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教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CSE)是一個基於課程,探討性的認知、情感、身體和社會層面的意義的教學過程。其目的是使兒童和年輕人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從而確保其健康、福祉和尊嚴。全面性教育培養相互尊重的社會關係和性關係,幫助兒童和年輕人學會思考他們的選擇如何影響自身和他人的福祉,並終其一生懂得維護自身權益。[1]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布《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綱要指出,「性教育指的是採取適合一定年齡、具有文化相關性的方式,通過提供在科學意義上準確的、真實的、不帶任何評判色彩的信息,傳授有關性和人與人之間關係方面的知識。性教育為一個人提供了探索自身價值觀和態度的機會,有助於培養其就有關性的諸多問題做出決策、進行交流和減少風險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婦女署、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1月10日在全球範圍共同發布了《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性教育的概念。同年7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和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聯合在北京發布了《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文翻譯版。
目錄
全面性教育的特點
根據《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全面性教育可以在正式和非正式條件下開展,共有以下10個主要特點:
全面綜合
全面性教育着眼於性與生殖健康,包含了性與生殖相關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青春期發育;月經與遺精;懷孕、生育與避孕;艾滋病病毒、性傳播感染等學習者需要了解的全部主題。全面性教育注重為學習者賦能,培養他們的生活技能,提升他們對於性、人權、健康的人際關係、文化與社會規範、性別平等、非歧視、反暴力、性行為、身體完整性、婚姻、性虐待、平等和尊重的價值觀等問題的分析思考能力。除了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全面性,全面性教育中的「全面」還體現在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和教育過程的持續性、一致性,不是為了解決某個具體和緊迫的問題採取的臨時性、一次性授課或干預。[2]
科學準確
全面性教育的內容特別強調循證基礎,從事實出發,不是先入為主地灌輸理念,或者那些沒有事實和證據作為基礎的內容,因為那些內容本身很可能是習而不察的誤解甚至是偏見。
循序漸進
全面性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開始於兒童早期教育,其內容隨着不斷學習而豐富和拓展,並呈螺旋式上升。
適應年齡和發展水平
全面性教育着眼於兒童和年輕人成長過程中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根據學習者的年齡和所處的發展水平,及時提供最能滿足其當前階段健康和福祉所需要的內容。同時全面性教育也考慮到個體發展水平的多樣性,對於認知和情感發展遲緩的學習者,在內容上做出相應的調整;並在學習者最有可能內化性與生殖健康以及人際關係相關的信息時,及時提供相應的教育。
基於課程
全面性教育有一套全面完整的課程體系,而不是支離破碎隨意拼湊的內容。教育工作者可以依託該課程體系幫助學生學習全面性教育內容。課程體系包括教學目標、相關概念、教學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監測指標等。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中可以依託該課程體系,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設計具體的課程內容,以及用結構化的方式清晰地呈現關鍵信息。全面性教育在校內和校外都可以開展,都需要進行有結構的課程設計。
尊重權利
全面性教育建立在對包括兒童和年輕人的權利在內的普遍人權的理解之上,它倡導所有人享有健康、教育、信息平等和無歧視的權利。全面性教育基於人權的教育方式還包括提升年輕人的權利意識,鼓勵他們了解自己的權利,承認和尊重他人的權利,並幫助那些權利受到侵犯的人。為年輕人提供平等的接受全面性教育的機會,尊重他們享受可達到最高健康標準的權利。這種權利包括在無強迫和暴力的前提下做出安全負責任且相互尊重的性決策,以及獲取能夠幫助他們進行有效自我保護的信息。
強調社會性別平等
全面性教育關注平等和非歧視的原則。首先,它體現在教學目標中,促進學習者提高平等和非歧視的意識;其次,它體現在教學內容中,關注社會性別規範導致的不平等,鼓勵學習者基於同理心和理解建立相互尊重和平等的人際關係;第三,它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育者與學習者建立平等信任的關係和友善的學習環境,對不同觀點採取包容和非評判的態度;第四,它體現在教學方法中,教育者使用參與式教學方法,最大程度地讓學習者參與其中,深刻體驗性對人類生活的重要影響。在全面性教育課程體系中納入社會性別視角,對全面性教育的有效性起關鍵作用。
文化適應
全面性教育是在特定的社會和文化中進行的,它的某些內容和議題在一些文化中可能被看作是敏感的話題,所以開展全面性教育要注重文化敏感性和文化相關性。它鼓勵學習者理解和探究在不同文化下人們對於性的觀點、態度有哪些差異,支持學習者審視和反思自己所處的文化中有關性的規範,以及這些規範如何影響人們在性和人際關係方面的選擇和決定。
促進變革
全面性教育通過增強個體和群體的權能,幫助他們建立對性與生殖健康的積極態度和價值觀,樹立自尊以及對人權和社會性別平等的尊重,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並強化其公民意識。全面性教育讓學習者學會為自己的決策、行為對他人產生的影響負責,尊重、接納、包容他人並具有同理心,不論對方屬於何種民族、種族、社會、經濟或移民身份、宗教信仰、殘障、性傾向、社會性別認同和表達,或具有何種性特徵,並為構建公平且富有同情心的社會做出貢獻。
培養技能
全面性教育主張學以致用,注重培養學習者的生活技能,包括思考並做出明智的決策的能力;有效溝通和協商的能力;自信表達的能力;拒絕的能力;尋求幫助的能力。這些生活技能的培養貫穿在全面性教育始終,並有助於兒童和年輕人與家庭成員、同伴、朋友和戀人或性伴侶之間形成相互尊重且健康的人際關係。
全面性教育的主要內容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將全面性教育的內容劃分為8個核心概念,每個核心概念下又細分為4個年齡段(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及以上),適用於小學和中學階段的學習者。按照邏輯將學習目標分成幾個階段,低齡學生所學的概念通常包括更基本的信息,認知任務程度較低,活動也不太複雜。為了便於同一個班級里不同年齡的學生的學習,第二和第三年齡段(9~12歲和12~15歲)特意設置了一定程度的重疊。最後一個年齡段(15~18歲及以上)考慮到一些中學生可能已經超過了18歲,另外這些核心概念和學習目標也適用於高等院校里年齡更大的學生。
8個核心概念被進一步拆分為2~5個主題,並且每個主題都有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要點和關於知識、態度與技能的學習目標。具體如下:
核心概念1:關係
主題:
1.1 家庭
1.2 友誼、愛及戀愛關係
1.3 寬容、包容及尊重
1.4 長期承諾及子女養育
核心概念2:價值觀、權利、文化與性
主題:
2.1 價值觀與性
2.2 人權與性
2.3 文化、社會與性
核心概念3:理解社會性別
主題:
3.1 社會性別及其規範的社會建構
3.2 社會性別平等、刻板印象與偏見
3.3 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
核心概念4:暴力與安全保障
主題:
4.1 暴力
4.2 許可、隱私及身體完整性
4.3 信息與通信技術(ICTs)的安全使用
核心概念5:健康與福祉技能
主題:
5.1 社會規範和同伴對性行為的影響
5.2 決策
5.3 溝通、拒絕與協商技巧
5.4 媒介素養與性
5.5 尋求幫助與支持
核心概念6:人體與發育
主題:
6.1 性與生殖解剖及生理
6.2 生殖
6.3 青春發育期
6.4 身體意象
核心概念7:性與性行為
主題:
7.1 性與性的生命周期
7.2 性行為與性反應
核心概念8:性與生殖健康
主題:
8.1 懷孕與避孕
8.2 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污名、關愛、治療及支持
8.3 理解、認識與減少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內的性傳播感染風險
全面性教育的證據基礎
關於性教育人們依然有着很多的擔憂。例如很多人擔心開展性教育會導致青少年過早發生性交行為,剝奪兒童的「純真」。這些擔憂一部分是由於人們長期形成的對於性的狹隘理解,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於性教育所可能產生的影響缺乏了解。《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強調循證原則,在綱要制定和修訂過程中通過大規模的全球研究,總結了反映性教育效果的相關研究發現,這對於回應人們的擔憂和消除誤解非常有幫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在2008年和2016年開展了兩次全球證據回顧。兩次回顧都證明,有效開展的性教育能夠帶來積極結果,如:初次性交發生時間延遲、性交行為發生頻率降低、性伴侶數量減少、性風險行為減少、安全套和避孕措施的使用增加。該證據回顧也同時得出以下結論:學校性教育應該成為年輕人參與和實現其性與生殖健康整體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也應囊括學校、社區、衛生服務和家庭等多個環境。
具體而言,全球證據回顧的主要結論如下:(1)無論是學校內還是學校外的性教育都不會增加性活動、風險性行為或艾滋病病毒/性傳播感染率;(2)性教育有助於年輕人性與生殖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的改善;(3)提倡禁慾的性教育項目在推遲初次性交行為、降低性交行為發生頻率和減少性伴侶數量方面是無效的;(4)相對於僅關注單一話題,同時針對預防非意願懷孕和艾滋病病毒/性傳播感染的性教育更為有效;(5)明確的、以權利為本的全面性教育有助於增加個人與性有關的權利知識,增加與父母關於性和人際關係的交流,增加處理與性相關的風險問題時的自我效能感;(6)關注社會性別的性教育鼓勵學生質疑與社會性別相關的社會和文化規範,建立社會性別平等態度,有助於減少非意願懷孕和性傳播感染;(7)隨意減少課時數量或時長,降低參與者的參與度,省略一些關鍵信息或使用不合格的培訓者等做法會降低性教育的有效性;(8)不同社會環境中的性教育同樣會產生積極的影響;(9)社會規範和社會性別規範、暴力經歷以及獲取服務的障礙因素等會影響年輕人採取安全的性交行為;(10)與社區活動相結合的學校性教育最具有影響力。
這些研究證據有力地回應了人們對於性教育可能導致負面後果的擔憂,清楚地說明了性教育對於兒童青少年發展的重要意義,即在學校系統內仔細而有計劃地為兒童青少年提供科學、準確、不評判的且適合年齡與發展水平的性教育,是有益於兒童青少年發展的。相反,在缺乏全面性教育的情況下,兒童青少年很容易受到來自同伴、媒體或其他渠道的不準確甚至錯誤性信息的影響。高質量的性教育能夠為兒童青少年提供完整且正確的信息,幫助其建立積極的價值觀和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