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之一) (周曉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光陰的故事(之一)》是中國當代作家周曉霞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光陰的故事(之一)
憶及年少時光,最先闖入回憶之門的是那段聽書的記憶。
想來應該是10歲左右吧,那時家裡的家電除了手電筒外就是一部賒來的收音機(因爸爸與供銷社主任關係好加之人品好,人家破例同意分期付款,這恐怕應該算得上是按揭購物的雛形吧)。當爸爸把兩截干電池裝進去,打開開關,悠揚的音樂立刻飄滿了整間土牆房子,鑽出屋外,不一會優美動聽的音樂吸引來了院子裡的很多人,大家都好奇而興奮,嘰嘰喳喳地討論那么小一個盒子怎麼裝得下大活人在裡面,唱的歌跟劉三姐一樣好聽。大家都好想試着來摸摸,但被我和弟弟堅決阻止了,摸爛了啷個辦啊。不苟言笑的曾祖母也喜笑顏開,不斷用布滿皺紋的桔皮樣的手輕輕地來回撫摸,儼然撫摸剛落地的嬰兒,慈愛有嘉,一望無牙的嘴久久都沒合攏去。
收音機的誕生為本不富裕的家庭和酸澀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樂趣。不光能放天籟之聲的音樂,還能聽川劇越劇和黃梅戲,更讓我們興奮的是居然有個「評書聯播」的節目,每天中午的十二點半,就會有講評書的開始說書:不管是擊鼓進軍鳴金收兵鐵馬金戈的戰場,還是波譎雲詭爾虞我詐深不可測的官場;無論是鷹擊長空虎嘯深山駝走大漠的自由自在,還是黃鸝鳴柳嬌鶯啼春新燕啁啾的清脆婉轉;任他是身高八尺武藝超群叱咤風雲的將軍俠客,還是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君子好逑的名媛淑女;廟堂之上皇宮宅院,江湖之遠勾欄瓦肆;北國風光茫茫大漠,草長鶯飛煙雨江南……簡直包羅萬象無所不有應有盡有,都被那高亢渾厚,字正腔圓的聲音描摹得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無不讓人身臨其境如痴如醉啊。讓人時而嚇得毛骨悚然兩股顫顫,時而驚得瞠目結舌目瞪口呆,或是捧腹大笑前仰後合,或是悲傷欲絕潸然淚下……喜怒哀樂完全被故事裡的愛恨情愁悲歡離合調控和左右了。聽得最多最愛聽的是劉蘭芳和袁闊成播講的評書。什麼《楊家將》《岳飛傳》《隋唐演義》《封神榜》《劉秀傳》等等,聽得那是聚精會神津津有味啊。每到精彩紛呈驚心動魄處,卻「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讓寶寶那個意猶未盡牽腸掛肚啊,為聽書而痴狂!
於是,上課尤其是數學課(因為聽不懂)的時候也會開開小差:楊大郎冒充皇上大戰金沙灘何等慘烈悲壯;接到十二道金牌,岳飛只能搬師回朝,何其悲憤無奈;伍子胥頭懸國門,比干菹醢……想入非非時,常是老師「啪」地一抽教鞭,「周曉霞,你來回答一下這問題」,我猛然一驚連忙穿越回來慌忙站起,常答得驢唇不對馬嘴,逗得同學哄堂大笑,氣得老師臉色鐵青。最難熬也是最期待的是上午第四節課,快到12點時就不停看錶,老師還在口若懸河,我就急着提前收拾好課桌,時刻準備着,不是做共產主義的接班人,而是只等鈴聲一響就射出教室,狂奔回家,一般剛能趕上評書開講。最無法忍受的是老師拖堂,明明下課了他還不慌不忙再講一題。我心裡惦記着牛皋到底能不能打贏金兀朮?楊四郎從遼國公主那逃出來了嗎?孟麗君和皇甫少華到底相認了沒?……哎呀呀,急得我臉紅筋脹抓耳撓腮,一着急就常情不自禁地打嗝,聲響全班都能聽見,嚴重干擾老師繼續講課,於是就「算了算了,下次再講」,我便力排眾人衝出教室……遇上老師說作業錯得多的留起來,我更是叫苦不迭,義憤填膺,心裡把老師十八輩祖宗都問候了一遍,然後苦大仇深地翻開滿是鮮紅的大XX數學本(數學從小學到高中及格的次數屈指可數),心猿意馬魂不守舍地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那時最愜意的便是狂奔回家,滿頭大汗氣喘未定,書包一扔,跳向收音機,迅速匆忙扭開開關,調到固定波段,聽見「上回書說到」便心滿意足心花怒放了。然後便跟弟弟搶着坐靠收音機最近的位子,把耳朵貼着機子,生怕遠了聽不清,沒少聽大人「乾脆鑽進去嘛」的罵聲。最沮喪的是家裡的灶房與堂屋隔了幾間房子,而碗櫃和收音機是放在堂屋的。經常是爸爸或外婆在灶房裡扯着喉嚨喊「快點拿個大碗來」,「快點端菜來熱」……要麼我們充耳不聞,裝作沒聽見;要麼因為沒指名點姓,我和弟弟誰也不肯離開收音機半步,就怕漏掉半個字,都推說「你快去」,爭執不下就石頭剪子布,輸了的也像屁股上有麻糖樣緊到扯不起身來,慢吞吞地端了東西還一步三回頭。或是捱到爸在廚房裡吆喝「耳朵聾了啊?還沒拿來」!才趕緊跳起來,跑向碗櫃拿了沖向灶房。有時本來是叫拿勺子,因沒在意聽拿成了碗,被罵得狗血噴頭。「再聽得這樣痴,你們信不信老子把收音機砸個稀巴爛」,「必須有個人在灶房裡守着,打下手,免得聾頭錯耳的」,爸爸下通牒後,為了保住寶貝收音機,我們就只好輪流拿個人在灶房守到,人在灶邊上,尖起耳朵聽外面,聽到點總比沒聽好啊,哈哈!有時大人沒回時我和弟乾脆把收音機拿到灶房頭,邊聽邊煮飯,整得不是搞忘了放鹽就是把醋當成了豆油,難以下咽,吃了幾回筍子炒肉後還是乖乖地站在灶邊上守到大人弄菜,使得後來以至現在我還是下得廚房的,廚藝不容小看的哦。
吃飯時大家就討論評書的劇情各抒己見,有時爭得面紅耳赤哦,精神的豐盈和富足填補了飯菜稀少不能人人吃飽的空缺。後來明白其實大人們也喜歡也想坐下來聽書的,但總得有人去煮飯幹活啊,都讓我們聽了,不得已才喊我們的。其實媽媽也是個評書痴,記得有次要在屋背後幹活,得挑糞去澆,她不想錯過聽評書,乾脆就把收音機放到糞坑旁的矮屋頂上,邊舀糞邊聽,正當聽得起勁兒時,收音機突然從房頂上摔到了地上,立馬就肢解了,當時我們都嚇得面如土色,要知道這是家裡最貴的家電,錢還沒付清呢,就被敗了,那還了得。幸好那時的東西質量過硬,我們重新組裝後只是外殼摔裂了,用烙鐵把它補好了,雖然難看但還能發出聲音也就萬幸了。從此後媽媽也不敢造次了。
自從我們家有了收音機之後,鄰里關係變得更加融洽了:吃飯時鄰居家的娃兒端到碗在咱屋門口蹲着吃,搛點他們的新鮮菜給我們嘗嘗,順便蹭幾耳評書好去顯擺;哪家屋頭煎了花生葫豆也給我們端點來,趁機在家坐會兒,順理成章的聽會兒節目再走;院子裡的小夥伴都爭先恐後的在割兔草豬草時主動地先幫我們把背篼裝滿,然後爭取到來咱家聽評書的資格,這算不算是行賄受賄的雛形啊,哈哈!
最難忘的是夏天的夜裡,夜飯過後,我們用水把壩子沖洗乾淨,扯張舊涼蓆往地上一攤,燃起一堆乾草驅蚊子,隨後往蓆子上一躺,不一會就是一排的小身板兒,大家興高采烈地聽媽媽給我們講評書里的故事。那時媽媽記憶力特好,凡是她聽過的看過的故事都能從頭到尾如數家珍地講出來,並且聲情並茂繪聲繪色,雖不及劉蘭芳袁闊成般字正腔圓,但也複述得頭頭是道精彩無比。連院子裡的老人大人們都圍着她,男的抽着旱煙或是編着竹筐,女的納着鞋底或是補着破衫,聽得全神貫注津津有味,連月亮也禁不住鑽出雲層,用皎潔的目光關注着這群辛勤勞作後輕鬆愉快的人們。通常是聽着聽着娃兒些就睡着了,臉上掛着幸福滿足的微笑,此時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大人們各自抱起自家的孩子回到各自家中。媽媽也像圓滿完成了一次聯播,抱起熟睡的我們回屋睡覺。熱愛文學的種子,便在聽書的睡夢中潛滋暗長……
後來我到幾十公里外的縣城裡讀高中了,只能住校,對評書可是比對家人還難以割捨啊,每天聽不到就像害了病一樣相思成疾失魂落魄的。所幸同班的一位男同學,家住街上,專門給我拿一個他家的小收音機來,讓我又繼續聽了《平凡的世界》《北國草》《高山下的花環》等長篇小說。萍水相逢,能如此熱情真誠,實在讓我感恩戴德啊!以致當時班上老師同學都因某些原因冷落排斥他時,我義無反顧的站在了他的身邊,讓他不致於太煢煢孑立形單影隻。致使很多人都誤以為我喜歡他,在早戀,其實只是收音機之恩湧泉相報而已。如今幾十年過去,鮮有聯繫,但那段聽書情緣依然難以忘懷溫暖如春。
真的是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桐已秋聲。不知不覺中,一個轉身,光陰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聽書歲月便成了最雋永的一道風景,回味悠長![1]
作者簡介
周曉霞,四川隆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