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冈比亚共和国国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冈比亚国旗

中文名称:冈比亚国旗

外文名称:

所属国家:冈比亚共和国

产生:

长宽之比:3:2

正式形成时间:1965年2月18日

冈比亚共和国国旗,国旗呈长方形。旗面由红、蓝、绿三个平行的长方形组成,蓝色与红、绿色连接处各有一道白边。[1]

国旗含义

冈比亚国旗,长方形,长宽比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红、蓝、绿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组成,蓝色与红、绿色交接处各有一道白条;红色象征阳光蓝色象征友爱与忠诚及横贯全国的冈比亚河绿色象征宽容和农业两道白条象征纯洁和平遵纪守法,以及冈比亚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好感情[2]

国徽

冈比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国徽中的棕榈树,以及交叉的两把当地部落惯用的斧与锄的图案,充分体现出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两只非洲大草原的金色雄狮守护着国徽中央的蓝盾,它们连同盾徽上青铜色的骑士头盔,是勇敢、崇高的标志。国徽下部的白色饰带上写着英文"进步、和平、繁荣"字样,这是冈比亚人民为祖国和平与自由、大众的幸福生活而披肝沥胆,昭示于天下的誓言。

冈比亚简介

冈比亚(全称:冈比亚伊斯兰共和国,台湾地区称为“甘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区,它西邻大西洋,北、东、南三面被塞内加尔紧紧包围,国土面积约为10380平方公里。

冈比亚共和国约有180万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56亿美元(2014年)。英语是冈比亚共和国官方语言,但民间常使用曼丁哥语、沃洛夫语以及无文字的富拉语和塞拉胡里语。冈比亚共和国是非洲大陆最小的国家。

2015年12月12日,冈比亚共和国将国家名称改为“冈比亚伊斯兰共和国”。

201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和冈比亚全面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国家国名

冈比亚伊斯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Gambia),旧称以及台湾称为“甘比亚”。

首都

班珠尔市,原名巴瑟斯特,是冈比亚的首都,是同一个名字的一个区。市区的人口只有34828人,但班珠尔区人数众多,其中包括城市班珠尔和卡尼芬市议会,在2003年人口普查中共357238人。班珠尔位于圣玛丽岛(班珠尔岛),其中冈比亚河进入大西洋。该岛与大陆连接到西部和更大的班珠尔区通过桥梁休息。也有渡轮连接班珠尔大陆在河的另一边。

国家事件

2016年10月25日,冈比亚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并指控该法院只会设法起诉非洲人。[3]

2017年1月19日,阿达马·巴罗在位于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冈比亚大使馆宣誓就职。巴罗在2016年12月1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胜,应于本月19日就职。但贾梅不接受选举结果,称选举中有不正当行为,要求重新举行大选。塞内加尔等5个西非国家19日出兵冈比亚,力挺当天在冈比亚驻塞大使馆宣誓就职的冈比亚当选总统阿达马·巴罗,试图用武力逼迫选举落败后拒绝下台的前总统叶海亚·贾梅交权。[4]

2017年1月21日,叶海亚·贾梅通过冈比亚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宣布交出冈比亚总统权力。[5]

2017年2月13日,冈比亚新政府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宣布这个非洲西部国家将继续留在国际刑事法院,撤销上届政府的退出声明。[6]

矿产资源

1997年,冈比亚共和国矿产资源贫乏。已探明有钛、锆、金红石混生矿(储量约150万吨)和高岭土(50多万吨),均未开采,正在进行石油勘探。

生物资源

冈比亚共和国鱼类资源丰富,海域内有沙丁鱼、邦加鱼、金枪鱼等;主要种植玉米、小米、谷子、高粱、大米等农作物。冈比亚河中还有许多鱼类和河中生物,包括河马和鳄鱼。有记载的400种鸟类中有翠鸟、杜鹃、燕子、鹭、太阳鸟、鹰和草莺。自河口向内陆97公里河岸较低,岸边为茂密的红树沼泽地,此后或有低地上的淡水沼泽地和盐质浅沼,或有峭壁旁浓密的矮树和灌木丛。在河岸较高的坡地上,草木区和高高的草取代了沼泽地和灌木丛,河谷底生长野油棕。

水资源

冈比亚地下水资源清洁丰富。地下水位较高,距地表仅10米左右。

旅游资源

阿不可自然保护区阿不可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68年,是西非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一个很特别的自然公园,土地面积约260公顷,拥有多种动植物,园中有溪流流过,灌溉整个公园。园内可以观赏290种不同的鸟类,而其中大部分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这些鸟类有:翠鸟、非洲天堂鹟、柳莺、梅花雀、蓝嘴雀、棕榈螺母秃鹰、黑色鱼鹰、莺莺、锤头鹳等,这些罕见的鸟儿被保护的非常好。冈比亚有四种濒临灭绝的猴子(红疣猴),都在这个保护区内可以发现。此外,还有很多爬行动物,具体有:巨蜥、尼罗河鳄鱼、西非鳄鱼、非洲侏儒鳄、眼镜蛇、黑唇眼镜蛇、非洲岩蟒、素饰巨蝰、曼巴蛇等。

同中国的关系

中国与冈比亚于1974年12月14日建交。1995年7月13日,冈政府和台湾当局恢复所谓的"外交关系",7月25日,中国宣布中止同冈比亚的外交关系。2013年11月15日,冈比亚宣布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立即生效。

1975至1995年,中国帮助冈比亚建设了独立体育场、友谊宿舍、卫生中心等项目。

中国公司自1983年起在冈经营贸易、建筑、捕鱼等。仍有少数中国公司在冈从事业务活动。

中冈曾于1975年11月签署贸易协定。2011年,中冈贸易额为3.45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2.91亿美元,进口5400万美元。2012年,中冈贸易额3.42亿美元,同比下降0.9%,其中,中方出口2.58亿美元,同比下降11.5%,进口8400万美元,同比上升56.3%。中国向冈主要出口纺织、土畜、轻工和五金等产品,主要从冈进口渔产品。

1974年12月14日,冈比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建交。

1975年11月,双方签署贸易协定。

1975年至1995年,中国帮助冈比亚建设了独立体育场、友谊宿舍、卫生中心等项目。中国公司自1983年起在冈比亚经营贸易、建筑、捕鱼等。如今仍有一些中国大陆的公司在冈比亚从事业务活动。

1976年8月,签署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冈比亚工作的议定书。自1977年10月至1995年3月,中国共向冈比亚派出医务人员200多人次。

1987年4月,双方曾签署文化协定。

1984年至1994年,冈比亚共派出11名学生留学大陆。

1991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徐信上将率团访问冈比亚。

1995年7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中止同冈比亚的外交关系。双方保持外交关系期间参与互访的重要领导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姬鹏飞(1978年)、冈比亚总统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1975年、1987年、1988年、1991年)、外长阿利马·巴达拉·恩吉(1975年)、议长莫莫杜·巴布卡尔·恩吉(1987年)。

2005年,冈比亚同大陆贸易总额为1.25亿美元,其中大陆出口1.24亿美元,进口100万美元。冈比亚主要进口纺织、牲畜、轻工和五金等产品,出口渔产品。

201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和冈比亚全面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外交部长王毅和冈比亚外交部长盖伊举行双边会谈,并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冈比亚伊斯兰共和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7]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