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再借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再借亭位於蚶江鎮石湖村西北的古碼頭石獅蚶江石湖港「林鑾渡」邊,有「再借亭」一座,碑高2.71米,寬0.93米,厚0.16米,為四柱平頂拱形石亭。[1]

[]

再借亭介紹

亭前有一聯:「蕟憇留棠芾,鱒魴樂袞衣」。「再借亭」三字及碑記系明代大學士、書法家張瑞圖(字長公,又字無畫,號二水,晉江縣青陽人,1573-1644)所書。

主要記述軍民感戴分巡興泉道曾櫻抗倭有菌,求得崇禎帝詔令「再借」他守御興泉,亭於1993年修復。

再借亭近代

「文革」中,「再借亭」被拆除,碑斷為二,1986年有關部門收集重建,1992年9月被石獅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歷史

曾櫻與再借亭 據傳此亭是明代蚶江一帶軍民紀念曾櫻而建的。曾櫻任「分巡興泉道」時,政績突出,抗倭奇功,後「皇恩『再借』巡視海道」。

亭內有一石碑,高2.71米,寬0.93米,厚0.16米,中鐫「再借亭」三個大字,右鐫「都指揮黃浮陽率部捕隊兵立」,左鐫「張瑞圖題」。

碑的兩邊有風化不清的 194個小字,仔細揣摩,可知其大意:黃浮陽巡視泉州海道,見沿海無寇患,帆檣安行,百姓樂業,貨物豐盈,乃參政曾櫻之功。曾櫻時將奉調他往,老幼挽留不舍。帝許郡民「再借」曾櫻留任。

再借亭的由來 在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渡頭尾,有一條通濟橋的遺蹟,相傳是明朝清官曾櫻造的。  明朝崇禎年間,曾櫻以右參政分巡興泉道 今蚶江鎮,發現從蚶江到石湖無橋可走,許多客商、百姓擁擠在海灘的小石磴上,特別是那些挑擔行路的更是舉步維艱,遇上大風大浪,還常有人失足落水,葬身大海。曾櫻就決定要為當地人民造一座橋。  但是,海上潮水很大,造橋艱難。退潮時,投下的巨石,即使有幾百斤重,一漲潮仍被沖得無影無蹤。這要如何是好呢?曾櫻真是急得團團轉。他在蚶江、石湖拜訪了好幾位當地老人,但是,誰也拿不出好辦法來。有天下午,曾櫻從石湖走回蚶江,半路上看見幾個小孩子在玩泥沙。他們用一個個蚶蠣殼子裝滿了沙,排成一列築了一條長堤。這時,曾櫻心裡一動,他想:一塊塊石頭投下去會讓潮水沖走,如果整體投下去,潮水不就沖不動了。回到蚶江,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工匠,工匠一試,果然見效。不久一條二里多長的通濟橋就出現在蚶江、石湖的海灘上。  從此,過往的客商、百姓再無須涉海受風浪之苦了。挑擔、推車的還可以安安穩穩地從橋面上經過,真是造福千家萬戶。  後來,曾櫻離開蚶江到其他地方任職,而接替他的官員沒有作為,蚶江鎮的百姓就上書,希望朝廷能夠讓曾櫻再回蚶江鎮任職,蚶江、石湖人民為了紀念曾櫻造通濟橋的功績,就在石湖渡頭建了一座「再借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