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入渗是地理学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1]、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2]。
名词解释
入渗是水渗入土壤的物理现象。以单位时间入渗水深(即入渗强度或入渗率),或以历时入渗累积曲线表示。入渗是陆地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地面水入渗后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入渗过程涉及水分的一维、二维、三维运动。一般认为,土壤 水分做一维垂直流动,这里强调的是非饱和地带的土壤水。
水向土中入渗的过程主要取决于供水强度和土壤渗吸速度。垂直入渗的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第 I 阶段中供水(降雨或灌溉)强度小于土壤渗吸速度,所供之水能够及时渗入土壤,不产生积水或径流。第Ⅱ阶段中供水强度大于土壤渗吸速度,所供之水不能及时渗入土壤,因而会产生积水或径流。B点是 I、Ⅱ阶段的分界点。B点以前的土壤实际入渗速度等于供水强度,B点之后则小于供水强度。喷灌时的入渗与降雨入渗相似,只是不允许出现第Ⅱ阶段的入渗情况。淹灌时地面有水层,能充分向土壤供水,它相当于积水入渗情况。地下暗管灌溉时水通过管壁孔缝向土壤入渗,入渗速度主要决定于管内压力、管壁孔缝大小及阻力、土壤水吸力等因素。
入渗过程按水分受力状况也可以表示为3个阶段:①渗润阶段。水分受分子力作用呈土粒吸附的薄膜水,直至土壤含水量大于最大分子持水量为止,此时下渗强度较大;②渗漏阶段。水分受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不断填充毛管孔隙,直至达到饱和含水量为止。本阶段入渗强度逐渐减小;③渗透阶段。毛管力消失,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渗透,土壤含水量不再增加,入渗水流呈饱和稳定流,入渗强度最小。在天然条件下,入渗过程十分复杂,因上述前两个阶段无明显界限,故陆地水文学中将它们合称为初渗阶段,第三阶段称为稳渗阶段。
参考文献
- ↑ 中文为何越来越受欢迎?,搜狐,2021-12-30
- ↑ 中国能屹立几千年不倒的精髓是什么?汉文化的诞生和传承是关键,搜狐,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