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全隋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全隋文》由清代严可均编纂,共三十六卷,录文六百八十三篇。 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典型意义的封建帝国。它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混乱局面,革除积弊,颇多创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国家殷富(《隋书.食货志》)。但是,曾几何时,经济凋弊,民怨沸腾,隋王朝又在人民起义的浪潮中灭亡了。这个强盛而又短命的王朝,兴秦王朝颇多类似。这两个王朝为后世既提供了由乱而治的宝贵经验,又提供了由治而乱的深刻教训。代秦、隋而兴的汉、唐帝国,正是以秦、隋为殷鉴,采取了缓和社会矛盾、富国利民的诸多改革,创建了中华民族至今引以自豪的辉煌盛世。汉承秦制,唐承隋制,是史学家们的共识。秦、隋在制度文化方面的重大贡献,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因此,鄙见以为,应把秦、隋文化的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环节。 文本是一切研究的依据。隋代人的论着,是研究隋代社会最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辑录整理千馀年前的文献,是学术性很强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严氏以个人之力,搜罗了他当时所能见到除专书之外的隋代单篇散文,沾惠学林,功德无量,是应予充争肯定的。但是,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全隋文》也有严重的遗漏。所谓《全隋文》的也只能是对清末学者的所见来说,是较为全面的。在严氏之后,百馀年来,敦煌遗书的发现、久已失传的<文馆词林>,<玉烛宝典>等文献从先国外域的传入、吐鲁番文书和全国各地大批碑刻、墓志、造像记的出土,又为增补《全隋文》提供了丰富而又确实可信的依据。因此,整理者以为补充《全隋文》的遗漏,是历史的机遇,必要性和可行性均已臻成熟。若不下苦工夫,及时认真辑录这些遗文,将愧对先贤及后人。

作者简介

严可均,清文献学家、藏书家。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建德教谕,以疾辞归。 精考据学,曾与姚文田同治《说文》,作《说文长编》45册,有天文、算术、地理、草木、鸟兽之类。又辑钟鼎拓本为《说文翼说》15篇;与丁溶同治唐《石经》,著《校文》10卷,对汉、魏、唐、宋石经仇校研究较深。﹝对汉、魏、唐、宋石经雠校研究较深,仇当作仇。﹞嘉庆十三年(1808年)诏开全唐文馆,他由于已辞官归田,无机会参与此事,感叹道:唐之文,盛矣哉!唐以前要当有总集,斯事体大,是余之责也。于是发愤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使之与《全唐文》相接。收书3000余家,每人加注小传,足以考证史文。又遍检群书,一字一句,无不校订。唐以前文献,皆荟萃于此,对保存和传播唐以前古文献有重要贡献。辑校诸经、逸注及佚子书数10种,合经、史、子、集为《四录堂类聚》,1206余卷。为了著述,不惜重资购书,周游四方,南至岭南,北出塞垣,遇稀有之本,必精写或以资购买,建藏书楼四录堂,藏书至2万余卷。又翻检当时诸家藏书目,如《世善堂书目》、《天一阁书目》、《万卷楼书目》、《世学楼书目》、《传是楼书目》等,又访得山东 ……

内容预览

帝姓杨,讳坚,弘农华阴人,周大司空隋国公忠子。西魏恭帝时,辟京兆功曹,以父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初,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保定初,迁左小宫伯,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袭父爵隋国公。建德中,加柱国,除定州总管,转亳州总管。宣帝即位,以后父征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转大前疑。及崩,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静帝即位,拜假黄钺左大丞相。寻授大丞相,进相国,总百揆,封隋王,加九锡。大定元年二月受禅,改元二:开皇、仁寿。在位二十四年,谥曰文皇帝,庙号高祖。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