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球央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全球央行,又稱金融穩定委員會,是七個發達國家(G7)為促進金融體系穩定而成立的合作組織。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與金融穩定影響日益顯著的背景下,2009年4月2日在倫敦舉行的20國集團(G20)金融峰會決定,將金融委員會成員擴展至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G20成員國,並將其更名為金融委員會。

全球央行開閘放水15萬億美元應對新冠疫情 規模創和平時期最高峰

全球多家央行和政府估計已推出約15萬億(兆)美元刺激方案,保護經濟抵禦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這個創紀錄的規模將使得資產負債表和赤字暴增至和平時期高點。路透社報道,刺激規模相當於去年全球經濟規模87萬億美元的17%左右。

3月時金融市場動盪,經濟如自由落體般急墜,十年來創造的就業崗位一夕蒸發,政策制定者莫不推出一套套工具來挽救經濟,甚至祭出派發現金和購買「垃圾」債等向來被視為禁忌的政策。15萬億美元涵蓋了主要經濟體的「G10集團」加中國,中國方面的總體刺激方案規模較難追蹤。

得出這一數字時,路透納入考慮的因素包括:危機爆發以來央行資產負債表增長、政府新的注資和支出承諾,以及價值約7萬億美元的准財政貸款信貸擔保。後者的大部分資金可能永遠不會動用,這將使財政刺激的規模縮小。

各國央行還將購買更多債券,一些央行稱購債無上限,這會使目前到2020年底期間,15萬億美元的數字繼續擴大。

然而鑑於降息空間越來越少,各家央行已將2009金融危機後首見的印鈔計劃更加積極地擴大。

評定這些刺激計劃的規模並非易事,因為各家央行為了注資經濟所進行的購債速度是隨着時間而變化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預測,到2021年底時,G4國家加上中國的資產負債表將已經增加13萬億美元,美聯儲與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將超過50%。

但為了得知迄今已部署的刺激計劃規模,路透僅將已進行的資產購置買納入計算,數據為已知的最新可得數字。

根據此項計算,全球主要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估計已增加4萬億美元,主要為美聯儲在2月底至4月22日期間增加的逾2.4萬億美元。[1]

全球央行競相寬鬆,未來經濟逐步正常化以後,大量的流動性會流向哪?

自疫情發生後,主要央行貨幣政策都開啟了寬鬆進程。央行貨幣政策不止有降息,還包括各種資產購買計劃。

比如上周,美聯儲降息100個基點並啟動7000億美元QE,隨後啟動商業票據購買(CPFF)以緩解商業票據市場信用息差上升壓力。此外,美聯儲增強與各國央行美元互換以全球投放美元緩解全球「美元荒」,並重新推出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工具(MMLF)幫助緩解貨幣市場流動性壓力。歐央行宣布7500億歐元抗疫緊急資產購買計劃且表示未來可能加碼;日本央行上調公司債和ETF購買目標,並引入新流動性工具。

這些貨幣政策工具購買的對象包括國債、公司債、商業票據、ETF等——工具五花八門,但結果是相似的:一是央行直接「入場」,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二是央行擴表。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為4.71萬億美元,相比2月末擴張0.5萬億美元;截至3月10日,日本央行總資產588.77萬億日元,相比2月末擴張4萬億日元;截至3月13日,歐央行總資產4.7萬億歐元,相比2月末擴張0.01萬億歐元。

中銀固收首席分析師楊為斆認為,全球的流動性風險是不言而喻的,其本質是危機預期導致貨幣流動速度大幅衰減,而且這種衰減的幅度已經超過了當前貨幣政策的擴張幅度。

受疫情影響,後續央行的貨幣寬鬆仍將繼續,一些原有的貨幣工具可能被再度使用,一些新的工具可能被創造。在歐美日競相放鬆貨幣的條件下,在未來經濟逐步正常化以後,大量的流動性會流向哪裡?

降還是不降?

為應對疫情衝擊,2月17日,中國央行開展了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並將利率從3.25%下調10個基點至3.15%,下調幅度與節後首日下調的7天、14天逆回購利率幅度相當。

  美聯儲則在在3月3日以及3月16日兩次降息,降息後基準利率為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美國經濟依然強勁,但新冠病毒疫情可能令經濟活動在一段時間內下降,第二季度經濟可能疲弱。他表示準備使用各種工具來支持向家庭和企業的信貸流動、幫助保持經濟強勁,但認為負利率在美國並不是合適的政策。

本次美聯儲降息後,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打開空間——降息後,外部壓力不會太大,匯率也不會有太大的貶值壓力。在疫情影響之下,降息成為拉動需求、應對金融市場波動的重要措施。

主要經濟體中,歐日中未跟隨降息,但歐央行、日本央行擴大了流動性投放。歐央行、日本央行未降息是因為其政策利率已是負利率,降息空間不大;中國央行有降息空間,但未降息顯示貨幣政策正展現獨立性。

3與16日,央行進行本月貨幣政策操作,MLF利率保持不變,超出市場預期。

華泰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認為,MLF沒有調整傳遞了模糊的信號,保持定力的一種解釋是經濟最差階段正在過去,另一種更讓人認同的看法是近期美元在流動性危機下走強,帶動人民幣走弱,央行需要維護匯率穩定,不願降低利率。此外,這也是留有子彈的政策思路,即「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

買還是買更多?

在降息的同時,美聯儲還啟動7000億美元QE。美聯儲的資產購買計劃僅限於美國國債抵押貸款支持債券,旨在保持流動性和穩定信貸市場。

但是,美國州級和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持續混亂形勢促使美聯儲不得不採取進一步行動。上周美聯儲市政債券市場幾乎陷入了崩潰狀態,原因是在當前不確定性的氣候之下,幾乎沒有人願意購買市政債券。3月20日,美聯儲擴大貨幣市場便利,包括購買市政債券。

此前的3月17日,美聯儲時隔12年再次重啟商業票據融資便利機制(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CPFF)。這是也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後,美聯儲再度重啟這一工具。[2]

中金宏觀稱,如此短時間內貨幣寬鬆再度加碼,金融條件繼續緊縮是主要原因。從試圖以寬鬆扭轉金融條件快速緊縮的局面看,美聯儲3月16日的寬鬆並未達到效果。

日本央行國債公司債商業票據的購買亦不斷加碼。不過,日本央行當前持有約49%日本國債,進一步擴張的空間相對有限。實際上,自從2016年採用收益率曲線控制的QQE政策框架後,日本央行雖然一直維持年度80萬億日元的購買目標,但實際購買一直放緩,這一目標從未完成過。截至今年2月末過去12個月內,其國債僅僅增加10萬億日元,與80萬億日元的目標相差較大。

引起市場關注的則是日本央行的ETF購買。3月16日,日本央行決定,年度股票ETF購買目標翻番,從6萬億增加至12萬億日元。這被市場認為是寬鬆措施中力度較大的部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