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冉庄随想(杜良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冉庄随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冉庄随想》中国当代作家杜良振的散文。

作品欣赏

冉庄随想

冉庄地道果然了得!

站在冉庄街头远望,黄白的硬质土路,朴素的农家院落,民居多为砖木土坯结构的四角齐房屋。在冀中平原,冉庄的平凡一如我们见过的所有村庄。

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它的地下,竟然存在着一个长达16公里,家家相通、村村相连、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网!

从整体来说,冉庄地道以十字街中心有4条主线和24条支线;2条连村地道,一条通向村西的东孙庄,一条通向村东北的姜庄;此外还有2条通向村子外边的线路,以备突围转移之用。

在地道口的设计上,均以屋内的炉灶、风箱、炕面、织布机,以及屋外的磨盘、鸡窝、井口、牲口槽等等为掩护,且本体的原有功能不用改变。构造之巧妙,伪装之逼真,思路之精绝,堪称巧夺天工。

在功用上,冉庄地道可以防破坏、防封锁、防水灌、防毒气、防火烧。由于高房、堡垒与地道环环相通,一旦打起仗来,火力马上就能形成前后、左右、高低、明暗交叉运用之势。冉庄地道是一个连环立体的作战阵地,是一个“天地人”纵横交错的火力网。

于是,便有了日军“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的口头禅。

于是,便有了曾饱受“地道战”之苦的日本军人在重游冉庄时所说:“这里的地道旷古未闻,确使日军无可奈何,堪为战争史上的奇迹”。

都说智慧蕴藏在民间基层,活力源自于普通百姓。此话不虚。

地道战法是冉庄人被迫无奈的选择。

敌人来袭时,老百姓起初常躲到村外的青纱帐。冬春季节庄稼地藏不了人,就有人想出在野外或家里挖地洞隐藏。

可这样的单口地洞,被敌人发现就是死路一条。继而便有了可转移的双口洞、多口洞,再把这些地洞连接起来,就成了地道。

[1]

作者简介

杜良振,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