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典故:蘇洵發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洵

來自網絡的圖片

典故:蘇洵發奮三字經》在談到古人勤學讀書的時候說:「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這位蘇老泉就是蘇軾的父親蘇洵。[1]

與兒子蘇軾蘇轍的少年成名不同,蘇洵年少時縱游天下,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在三十七歲時卻又經歷科舉失敗。此後他調整了治學方向,放棄科舉考試,閉門苦讀十數年,終於大器晚成,不僅創作了《六國論》等流傳後世的經典政論文,實現了躋身仕途的夢想,還成就了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一門三文豪」的千古佳話。

年少貪玩,受兄長影響幡然醒悟

公元1009年,蘇洵出生於眉州(今四川眉山市)。蘇家不僅家風優良,還有着很濃厚的讀書氛圍。蘇洵的父親蘇序非常重視兒孫輩的學習,他說:「吾欲子孫讀書,不願富。」於是傾其錢財,購置了大量書籍置於書房。蘇軾後來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他祖父購置的書如汗牛充棟,自己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的環境中。

蘇洵的兩個哥哥都十分喜愛讀書,大哥蘇澹讀書刻苦認真,可惜身體不佳,求取功名未能如願。二哥蘇渙天資聰慧賢良,從小喜歡讀書,也終於不負眾望,在公元1027年,考得進士及第。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蘇洵卻不像兩位哥哥一樣那麼愛讀書。他天生聰明,辯智過人,但少年時代卻不愛讀書。在蘇洵12歲時,蘇序專門請了先生來教三個兒子。每當先生講課,蘇澹、蘇渙正襟危坐,專心聽講,唯有蘇洵對先生所講授的聲律、平仄押韻等做文之道不感興趣,甚至乾脆跑出課堂到郊外去遊山玩水,他自己後來也在文章中說起當年頑劣的自己,「予昔少年,遊蕩不學」。這段事也被歐陽修記載在《蘇君墓志銘》之中:「君少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蘇洵轉變了學習態度呢?影響因素之一是蘇洵母親史氏病故,這一變故讓蘇洵發現生命的有限與短暫,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除了遊玩山水是否應做有意義的事情。奔喪回來的二哥蘇渙,早就聽聞這個弟弟喜好山水,便讓他寫些文章,這本是一個自然的要求,蘇洵卻捉襟見肘,腹中文墨全無。為了幫助蘇洵,蘇渙心生一計,決定讓蘇洵重修蘇氏族譜。在編寫族譜的過程中,蘇洵了解到了先祖們勤學奮進、施展抱負的精彩人生,不禁備受鼓舞,頓覺自己荒廢時間的可恥,這才決心發憤讀書。

以墨當糖

閉門苦讀的科考之路

這一年,蘇洵二十七歲。在古代,這個年紀妥妥地已是中年了。在蘇洵生活的北宋年間,人們的平均壽命在50歲左右,而且流行早學早婚。此時的蘇洵已經結婚成家,尚未立業,他對自己的妻子程氏說道:「我自己感覺,現在開始重新學還來得及,但是如果一心向學,就沒有時間再顧及家中事務,怎麼辦?」程氏對丈夫的決定立馬給予了支持:「我想要勸你發奮讀書很久了,但是我覺得如果你是因為我的要求而讀書,那就沒有什麼意思了。讀書畢竟是你個人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這個志向,那麼家裡的事情交給我好了,你好好讀書就是。」程氏的話如同定心丸,蘇洵自此潛心苦讀。

下定決心的蘇洵讀書非常用功。把墨汁當成糖來蘸粽子的典故,很好地說明了蘇洵讀書的專注程度。有一年端午節,程氏見蘇洵一大早就待在書房,怕他餓了,便給他送了幾個粽子和一碟白糖。之後她進去收碟子時,竟然發現蘇洵把粽子吃完了,糖碟卻絲毫未動,而蘇洵的嘴邊一片黑一片白,又是墨汁又是糯米粒。原來是蘇洵讀書讀得太入神,錯把墨汁當成了糖。

這樣專注準備科舉考試的學習態度讓蘇洵的文學功底頗深,但令人遺憾的是,蘇洵的科舉之路卻異常坎坷,苦讀一年多之後,蘇洵第二次考進士科(第一次是18歲那年參加鄉試落榜),不中。之後,他又去參加茂才異等考試,又沒有考中。(《中國歷史大辭典》記載蘇洵「歲余舉進士,又舉茂才以等科,皆不中」)。

調整人生方向,大器終晚成

37歲這年,在科考之路上屢試屢敗的蘇洵終於接受了自己「考渣」的體質,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決定:不考了。原因何在?經過三次考試,蘇洵得出一個結論,科舉考試並非自己所長。這是其一。其二,蘇洵已經三十七歲了,從二十七歲開始重新發奮讀書考科舉,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年了。蘇洵不打算為科舉考試浪費自己的生命—— 「此未足為我學也,」決心走自己的路。他燒掉了十年中為科考所作的數百篇文章,繼續埋頭苦學。只是,從此他不再是考生蘇洵,他要為自己讀書、為解決問題寫作。蘇洵的人生目標從之前的考科舉進士,轉移到了兩個新的目標:第一是通過博覽群書、研讀經典,成為一個真正的學者、思想家和文學家;第二是精心培養蘇軾、蘇轍兩個兒子。

從37歲開始,蘇洵閉門讀書長達七八年,那麼效果究竟如何呢?歐陽修在《蘇洵墓志銘》中描寫了其七八年間的讀書歷程和效果。歐陽修說,蘇洵潛心研究了儒家的六經和百家學說,考證古今太平與動亂、成功與失敗的變遷,考察聖賢們遭遇的挫折和順利之事,出仕、退隱的原因,從他們的人生經歷、著作當中獲得思想精華,然後一層一層積累在心中,但抑制着並不表達出來。從此文思敏捷,頃刻之間下筆千言,文章縱橫馳騁,思路開闔自如,必定達到深入細微的地方才停下來。直到此時,他被科舉考試所累的才華才迸發得淋漓盡致。

在對兒子的培養上,蘇洵不僅是兩個兒子的慈父,也是他們的不可多得的老師。父子三人常常同題作文,互相切磋。流傳至今的《六國論》就是一例。蘇洵說的是「弊」(六國因賂秦而亡),蘇軾說的是「士」(人才),蘇轍說的是「勢」(天下大勢)。二子的《六國論》基本上是就史論史,而蘇洵則借古諷今,有更強的現實針對性。同時,他還帶領二子遊歷名山名寺,以拓寬眼界,提升氣度。從實踐上看,蘇洵的家教是非常成功的,蘇軾、蘇轍與他一同成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大家,這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是一段佳話。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蘇洵年近半百之時,機會終於來臨,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張方平的推薦,得以帶領二子蘇軾、蘇轍在嘉祐元年(1056年)赴汴京拜謁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蘇洵獻上自己的文章,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認為其可與賈誼、劉向媲美(「雖賈誼、劉向不過也」),並竭力向朝廷推薦蘇洵,蘇洵的文章因此受到京城士大夫爭相傳閱,文名大盛,一時之間汴京的學者競相模仿蘇氏所作的文章。這一年,蘇洵四十八歲。次年,蘇軾、蘇轍參加科舉考試,同登金榜,轟動京師,父子三人才名遠揚。蘇轍也在52歲那年經推薦任秘書省校書郎,走上了仕途,實現了自己躋身廟堂、兼濟天下的夢想。

莫道歲月晚,奮起正當時。縱觀蘇洵的一生,雖起步晚,還經歷了數次科考失敗,卻靠着自己的一腔抱負和不甘落後的心,終於大器晚成,迎來了璀璨的人生。[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