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睦者,家道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睦者,家道昌,家是组成整个社会的一个细胞。关系再好的家庭也难免有摩擦,真正“家和万事兴”的家庭不是令人羡慕的没有“战争”,而是在发生“战争”的时候,有对策解决争端,最终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能让关系提升,家和人更和
原文
我们身处信息时代,每天被大量的信息裹挟,不停攀比和追逐,总是焦虑,总是觉得不幸福,却恰恰忘记了平淡最真、和谐之家最幸福的简单道理。
家和万事兴,这是一句小孩都知道的俗语,老人劝年轻人、朋友劝小两口吵架,常用的都是这一句。
但对这句话的理解,一般人只到了“家庭和睦稳定”的层次,并不知道“和”的内容涉及面其实很广,是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结晶的综合概念。
以讲述如何修身治家为主旨的宋代典籍《省心杂言》中,有这样两句话:“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说的是家庭和睦家道就会昌盛,与外人和睦相处,做事情就容易成功。
很多人遇到事总会抱怨,为什么别人一直走好运,而自己老是运气不佳,一天到晚各种闹心。他看到的只是别人走运的表面现象,不知道面对同样的“倒霉”,别人正向思考积极解决,因为控制好了情绪和局面,进而能化霉运为好运。
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之,一天到晚抱怨个不停,对人不和气遇事不冷静,有好运怕是都要被激走了。
有人会辩解称:我就是这个暴脾气,但我是好心来着,您多见谅。除了爸妈,没有人有义务原谅你的无理取闹。即使原谅了一次,很多人也会因为这个暴脾气而默默疏远你,别说和外人和睦相处了,怕是能长期相处的人都找不到几个了。
夫妻之间更是如此,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如果凡事都要争个输赢胜负,那一天到晚就吵架干不了别的了。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家庭矛盾丛生,天天解决“内部矛盾”都忙不过来,怎么能集中精力做好事业?事业做不好,必定成为家庭矛盾的由头,如此恶性循环,只会在事业家庭都一团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那些忙着“内部斗争”的家庭不会知道,已经达到“和”状态的夫妻,只稍一个眼神对方便心领神会,两人同心协力,大大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
这样腾出来的单位时间,可以拿去做更多能提升双方感情和默契程度的事,长此下去,幸福感不断提升,也更有动力和干劲为家庭而打拼,做什么都顺手称心,这样的家庭可不就能一直“万事兴”了吗?
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更是心灵的寄托处。冷冰冰的房屋和摆满家具的那个地方,不能称为家,有人幸福和谐地生活其中,才能叫家。
一个和合美满的家,犹如沙漠中的甘泉,涌出宁谧和安慰,使人洗心涤虑,怡情悦性。
以前有一本书,书名起的很妙:回家吃饭的智慧。能让老公孩子对回家吃饭充满期待的女人,是能让家庭兴旺的女人(有的老公也有这样的本事)。
回家吃饭,不是因为家里的饭菜做的比外面的好吃,不可能每一个女人都是大厨,而是因为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可以卸下一天的疲累,相互交流工作和思想,分享一天的趣事和烦扰,这些家长里短不仅能增进家人间的感情,还能互相商量参谋,让家人不觉得自己是在冰凉的现实世界中孤军奋战。
回家吃饭,没有人比家人更操心你吃的健不健康,这一颗关爱之心,如水温润包裹全家人,这个让人想迫不及待回去的地方,才叫家。
一个人有了家作为后盾和依靠,会更有动力为家人和家庭去奋斗。舒适的家庭生活,是帮助人们成事立业、生儿育女,肩负起家庭责任的要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对象。一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定是家长本身就不爱读书学习,自己就顾着看电视刷手机,孩子如何能集中精力?自己都不学习,还要求孩子学习,如此不以身作则,如何让孩子信服?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妈妈相亲相爱。让孩子在安静、温馨的环境里成长,这样的孩子才能自信而健康地长大。
我们总是羡慕贵族和中产阶级家庭能给孩子提供的物质基础,要知道,贵族家的孩子不单因为有物质基础,家庭环境和家人的爱,才是让鼎盛之家延续的重要力量。
众所周知的北方民居建筑的明珠——乔家大院,名扬三晋,誉满天下。乔家鼎盛时“富可敌国”,而乔家的崛起和兴盛,与主人乔致庸“勤俭持家、和顺齐家、诗书兴家、忠厚传家”的治家理念密不可分。
李鸿章曾经赐予乔家这样一幅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意思是说,子孙贤德,兄弟和睦,才能家族兴旺。
中国的大家庭,很容易出现家大业大、人事复杂的情况,但如果大家都讲求一个“和”字,凡事能退就退一步,大度包容,婆媳关系、妯娌罅隙都会迎刃而解,兄弟侄孙辈也会相敬如宾良性竞争。
忠厚传家久,只有把这些厚道质朴的品质世世代代传下去。家庭,才能够长久地绵延兴盛下去。
家是组成整个社会的一个细胞。关系再好的家庭也难免有摩擦,真正“家和万事兴”的家庭不是令人羡慕的没有“战争”,而是在发生“战争”的时候,有对策解决争端,最终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能让关系提升,家和人更和。
先哲孟子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一个人都身体力行去创造和睦之家,每一个家庭都和顺美满,家和万事兴就不再是难事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