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冯子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冯子佩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冯子珮,机械工程专家[1]。长期从事重型机械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工作。组织生产了1.26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大型冷轧铝板轧机及热轧铝板轧机等重型机械设备,并研制了多种重型机械新结构,为中国重型机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机械工程专家

出生日期----1914年11月3日

出生地点----浙江省慈溪县县城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香港大学

人物简介

冯子珮-简历

1914年11月3日 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今宁波市慈城镇)。

1932—1933年 香港大学工学院机械系,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

1935—1938年 香港黄埔船坞公司九龙船坞设计室工程师

1938—1939年 中国海军快艇大队广东派出分队轮机少校。

1939—1942年 香港黄埔船坞公司九龙船坞设计室工程师,兼任香港大学机械系讲师。

1942—1945年 中国植物油料公司重庆铁工厂副厂长。

1945—1946年 赴美国实习。

1946—1949年 中国植物油料公司上海榨油一厂厂长。

1949—1951年 中国植物油料公司上海第一油脂厂厂长。

1951—1952年 上海油脂工业公司总工程师。

1952—1953年 第一机械工业部工厂设计总局太原设计处工程师。

1953—1957年 第一机械工业部工厂设计总局第一设计院主任工程师。

1957—1977年 第一重型机器厂副总工程师。

1977—1985年 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

1985年 退休。

生平概况

冯子珮,1914年11月3日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县县城(今宁波市慈城镇)的一个高级职员家庭。6岁就读于城内的中城小学到四年级。1924年春随家迁居上海,在钱业公学读到初中二年级。1930年春,转学到天主教耶稣会力、的圣芳济学校。1931年冬考入香港大学。1932年初到港大的工学院机械系学习。1935年底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工程科学学士学位。

香港大学肄业时,冯子珮利用假期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和香港太占船坞公司实习。毕业后他由港大教授史密斯推荐,受香港黄埔船坞公司总经理考克聘请,到该公司九龙船坞设计室工作,负责船用辅机和船厂设施的设计。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满怀报国热情,辞职参加抗日,加入当时国民政府海军,进入快艇大队任轮机少校,在广东派出分队负责轮机维修和鱼雷准备等工作。1938年夏,日本侵略军进犯华中重镇武汉,快艇大队在长江作战不力,司令部被撤消,人员改调。冯子珮于1938年7月重返香港,到粤汉铁路机务段与广九铁路的九龙机械厂合作的机修厂工作,负责修理被炸坏的机车和车辆。1939年初广州失陷,这项工作中断。5月份冯子珮又重回九龙船坞设计室工作。同年9月欧洲战争开始,香港大学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讲师莫利(英国人)被征召入伍,港大聘冯子珮兼任这两课程讲到1941年底。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接管九龙船坞。冯子珮于次年春离开香港,经湛江、桂林、贵阳,辗转到重庆,在中国植物油料公司的重庆铁工厂任副厂长。1945年初,根据为中国培训工、农、交通方面的战时生产专家的中美租借法案,冯子珮被第一批派到美国,先后在物料搬运和起重机械制造工厂工作和学习,并访问了汽车、拖拉机、机床工厂和钢铁企业等。1946年秋回到上海,仍在中植公司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冯子珮继续留任中国植物油料公司上海第一油脂厂厂长。1951年调任上海油脂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开始试验研究油脂加氢以制造硬化油和人造奶油的工作,并得到初步成功。

1952年,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建设展开,冯子珮积极要求归队到机械工业,调到太原,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工厂设计总局太原设计处工作,负责新厂的选址、规划和设计。1953年10月承担由苏联援建的第一重型机器厂项目的设计工作。以后还负.责第二重型机器厂选址以及广州重型机器厂、大连工矿车辆厂、金州重型机器厂的扩建、改造方案的研究。1954年9月国家批准第一重型机器厂厂址确定在黑龙江省富拉尔基,1956年建厂工程全面开始,1957年夏冯子珮被调到该厂任副总工程师,负责处理建厂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并主管炼钢、铸造、锻造、热处理和焊接等热加工方面的技术和生产准备。后几年他还负责和参加组织1.26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3万吨模锻水压机、2800毫米热轧铝板轧机、2800毫米冷轧铝板轧机、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等国家首台重大设备的研制任务。

“文化大革命”期间,冯子珮由于所谓“历史问题”受到冲击,被下放车间、农村劳动。1977年5月在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陶亨咸的关心和帮助下调到北京,在机械工业部所属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参加正在编写的《机械工程手册》的编辑工作。1977年任副总编辑,1980年任代总编辑。 《机械工程手册》是一套2千多万字的巨型工具书,手册出版受到各方面读者的欢迎和应用,并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国家图书奖。1982年被聘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的编委会副主任,常务主持组稿、审稿、定稿工作。该卷分二册,共250万字,由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学者、教授500多位分工撰写,冯子珮亲自执笔编写该卷首条一机械工程。这是一部昂立于世界著名百科全书之林的权威性著作。

冯子珮以极大的热情关心人民政权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曾先后担任齐齐哈尔市和黑龙江省的政协常委,国家科委机械工程学科组成员,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委、机械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历届委员。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和国家重大工程(如宝钢建设、大型露天矿、长江三峡工程等)的研讨和专家论证工作,并为国家计委、科委、经委组织的“国家十二项重要领域技术政策研究”作出积极贡献,得到嘉奖。

1983年8月,69岁高龄的冯子珮在北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求实建厂

“一五”期间,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骨干项目。1956年6月动工的第一重型机器厂建厂项目,是由苏联援建的,工厂的全面规划和设计都由苏联负责,其规模和生产设施均属当时世界一流水平。当时,国家规定,工厂设计和施工,未经苏联专家同意,任何细节也不允许修改。冯子珮在建厂过程中,工作细致,深入求实,经常与苏联专家商讨技术问题,取得相互了解和信任。对原设计中不够合理,不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问题,冯子珮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多数取得苏联专家本人或专家组长的同意。如对粗加工车间的工艺设计和设备布置,煤气站的煤场设计等,都得到正确的修改。炼钢车间的平炉出渣是工厂设计遗留下来的问题,交工验收时,只能用天车吊渣罐的办法出渣,给组织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造成作业场地混乱,对生产影响较大。冯子珮亲自提出改造的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使平炉车间实现了机械化出炉渣。

第一重机厂于1956年6月破土动工,1957年底该厂就接受了为包头钢铁公司设计制造1150毫米初轧机整套设备的任务。冯子珮在对重型轧机制造并无经验的情况下,组织科技人员和工人认真钻研,勇于实践,解决了轧机所需各种大型铸锻件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并抓紧进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1958年11月炼钢车间就冶炼出第一炉钢水,一个月后用两台平炉和一台电炉的130吨钢水合浇铸出当时具有世界水平的1150毫米初轧机机架,全套设备也于1960年完成。在第一重机厂建厂和投产中的重大技术决策一上,冯子珮能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科学对待,有独特、正确的见解和组织领导能力,对该厂快速和优良的建成,并顺利投产作出重要贡献。

敢于创新

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和重点建设工程需要,国家要求机械工业尽快研制大型、精密关键设备,提高成套供应装备的能力。1958年5月国家批准第一重机厂增建万吨级锻造水压机车间,以提供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和国防工业急需的特种大锻件。冯子珮经认真调查研究,拟定了万吨水压机车间建设方案和设计任务书。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原确定由沈阳重机厂设计、制造,1959年下半年,第一重机厂主要生产车间陆续建成投产后,一机部决定这台水压机转到第一重机厂制造,由冯子珮负责此项工程。水压机立柱是制造中主要关键难题,立柱尺寸为Φ950×19500毫米、净重100余吨,当时工厂已有的6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锻造不出这么大的锻件。冯子珮与工人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和工艺试验,决定将立柱分为三段,每段用87吨的低碳合金钢锭锻造,粗加工后采用电渣焊工艺进行焊接。经充分试验和严密的生产准备,四根大立柱全部合格制成。1.26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在1964年正式投入生产,经过近30年的满负荷生产的实际考验,其技术性能达到当时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为国家提供了几十万吨电站设备、轧钢设备、军工专用机械所需的大型锻件。

为迅速发展冶金工业,提供生产航空、导弹、原子能和电子工业所急需的新型材料的设备,1961年5月15日,中央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关于安排九套大型成套设备生产任务的报告。1961年6月1日国家正式下达设计研制任务书。第一重机厂承担其中三套成套设备任务:①3万吨模锻水压机;②2800毫米热轧铝板轧机;③2800毫米冷轧铝板轧机。这几套既大又精的设备,在重型机器制造业是第一次设计制造,在国外也属高档设备。3万吨模锻水压机,世界上仅有美、苏、德三个国家制造过,主机本体重7700吨(仅活动横梁就重1429吨),设备总重达9015吨,百吨以上的大件就有16件。冯子珮配合设备设计,率领工艺人员,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了立柱、工作缸的焊接以及活动横梁和下横梁的20片纵向板(每片用8块3200×1500×320毫米锻板,电渣焊成)的制造和大平面加工等难题,使主体设备的大型铸件、锻件、焊接件全部达到一级水平。这三套设备1978年3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5年承担为本溪钢铁公司设计制造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和冷连轧机,原定在1970年前完成,这二套轧机约共需140吨重的机架牌坊铸件30件。全厂适于浇铸这样大铸件的铸造地坑只有一个,按正常工艺要铸出30件铸件就需3年以上。冯子珮和铸钢老师傅、工程师集体研究,提出砂箱造型、地坑浇注的新方案,大大缩短占用地坑的日期,10个月即铸出轧机牌坊19件,每件平均占用大铸坑15天,质量全部合格,创造了生产新记录。

积极改造

宽带钢冷轧机所用的冷轧工作辊是钢厂的易损件,由高碳铬钼、铬钨、铬钒合金钢锻成,要求有很高且均匀的表面硬度(Hs=90~95),一定的淬硬层和过渡区、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主要靠苏联进口。1961年苏联拒绝提供,鞍钢订货的一批Φ500×1700的工作辊虽已运抵中苏边境,也被追回。资本主义国家又对我禁运。第一重机厂加紧了冷轧辊试制工作,冯子珮组织技术人员按50年代得到的一部分苏联工艺资料,动手改装和补充必要的加热、淬火和加工设备,采用差温加热、激冷淬火等工艺,炼钢、锻造、加工、热处理、检验每道工序认真严格控制,多次试验和一丝不苟的生产操作,当年投产20根轧辊,合格交货19根,解除了各冷轧厂的停产威胁。据鞍钢冷轧厂60年代初期的生产记录,第一重机厂生产的冷轧辊使用寿命高于进口,轧辊磨损1毫米的平均轧钢量:一重厂为826吨,苏联757.3吨,日本548.9吨,英国428吨。

大截面的合金钢锻件常有产生白点的危险(溶于钢水中的氢,在锻件冷却时析出,成为银白色蠕虫状裂纹)。因此,须进行长时期(几十到上百小时)的脱氢热处理。为了避免这种昂贵且费时的脱氢处理,冯子珮在1960年提出采用真空铸锭以降低氢含量的建议。并且不用苏联机械泵抽真空的办法,而采用蒸汽喷射泵,得到厂领导支持。他组织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第一设计院和工厂技术人员,三结合进行设计研究,在1964年自行制造和安装60吨真空浇注室并很快调试成功,投入使用。

1974年,国家批准第一重机厂增建250吨真空铸锭装置,按第一设计院的设计采用0.2毫米汞柱真空度,需要500公斤蒸汽喷射泵。冯子珮根据其掌握的资料和实践经验,认为采用0.5毫米汞柱真空度就足够了。为此,他在炼钢车间技术人员和工人支持下,利用60吨真空浇注室进行真空碳脱氧工艺试验,证明0.5毫米汞柱真空度是合理、经济的方案。还撰写了一篇《钢液真空碳脱氧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登载在《大型铸锻件文集》第15期。冯子珮的建议虽然没有实现,但实践证明,0.2毫米汞柱真空度实无必要,而0.5毫米汞柱真空度与装置可节省投资50%。

在研究解决生产重大技术难题态度上,冯子珮是非常认真、严谨的,他的专业理论基础厚实,学识渊博,但仍刻苦学习新技术,不断探索,深入求实,为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的生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他仍在继续关心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机械装备的研制和发展问题,积极参加宝钢建设工程、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以及长江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机电设备的方案研究及可行性论证等工作。并就机械工业的专业化协作、机械学科的组成、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构成及辩证关系、机械工程基础研究的现状、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课题提出多份建议书,其中一些经改写成论文已刊载于刊物上。

主要论著

1 冯子珮.关于重型锻压车间设计的问题.见:工厂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7.

2 冯子珮.钢液真空碳脱氧若干问题的探讨.见:大型铸锻件文集,第15期,北京:第一机械工业部情报所.

3 冯子珮.机械工程师的知识构成.机械工程,武汉,1983.

4 冯子珮,等.机械工程.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5 冯子珮,等.水压机.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关于机械工程手册

《机械工人切削手册》 是一本金属切削加工各工种使用的综合性手册。内容以常用数据、公式、图表为主,辅以简明文字说明和实用实例。本手册共分11章,主要包括:常用数据和公式,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常用材料,机械零件及其结构要素,刀具,车工,铣工,刨、插工,磨工,钻铰工和钳工工作等。手册中所列的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生产第一线,采用的标准是最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第7版前言

第一章 常用基础资料

一、常用资料

二、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三、常用数表

四、几何图形计算

五、常用三角计算

六、常用测量计算

第二章 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

一、极限与配合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

三、表面粗糙度

第三章 常用材料及金属热处理

一、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

二、钢

三、铸铁

四、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五、粉末冶金材料

六、常用工程塑料主要性能及应用

第四章 机械零件及其结构要素

一、螺纹

二、齿轮

三、锥度、锥角及圆锥公差

四、工具圆锥

五、常用零件结构要素

六、滚压加工常用工具及应用

七、车螺纹

第五章 刀具

一、刀具基本知识

二、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

三、车刀

四、铣刀

第六章 车工工作

第七章 铣工工作

第八章 刨、插工工作

第九章 磨工工作

第十章 钻、铰工作

第十一章 钳工工作

参考来源

  1. 冯子珮 ,搜狗
  2. 冯子珮 ,名人简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