭河,从半波至佃下儿流经境内白家庄,长31.2千米,流域面积29.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6.8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元龙镇主要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低温、霜冻等;冰雹灾害每年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9年5月6日,受特大冰雹袭击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

人口

2011年末,元龙镇辖区总人口2050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24人,城镇化率10.4%,另有流动人口2211人。

2017年,元龙镇常住人口21702人。

2018年,元龙镇户籍人口20982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元龙镇财政总收入595万元,比上年增长16.8%;人均财政收入290.2元,比上年增长15%;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413.7万元,比上年增长0.9%;各项贷款余额3553.3万元,比上年增长负12.1%。

农业

元龙镇有农业耕地面积3.6万亩,人均1.8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为4366.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224.6吨,人均352.4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花椒、水果、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3270亩,产量4709吨,主要品种有辣椒、西红柿、白菜等。

元龙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量2730头,羊年末存栏量700头,家禽年末存栏量1.3万羽;畜牧业总产值583.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4%。

截至2011年末,元龙镇累计造林1.2万亩,林木覆盖率26.8%;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0.9万吨,主要品种有苹果、葡萄、梨、桃、杏。

2011年末,元龙镇有小型农业机械120台;名优农特产有花椒、苹果、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4元。

工业

2018年,元龙镇有工业企业10个。

商业

2011年末,元龙镇有商业网点385个,职工436人;2011年末,社会商品销售额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860万元。

2018年,元龙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4]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元龙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2011年末,元龙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1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

2011年末,有甘肃、陕西等60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村村通"和"户户通"电视用户5126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3%。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元龙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21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13所,在校学生1979人,专任教师15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学生721人,专任教师8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26.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元龙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28所;病床50张,专业卫生人员66人。

2011年,元龙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7.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万人,参合率94.2%。

社会保障

2011年,元龙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0户,人数1700人,支出148.9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医疗救助105人次,支出57.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5人,支出12.4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60张。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元龙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0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2万份、期刊0.2万册,业务收入66.5万元;有电信业务网点10个,固定电话用户1300多户,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5%;全年电信业务收入900万。[5]

交通

元龙镇境内有铁路陇海线过境,境内长15千米;310国道境内长14千米,有县乡(镇)级公路4条,总长45千米;"村村通"公路总长35千米。

2011年末,元龙镇镇区道路总长度11.4千米;桥梁12座,总长度0.8千米;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