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六年苦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六年苦行,到尼连禅河洗净了身躯,并接受了林中牧女供养的乳糜。这时随太子苦修的五个从者,看到这种情形,以为太子已退堕了修道的初心。便心生诽谤,一同离开太子,自行到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修苦行去了。

原文

  太子看车慝走远,便步入河畔的苦行林中,往访在林中修习苦行的跋伽仙人。跋伽仙人接见了他,他看见和跋伽仙人在一处修苦行的外道,有的披著草衣,有的身著树皮;或躺在泥土里,或卧在荆棘上,他就问道:

  你们修习这些苦行,倒底能获得什么果报呢?

  跋陀仙人答他说:欲求升天。

  太子说:升天虽然快乐,但福报总有受完的一天,福报享尽,仍要堕落的呀!

  他和众仙人反复问答了很久,发觉他们所修的苦行,不是根本解脱的办法,于是他停了一宿之后,即便辞去。

  这时净饭王已知道太子出家的事情,他不胜悲哀,便派了王师大臣二人,带著侍从,去追劝太子返国。他们追到了太子,但太子立志修行,不为所动,王师大臣无奈,乃留下了憍陈如等五个人侍从太子,他二人带著其余的人回报净饭王。

  太子带著五个从者,渡过恒河,途经王舍城。城主频婆娑罗王闻知,便把太子迎往宫中。他觉得太子绝世英材而遁世出家,感到深为惋惜,力劝太子还俗,并愿以王位相让。太子婉和的谢绝了他的好意,频婆娑罗王,深为感动,便向太子说:你如得道,愿先来度我。太子便告辞而去。

  他们一行六人,往尼连禅河附近,沿途访问了事火外道的优楼频罗迦叶等许多人,见他们修习的仍不过是生灭法,即便告别而去。再继续前进,赴弥楼山麓,访问当时的大学者阿罗逻迦兰,郁陀罗,摩子等修习禅定,但后来觉悟到,修禅定纵修到非想非非想境界,仍在三界以内,终不能脱过生灭无常的法则,因此又告别他往。

  太子像这样参访了数年,毫无成就。乃想到真正悟道,还是在自己精进。于是就到尼连禅河西岸,优楼频罗村外的苦行林中,静坐思惟。他每天或仅食一米,或仅食一麻,废寝忘食苦修了六年之久,最后身形消瘦的不像样子,但对解脱之道仍无所得,他自想:这样饥饿苦修与外道有何分别?还是应该接受饮食,别求修持的方法吧!于是便到尼连禅河洗净了身躯,并接受了林中牧女供养的乳糜。这时随太子苦修的五个从者,看到这种情形,以为太子已退堕了修道的初心。便心生诽谤,一同离开太子,自行到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修苦行去了。

  太子见五从者离去,他便独自到尼连禅河外十里之遥的一棵毕波罗树即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上敷上了吉祥草,结跏趺坐,并发誓说:不成正觉,誓不起座。于是就以金刚不坏的勇气追求大道。如此经过了四十八天,于十二月七日夜里,诸恶魔也就是内心妄念的化身横来侵扰,太子现大威力,降伏魔军,然后即便入定,思维真谛,得大解脱。于初夜时,观见三世实相,洞见三世因果,获得无漏的正智。于第四十九日十二月八日的早晨,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证得一切种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太子已三十岁。

  据经上记载,太子悟道的时候,大地震动,诸天云集,天华飘坠,天乐鸣空,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