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兵器(陶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兵器(陶弼)

来自词典网的图片

兵器(陶弼)是宋朝诗人陶弼的作品之一。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陶岳之子。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1]

信息

作品名称:兵器(陶弼)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陶弼

正文

五代乏真主,奸雄纷僭伪。 横磨阔刀剑,白弱相篡弑。 我宋有神宜,潜德动天意。 故天意若曰,往为我之嗣。 神祖拜稽首,乃即皇帝位。 不惠兆民乐,不怒诸侯畏。 颠倒执玉帛,奔走恐后至。 天子赫斯怒,大警巡澶卫。 射杀右贤王,遂斩匈奴臂。 狼心贴然服,结好同昆弟。 自此雨河间,寂寂无戎备。 卒闲喜夜歌,将老贪春睡。 自此为太平,恍逾三十岁。 戎昊乘我间,南驰贺兰骑。 阳关久夜开,枢朽不可闭。 阵云起秦雍,杀气横泾渭。 使臣股栗奏,宰相瞋目议。 佥曰亟发兵,竖子坑甚易。 仓皇筑边垒,未战力先瘁。 遇迫开库兵,士蚀锋芒脆。 防秋采旧屯,推毂谋新寄。 旧屯老且死,少者无实艺。 良由不训练,手足迷击刺。 新寄将家子,从小生富贵。 六韬未曾读,口但知肉味。 师复从中御,进退由阍寺。 权轻号令冗,雨战无遗类。 曹公弃七军,晋人获三师。 吾兵自此丧,有诏新其制。 此器不预设,良田不训练。 手足迷击刺。新寄将家子。 从小生富贵,六韬未曾读。 口但知肉味,石复从总御。 进截会稽空,铁烹董山碎。 供亿稍后期,鞭朴异他罪。 愁氛壅太虚,霁景昼冥晦。 我闻郭汾阳,料敌多奇异。 单箠论突厥,蕃酋双膝坠。 又闻李西平,临戎有英气。 身著工锦袍,怀光肝胆碎。 是知用兵术,在人不在器。 君耳舜高听,君目舜明视。 愿采谋略长,勿倚干戈锐。[2]

简介

陶弼,宋代诗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3]

仁示庆厉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为阳朔令。后厉知宾、容、钦、邑、鼎、辰、顺诸州。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山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边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为第二卷。[4]

参考资料

  1. 陶弼简介国学荟网
  2. 「陶弼」诗词全集 兵器(陶弼) 诗词名句网
  3. 陶弼 古诗文网
  4. 陶弼古诗文 词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