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六學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六學潮,是中國大陸各地高校學生自1986年12月上旬至1987年初接連發起的學生運動。起因是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因不滿合肥市西市區人大代表選舉問題,抗議中共不遵守「新選舉法」、違法干涉基層民主選舉,聯合安徽大學等高校4000餘名學生走上街頭髮起「要求進行民主選舉」的遊行,由此引發全國範圍的第一次學潮。隨後湖北、上海江蘇、浙江、黑龍江、北京等省市高校的數萬名學生上街遊行。學潮在上海達到高潮,十幾所上海高校學生上街遊行示威。人數最多的一個星期里,每日遊行學生達數萬人。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是上海學潮主力。最後經地方政府和學校當局的疏導和阻止,並以北京的「元旦風波」被平息標誌着學潮的結束,前後共持續了27天。此次學潮被平息之後不久,「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正式開始,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因受到黨內保守派的施壓而被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主動請辭[1]

背景

1979年3月30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在「中共中央理論工作務實會」上提出必須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1982年將此條修改為「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1982年,全國人大將「四項基本原則」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到了80年代,隨着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西方主流文明思想開始在各地高校學生中傳播開來,其中對學生影響較深的有薩特所強調的「自由、尊嚴與作自己命運的主人」等觀點。部分大學生產生了獨立思考的想法,並對黨的「四項基本原則」開始漸漸失去信心。

1985年12月,同濟大學陳破空等10名研究生上書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呼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民主進程。胡耀邦指派兩名中宣部官員到上海與陳破空等研究生對話。這被視為八六上海學潮的預兆之一。胡耀邦被大學生視作中共高層開明派而受到尊崇。

1986年6月10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與趙紫陽余秋里萬里等人開會時談到有關「政治改革」的話題。鄧小平說:「1980年就提出政治體制改革,但沒有具體化,現在應該提到日程上來。」「你這邊往下放權,他那邊往上收權,必然會阻礙政治體制改革,拖經濟發展的後腿。」國內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討論開始達到熱潮,黨內外各方學者紛紛建言獻策。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所所長蘇紹智稱:「政改要順利進行,首先要保證言論自由、出版、新聞自由」。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方勵之認為:「實行人民監督是政改成敗的關鍵環節,人民代表至少應擁有質詢權和彈劾權」。時任上海市社會科學院經濟史研究室主任丁日初說:「民主就是主權在民、人民有權」。同年6月28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做出指示,要求中央書記處「制定一個計劃」,用一年的時間研究政治體制改革,然後做出行動綱領。9月中旬,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宣布成立「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2],並下設政治體制改革辦公室,鮑彤被任命為政改辦主任。11月,共青團安徽省委機關報《安徽青年報》與安徽省青年聯合會在合肥召開改革研討會;11月30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萬里與合肥市當地12所高等院校校長召開有關「民主辦學」的探討會。

視頻

八六學潮 相關視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學習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