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光若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光若翰主教(Bishop Jean-Baptiste-Marie Budes de Guébriant, M.E.P.1860年12月11日-1935年3月6日)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总会长(1921-1935), 驻中国传教士、建昌代牧区宗座代牧(1910-1916)、广州代牧区宗座代牧(1916-1921)。

《圣经》中的“圣人”是被神从世界中挑选、不属世界、不沾染世俗的一般人[1]。尽管在基督教早期历史认可圣人需要显神迹[2]的记录,而当代基督教也常以这点作为圣人的标准。但实际将所有信耶稣的人都称圣,并非一些特别有异能的人。

简介

1860年12月11日,光若翰出生于巴黎的 Rue Saint-Guillaume。1883年9月13日加入巴黎外方传教会。1885年7月15日晋升神父。

1885年10月7日,他从马赛启航,同行者中有他的朋友金梦旦(Charles-Marie-Félix de Gorostarzu),后来属于云南宗座代牧区。他们一起航行四十天,途经塞得港、亚丁、科伦坡、新加坡、西贡和香港,然后是上海,年轻人在那里度过了一周,然后又沿长江航行了两个月。1886年1月底,光若翰神父与另外两名宣教士一起抵达四川叙府。他们受到了天主教叙府教区沙得容主教(Chatagnon)的欢迎。光若翰神父被派往约有3,000名居民的Chao-hoa-Tchen小镇学习中文。他和一个帮助他的中国修生一起住在一个涂上石灰的小竹屋里。

几个月后,他被派到距离叙府约20公里的古蔺。他在这个四个县的地区呆了六年,建立了教堂、学校和大约40张病床的疗养院。1893年,沙得容主教将他派到建昌代牧区,这是一片多民族混居的山地,当时只有300名散居的教友。他的助手 协助他照顾北部地区(冕宁附近),他自己则照管南部地区,在泸沽开设有一个小诊所。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那里也发生了严重动乱,许多教堂被洗劫一空,一些传教士被监禁。光若翰神父在云南避难很长时间,然后才能返回岗位。

1898年,他被任命为教区长,驻Yachtéou县。应北京上司的要求,他对先前的骚乱要求赔偿,但没有实际结果。他还前往上海学习英语,然后前往日本学习管理。当他回到传教区时,义和团事件爆发了。1900年11月,他作为樊国梁(Alphonse Favier)主教的秘书前往法国,竭尽全力为中国的宣教事业辩护。1901年中,他回到了长江畔的叙府,任公济堂本堂,又在王大嘴建堂传教。他请求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前来支持,她们于1903年到达,建立了学校和诊所。三年后,他被召回了建昌。

视频

光若翰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记忆新旧约全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