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八达岭(王自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达岭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八达岭》中国当代作家王自亮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八达岭

汽车在山谷中穿行,周边便是绵延起伏的大山,山势雄峻,气相森严,山腰或山谷,就有一团团雾气冒出。正是夏之深处,浓浓淡淡的绿色,把大山严严包裹,汽车就在这大大小小的绣团之中出没。

从延庆古城到八达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八达岭就在眼前了。车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滚天石停车场停下——滚天石,听听这名字,就当令人惊骇。走出来,沿山坡前行数百米,就见巍然的一座城门。石础青砖,浸洇着岁月的斑驳与苍黛。重关之上,有一石匾,上面绿漆涂抹四个楷体大字:北门锁钥。这可没有一点夸大,这里是居庸外围,也是居庸的屏障,八达岭失守,则居庸危矣,京城危矣。

踏入关城,游人如潮,虽然才是早上七点来钟。天空阴阴的,灰白的天上有云团漂动,像是大军在无声中移动。这是一个小城,是当年驻守关隘的守军所用。有库房、有宿舍,还有衙署。掩在群山环抱之中,极其平常的几间平房,谁想到当年却是举足轻重,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兴亡,牵扯着一个庞大帝国最重要的神经呢?

打蛇打七寸,这八达岭雄关就是帝国的七寸吧。购票入内,清风飒飒,清翠逼人。沿了青砖台阶,走到那雄壮的城墙上。极目四顾,重云之下,长城以关隘为中心,在两侧崇山峻岭上蜿蜒。那雄健的身姿,真如矫龙奔走,高高下下,跨过一个个山头。山壮城势,城助山威。虽然也曾在电视上、图片上看到过长城,但这种逼人的气势,只有你到现场,才能亲身感受到啊!

沿了长城向上登攀,不远就是一个峰火台。里面极逼仄,四面留有小窗,中间还有一条青砖台阶,通往二层瞭望台。城墙上有的地段极为陡峭,是足足呈六七十度的斜坡,人上下奔走,要小心地抓了旁边的铁栏。年深日久,青砖上已经踩踏出了深深的凹痕,很多人气喘吁吁,小心翼翼。现在犹是如此,当年那些兵士逡巡御敌,上下奔走。或是天寒地冻,霜滑雪封,又是如何行走的呢?

又过一个烽火台,就是好汉坡了,站在高处,游目四顾,城外是绵延群山,草木萋萋,江山无限,风光满眼。如今太平盛世,江山一统,自然满眼都是欣悦。但哪想数百年前,城外尽是觊觎之眼和虎狼之师呢?古老的长城,帝国的屏障,又经历了怎样的风与火的考验呢?

长城始于秦,历经千余年修筑,至明始至大备。明王朝开疆拓土,朱元璋在赶走蒙古人后,派大将徐达修长城,固边防。这居庸关、八达岭长城,皆是那时期修筑。尽管已经历经了四五百年了,城墙仍然极为坚固,墙体都是用当地的砂岩砌筑,极为坚固。那些青砖尽管日晒雨淋,却仍然厚重结实,不起细粉。险要处的青砖竟然是用碎石烧成,类于现在的混凝土!

在整体的雄浑之中,长城也见着细节与匠心。每几层台阶之下,必有一细槽,这是排水道,外侧高,里侧低,雨水就从这细槽里一直流到城外。城外有长长的石质水管,下面也必有一石质水盘承接,以防冲毁城基。每一烽火台下,也有一出入通道,用于兵将上下。这些砌筑的青砖都有匠人名号,每一块砖、每一块石料都要细细打磨,合乎标准。时至今日,青砖间的白灰仍然饱满,毫无松动。我们现在讲求工匠精神,这长城就是工匠精神的典范吧。

长城倚山势蜿蜒。前行一段,山势过于险峻,长城就从峭壁上跌落下来。也只有那百余米的峭壁没有砌筑,峭壁之下却又砌筑而起,接续不断,如若巨龙齿爪,狠狠咬于青山巉岩之上,不移不离。

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浩大的工程,就像埃及金字塔一样,有着太多的谜。当年,没有机械,一切全靠人力,那条石是如何砌筑的,那砖瓦是怎么搬运的,极端艰苦的环境,那人力物力又是怎么保证的。可以说,一部长城史,就是一部血泪史。曾经有历史学家说,长城有多高,砌筑的匠人士兵尸体就有多高。有的诗歌就把长城脚下称为红土,意谓鲜血滋润的土地呀。

自秦始后派蒙恬修筑长城始,就有孟姜女哭长城,但长城没有哭倒,却越来越高大了。它实在是一个矛盾体。它带着多少人的诅咒,也承载了一个民族的荣光。它象征了一个民族的固守,可也印证了一个民族的富强。

多么坚固的城墙,它雄踞山岳之上,在那冷兵器时代,确实起到了抵御侵略的作用,保护了一个帝国的安危。但即使再坚固的城墙又能怎么样呢?明朝后期,吏治腐败,军备懈驰,很多长城守军兵员不足,生活艰苦,长城也毁废严重。

明朝末期,清代八旗兵数度越过长城,横扫内陆,如入无人之境,而明王朝却也是有心无力,仅仅拱卫住京师而已。

再坚固的堡垒也抵挡不住内部的腐朽。清朝是聪明的,他们知道人心才是更坚固的长城。

我这样想着,天色忽然阴暗下来了,山岭上喷吐着一团团青色、黑色的雾。霎时云遮雾罩,狂风四起,天上墨云翻滚,一场暴雨就要来了。游人惴惴,四下闪避。云从龙,风从虎。长城却越加兴奋,越见坚挺。就像一条游龙,蜿蜒欲起。[1]

作者简介

王自亮,任职于河南长垣县委宣传部,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