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净明道」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using HotCat
 
行 1: 行 1:
 
[[File:净明道.jpeg|320px|缩略图|右|<big>净明道院转运殿内景</big>[http://sino.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807/30/1486749961111.jpg 原图链接][http://sino.newdu.com/a/201807/30/246062.html 来自 国学网 的图片]]]
 
[[File:净明道.jpeg|320px|缩略图|右|<big>净明道院转运殿内景</big>[http://sino.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807/30/1486749961111.jpg 原图链接][http://sino.newdu.com/a/201807/30/246062.html 来自 国学网 的图片]]]
  
'''净明道''',全称“净明忠孝道”,是一个[[南宋]]时期在[[南昌]]西山兴起的道教派别,发端于[[晋朝]]至[[北宋]]以来的[[许逊]]信仰,托辞为许逊所创,兴盛于元、明,是道教历史上七大派别(一说八大派别)之一,主要典籍有《净明忠孝全书》。得到元明两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称赞,被誉为仙家之“最正者”。同时,为应对北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南方的道教流派逐渐归于[[正一道]]。净明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闾山道。
+
'''净明道''',全称“净明忠孝道”,是一个[[南宋]]时期在[[南昌]]西山兴起的道教派别,发端于[[晋朝]]至[[北宋]]以来的[[许逊]]信仰,托辞为许逊所创,兴盛于元、明,是道教历史上七大派别(一说八大派别)之一,主要典籍有《净明忠孝全书》。得到元明两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称赞,被誉为仙家之“最正者”。同时,为应对北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南方的道教流派逐渐归于[[正一道]]。净明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闾山道<ref>[https://www.sohu.com/a/218161724_100107622 关于闾山派的简介 ],搜狐,2018-01-22 </ref>
  
 
==思想==
 
==思想==
  
 净明道的特点是以[[道教]]融会儒、释,倡导三教合一,继承道家关于“[[道]]”的学说和“涤除玄览”的理论,吸收[[儒家]]的伦理观念和佛教的“普渡众生”之说,将“忠孝”作为修道的重要门径。净明道认为“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才能合乎“中黄八极天心”,达于“无上清虚之境”。
+
 净明道的特点是以[[道教]]融会儒、释,倡导三教合一,继承道家关于“[[道]]”的学说和“涤除玄览”的理论,吸收[[儒家]]的伦理观念和佛教的“普渡众生”之说,将“忠孝”作为修道的重要门径<ref>[https://www.doc88.com/p-9813179056953.html 净明道的教义思想及其特点],道客巴巴 </ref> 。净明道认为“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才能合乎“中黄八极天心”,达于“无上清虚之境”。
  
 
==发展==
 
==发展==
行 22: 行 22:
 
<center>{{#ev:youku|XMTYyMTg5MDU0MA|560|center}}</center>
 
<center>{{#ev:youku|XMTYyMTg5MDU0MA|560|center}}</center>
  
 +
==参考文献==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於 2020年6月11日 (四) 05:13 的最新修訂

淨明道院轉運殿內景原圖鏈接來自 國學網 的圖片

淨明道,全稱「淨明忠孝道」,是一個南宋時期在南昌西山興起的道教派別,發端於晉朝北宋以來的許遜信仰,託辭為許遜所創,興盛於元、明,是道教歷史上七大派別(一說八大派別)之一,主要典籍有《淨明忠孝全書》。得到元明兩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稱讚,被譽為仙家之「最正者」。同時,為應對北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南方的道教流派逐漸歸於正一道。淨明道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來的閭山道[1]

思想

淨明道的特點是以道教融會儒、釋,倡導三教合一,繼承道家關於「」的學說和「滌除玄覽」的理論,吸收儒家的倫理觀念和佛教的「普渡眾生」之說,將「忠孝」作為修道的重要門徑[2]。淨明道認為「以本心淨明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為貴」,才能合乎「中黃八極天心」,達於「無上清虛之境」。

發展

據傳許遜曾仕晉為四川旌陽令,後辭官從蘭公、諶母,於是通曉道法,授「度人淨明大法」,傳度弟子五百餘人,淨明之道於是傳行於世。

南宋淨明道創始人為玉隆萬壽宮道士周真公、何真公等(或以為周真公、何真公為同一人),受許遜顯靈,感召,聚五百弟子創派,後失傳。元朝初年由西山道士劉玉(1257年~1308年)重建,劉玉自稱數遇許遜等仙,降授淨明道要。又於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遇西山道士胡惠超,告知「淨明大教將興,當出八百弟子,汝為之師」,劉玉遂「開闡大教,誘誨後學」,弘揚淨明道法(《西山隱士玉真劉先生傳》)。提倡以老子為宗,忠孝為本,敬天崇道,濟生度死為主要內容。

白玉蟾《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一以淨明道為靈寶派旁門,南宋淨明道(尤其淨明院周方文教團)也將其道法總稱為「靈寶大法」。

元代胡惠超編撰《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傳》,對淨明道的信仰體系進行了系統性的總結,將淨明道推崇的歷史人物歸為西山十二真君,分別為:許遜、吳猛、時荷、甘戰、周廣、陳勛、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鍾離嘉。

視頻

淨明道 相關視頻

淨明道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