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蒙鄂沙生植物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蒙古蒙鄂沙生植物园是内蒙古政府与湖北武汉人民政府的战略合作项目,植物园始建于2013年冬。截至2017年冬,植物园已累计收录植物种(含品种)271个,并集中对基础设施(园路、管道、机井等)和景观树种移植进行建设。
植物园总体定位:北方一流的沙漠植物园;功能定位:植物种质基因库,科研[1]、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旅游休闲于一体;形象定位: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生态文明示范基地,蒙鄂两地生态建设领域科技协作示范地。
内蒙古蒙鄂沙生植物园基本情况介绍:
植物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达拉特旗综合科学试验示范站。
1、地理位置: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中部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0′30″—109°51′50″,北纬40°21′30″—40°22′30″。
2、地形地貌:植物园东北部有固定沙丘,北部及中部地势相对平缓,南部地势适中。
3、水资源:库布齐沙漠中部有发源于高原脊线北侧的季节性沟川(孔兑)10余条,纵流期间,并具有沟长,夏汛冬枯,含沙量大等特点,西部地表水很少,水资源缺乏,仅有沙日摩林河流向西北消失于沙漠中。植物园距黄河较近,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储量大、水质好、分布广。地下水分布明显而稳定,地下水埋藏较浅为1-5米,水质较好,适用人畜饮用,单井出水量80吨/小时。
4、气候条件: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40—360毫米,全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西部少,东部多,普雨少,雷阵雨多。年蒸发量平均2160毫米,是降水量的8倍,年平均相对湿度56%。年平均气温在6.1—7.1℃,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为-34.5℃,≥10℃以上年均积温为3197.4℃,无霜期为130—140天,8级以上大风日数27天,扬沙日数58天,多出现在3—5月份,年平均风速3.3米/秒,最大瞬时风速达30米/秒。
5、土壤与植被条件:植物园内以风沙土为主,局部分布草甸土、盐碱土。植被稀少,覆盖度低。原始植被以典型旱生植物为主,人工植被以沙柳、柽柳、柠条等耐干旱、耐贫瘠植物为主。
植物园未来建设方向:
为蒙鄂两省区生态建设领域战略合作项目更加深入开展,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沙生植物园规划进行完善提高,在建设内容上进行布局调整。
1、丰富树种,最大限度搜集适宜沙漠环境的植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建成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沙生植物基因库。
2、提高科技含量,创新理念,把沙生植物园建设成集科研、科普、种质基因保存库、休闲为一体的高科技林业生态示范区。
3、突出科技引领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兴林富民。
4、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探讨生态建设多渠道发展模式,充分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全民生态意识。
为了提高内蒙古蒙鄂沙生植物园的综合功能和科技含量,沙生植物园还需要在植物分类区、植物地理区、植物生态区、沙漠景观示范区、观赏植物展览区、科普教育园区、沙漠治理技术示范区、科学试验研究与功能监测区、树木基因库示范区、人工湿地等方面进行建设布局。把国内或国外其他植物园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机制引进来,突出科学性和技术性。在总体布局、分区及展示主题上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同时,通过专业的解说设施,对沙生植物园中植物的特征及整体生态特性做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诠释。通过电子二维码技术对植物进行标记,让人们在参观、认识植物之余也能一目了然地感悟植物的奥秘,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加强沙生植物园的研究工作,以大数据信息化为平台,对沙生植物园所有的树木和植物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大数据库,将沙生植物园建设成为集“植物园外貌、科学内涵、生态教育与种子基因库”功能特征于一体的高科技林业生态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