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冰碛地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冰碛地貌

冰碛地貌是由冰川堆积形成的地貌,冰碛物堆积的各种地形总称冰碛地貌。它是研究古冰川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主要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

简介

冰碛丘陵是冰川消融后,原来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沉落到底碛之上,合称基碛。是大陆冰川地区分布最广的冰碛,多成片分布,低洼处沉积较厚,高地很薄,呈波状起伏,相对高度数十米到数百米,洼地往往积水成湖,又称冰碛湖。是由侧碛堆积而成的,侧碛是冰舌两旁表碛不断由冰面滚落到冰川与山坡之间堆积起来的,有一部分则是山坡上的碎屑滚落到冰川边缘堆积而成的。冰川退缩后,在原山岳冰川两侧形成条状高地、即侧碛堤。终碛堤由终碛堆积而成。终碛是冰舌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逐渐堆积起来的。多呈半环状。大陆冰川的终碛堤比较低,高约30—50米,但可长达几百公里,弧形曲率小,山岳冰川的终碛堤比较高,可达数百米,但长度较小。

评价

一种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流线型丘陵,通常高数十米、长数百米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陡而背冰面缓拔蚀掘蚀作用:运动中的冰川将与之冻结在一起的冰床基岩碎块带走的过程。冰床底部基岩在冰川巨大的压力下极易破碎并产生裂隙。裂隙在溶水反复冻结下松动而被冰川带走。冰川侵蚀地貌。[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