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當

作品名稱:內當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楊億

內當是北宋文學家,西崑體詩歌主要作家楊億的作品。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崑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諡文,人稱楊文公。[1]

正文

芝泥初熟詔書成,紅藥翻階書景清。

屋尾生煙宮漏水,時聞幽鳥自呼名。[2]

人物生平

北宋開寶七年(974)10月15日,楊億出生於江西玉山縣衙,緣於祖父楊文逸時任南唐玉山縣縣令,祖母章氏也是浦城名人章仔鈞四子仁嵩之女。楊億之父名楊仁黨,母親也是章氏後代。故楊氏家族與章、黃、陳三姓被稱為浦城「四甲族」。楊億從小就生活在經濟富足、文化底蘊深厚的優越環境裡。因此,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教薰陶。[3]

7歲能文,十歲能賦詩,十一歲時在京城即興賦詩《喜朝京闕》:「七閩波渺邈,雙闕氣 。曉登雲外嶺,夜渡月中潮。願秉清忠節,終身立聖朝。年少時便有「願秉清忠節,終身立聖朝」之志,太宗甚為賞異。[4]

北宋雍熙元年(984),楊億年僅十一歲。宋太宗趙炅聽說楊億年少能文,於是命江南轉運使張去華前往浦城「試以詞藝」,楊億果然不負眾望,對答如流,出口成章。於是宋太宗詔令張去華將楊億護送到京城。宋太宗連續三天親自在殿前命楊億即興作詩賦五篇,不料他都是下筆如神,朗朗上口,篇篇佳作。皇帝大悅,命將楊億送中書省,請宰相面試。楊億當即又賦詩一章,這讓當朝宰相也對他年少神奇玄妙的文筆驚讚不已!於是立馬將面試情況上報皇帝,並贊其為千載難逢的神童。第二天,宋太宗頒詔勉勵楊億,授其為秘書省正字官職,「特賜袍笏」。當時楊億年僅11歲,沒有經歷過科舉考試,更沒有獲得過進士頭銜。得此殊榮,可以說歷朝歷代絕不多見。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賜進士及第;歷任著作佐郎、知制誥。真宗時為翰林學士、戶部郎中,知制誥,文格雄健,才思敏捷。真宗後期,為群小包圍,王欽若、丁謂、陳彭年等人,希上邀寵,楊億側於其間,遭到排擠,處境艱危。[5]

997)楊億年方24歲,受命參與編纂《太宗實錄》。該書在他24歲時編印成冊,全書共八十卷,出自楊億之手的多達五十六卷。

此外楊億專著《武夷新集》二十卷中所編的詩文更是文采飛揚,佳作頗多。於是宋真宗命其主持國史館事務。尤其是他在文集中記述名相寇準的誥命文章,皆出自楊億之手;文中他評價寇相「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有干將之器,不露鋒芒,懷照物之明,而能包納」。寇相閱後十分高興說:「正得我胸中事。」並贈送白金百兩給楊億。

楊億把所創作的詩歌編撰成《西崑酬唱集》,自己作序,此集是他與錢洛水、劉筠諸友在編纂《冊府元龜》閒暇之時的唱和之作。集中收錄了五、七言律詩248首,其中楊億所作75首,劉筠72首,錢洛水54首。由楊億擔任主修,王欽若、劉筠、錢洛水等15人擔任參修的《冊府元龜》共一千卷,分三十部,一千一百卷分四門,給歷史留下了寶貴典籍,由楊億、劉筠、錢洛水等17人在宋景德年間的唱和詩集,以五言七言律詩為主,詩歌合編的《西崑酬唱集》二卷,使「西崑體」詩歌流傳至今。

宋景德二年(1005)11月,契丹大舉進攻宋朝。宋真宗採納寇準的諫議,決定御駕親征,率領宋軍迎敵。宋軍列軍布陣在壇州(今河南濮陽),時戰時和終於12月與遼達成議和協議,史稱「壇淵之盟」。32歲的楊億當時作為皇帝的文學侍從參與此次戰役。據《宋史·寇準傳》記載:宋真宗在壇州將軍事指揮權交給寇準。雖然和談成盟約,然而遼軍背信棄義,派數千精銳輕騎再攻宋軍。於是寇準率領宋軍數萬迎頭痛擊遼軍。遼軍損失過半,落荒而逃,宋軍大獲全勝。於是宋真宗班師回朝。行前詔令寇準繼續留守壇州,鞏固勝利成果。然而遼軍趁宋帝返京之機,再次重兵包圍壇州城。面對強敵來襲,寇準鎮定迎對,與楊億兩人在城樓擺酒對飲,勁歌燕舞,從容對敵。宋真宗走後不放心,留下人探看宋軍防務,此人回去後向皇帝匯報了寇準鎮定迎敵的情況,宋真宗聽後喜不自禁說:「准如此,吾復何憂!」遼軍被寇準和楊億從容迎敵的陣勢嚇住,主動退兵。這次戰役中,楊億的過人表現顯示了他不僅下筆酣暢淋漓,而且臨陣不懼,膽略過人。此後楊億還向皇上獻策:「如臣之策,得驍將數人,提銳兵一二萬,給數縣賦以資所用,令分守邊城,則寇可就擒,而朝廷得以無虞矣。」宋真宗採納楊億此策,邊疆稍安。楊億的文韜武略給皇帝留下深刻的印象。

楊億輔政後期,由於受寇準冤案牽連,加上體弱多病,幾經波折,身心交瘁,於宋天禧四年(1020)12月病逝。後由族人和朋友將其遺體運回故鄉,安葬在浦城縣仙陽鎮楊村的山上。

宋仁宗趙禎執政後,為寇準冤案平了反,同時也不忘嘉獎楊億;特贈禮部尚書,諡曰文;後人因此也尊稱楊億為楊文公[6]

參考資料

  1. 楊億簡介 文學360
  2. 楊億的詩詞全集 內當 古詩詞鑑賞網
  3. 北宋文學家楊億 閩北日報
  4. 楊億 詩詞網
  5. 楊億 詩詞網
  6. 北宋文學家楊億 閩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