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克里米亚大桥

克里米亚大桥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

克里米亚大桥(俄语:Крымский мост罗马化Krymsky most乌克兰语Кримський міст),旧称刻赤海峡大桥мост че́рез Ке́рченский проли́вміст через Керченську протоку),是一条曾经建成、损毁又重建的桥梁。旧桥横跨刻赤海峡连接俄罗斯塔曼半岛丘什卡沙嘴Chushka Spit到前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刻赤。在缺乏桥梁的时候两岸的交通由汽车渡轮接驳俄罗斯的卡夫卡兹港Port Kavkaz克里米亚共和国克雷姆港Port Krym,早期更有铁路渡轮服务,但后来因为技术问题而停办。

目录

特色

克里米亚大桥耗资2280亿卢布(约110亿台币),横跨黑海和亚速海(Azov Sea)之间的海峡,连接俄国南部的克拉斯诺达尔(Krasnodar)和克里米亚的克赤(Kerch),不仅是俄国最长大桥,也超越了葡萄牙里斯本的瓦斯科·达伽马大桥(Vasco da Gama Bridge),成为欧洲最长大桥。[1]

历史

在沙皇时代这条桥梁的计画最早被提出,但因为一战与革命等缘故而无力建设,之后由德国建筑师阿尔伯特·斯佩尔于1943年二战时正式构思动工,目的是为了加速德国在高加索战役中进攻苏联,并成为德军前往高加索区域的重要交通建设之一,不过在大桥完工前克里米亚半岛已经在同年10月由苏联红军解放,苏联接手德国人遗留下来的工程,于1944年11月完成了全长4.5公里的铁路大桥,但因为施作简陋,而次年2月因为桥墩缺乏防波堤保护而遭浮冰撞毁,再度无法通行。[2]

在桥毁后苏联先后有重建大桥的计划,但后来克里米亚移交乌克兰管理,苏联解体后政治分家,因此大桥一直未能建成而沦为纸上谈兵,1994年甚至提出过海峡隧道的方案,这些计划都因为资金与共识不足而未能实现。1999年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重提了兴建一条三层大桥,一层为汽车,一层为铁路,一层为铺设水管和天然气管专用。[2]俄乌关系改善的时候,曾于2010年4月2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签署兴建大桥的同意书,[3]同年11月26日两国再签定了相互谅解备忘录。[4]

随著2014年3月19日克里米亚议会在不理会乌克兰过渡政府和欧美国家反对下脱离乌克兰加盟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交通局全力改善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的交通接驳,重建大桥的愿景得以加速进行,交通局部长表示会将海峡隧道方案纳入考虑。[5]但由于受到制裁,俄国企业在没有国际保险与工程外包的情况下独自承建此计画。当地地质有断层与泥火山,施作较为困难,最终选择跨海大桥方案进行重建。

2018年5月15日,18.1公里的新桥梁道路部分工程完工,普京本人亲自驾驶大卡车通过此桥以庆祝通车,不过因为欧盟认定是违章建设,参与建设的企业已经被列入黑名单。克里米亚大桥通车后取代葡萄牙的瓦斯科达伽马大桥成为欧洲最长的桥梁。[6]2019年12月23日铁路桥部分亦建成通车,普京出席了通车仪式,并乘坐第一班列车通过大桥。[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