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净月潭景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距市中心人民广场仅18公里,景区面积为96.3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5.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净月潭因形似弯月状而得名,与台湾日月潭互为姊妹潭,是"吉林八景"之一,被誉为"净月神秀"。[1]

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最高温度28.32℃,最低温度-22.48℃,冬季平均温度为零下10-18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54.3毫米,冬天积雪深度约30厘米。森林中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100倍。

景区介绍

净月潭是在1934年由人工修建的第一座为长春市城区供水的水源地,在沦陷时期称”水源地“或”贮水池“。净月潭的名字是由”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的二儿子,时任”伪满洲国国都建设局局长“的郑禹所起。景区内的森林为人工建造,含有30个树种的完整森林生态体系,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喧嚣都市中的一块净土”,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绿海明珠”、“都市氧吧”之美誉,是长春市的生态绿核和城市名片。

净月潭景区处处皆景致,四季貌不同。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与山、水相依的生态景象构成了净月潭四季变幻的风情画卷。净月潭已然成为春踏青、夏避暑、秋赏景、冬玩冰雪的理想去处。 净月潭不仅是生态休闲中心,更是体育健身的中心,作为长春市消夏节和长春冰雪节的主场地,相继开展了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净月潭森林马拉松、净月潭山地自行车马拉松、净月潭森林定向赛、净月潭龙舟赛等赛事和活动,致力于倡导健康、时尚、休闲的生活方式,打造国际知名旅游文化活动的聚集地。 净月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2]

生态资源

净月潭作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林场,植物资源丰富。四周生长着19世纪七十年代陆续种下的8000公顷人工林海,园内植物格局模拟长白山植物垂地分布特征,现有各种植物、大片森林、山花、药用植物千余种,是座活的植物标本库。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红松、油松、赤松、云杉、冷杉及天然次生林、山杨、桦树、蒙古栎、糠椴和少量的杨树、榆树、胡桃楸等高等植物550多种,形成了多树种、多层次、多结构的独具特色的完整森林生态体系。 净月潭动物资源有山鸡、山鹊、野鸭等飞禽60多种,松鼠、刺猬、狍子、狐狸等兽类20多种,各种昆虫460多种。

神话传说

相传有一年,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到人间游玩。她的第七个女儿,也就是七仙女看见一个年轻人挟着一把破伞,边走边抹眼泪,便变成一个村姑,两人一见钟情生活在一起。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决定派天兵天将捉拿七仙女。这一天,天空突然阴云密布,一阵狂风将七仙女刮上了天。七仙女望着自己和爱人生活的小屋,忍不住落下两行泪,一滴滴在南方,化作台湾的日月潭,一滴滴在北方,化作长春的净月潭。

人文历史

发展历程

1932年,日本侵略军在获得长春“满铁附属地”之后,发现当时的奉系军政府对长春水源地控制得很紧,使得“满铁附属地”的水源一直很紧张。伪满洲国成立后,伪国都建设局在“满铁”的协助下,立即对长春的水源进行调查,在地下约100米处发现了深层地下水。 新立城以下为丘陵地形、区域内最大河流为伊通河。该段伊通河两岸无高山、没有建水库的条件。诸支流皆患狭浅、只有小河沿子河终年不干涸。1934年,伪国都建设局经过对水质、水量、成本的对比,最后决定在长春东南部12公里处一个叫“腰站”的地方建一道蓄水坝,拦截小河沿子河河水。 1934年5月,这项蓄水工程开工,1936年1月开始供水。这个蓄水池日供水能力为4万立方米,超出南岭净水厂的净水能力2万立方米。而这个水面面积为4.6平方公里的蓄水池,后来就被命名为“净月潭”。

然而,由于小河沿子河流量不大,伪国都供水在五年后就告急,只能启用黄龙公园水库(拦截伊通河支流西河沟上游3条径流、今长春南湖)的备用水源,伪国都的最后两年启用南岭水厂小板桥水闸拦截的伊通河水为主要供水水源。1958年随着新立城水库竣工、经过水库调控流量的伊通河开始为南岭水厂供水,净月潭改为长春市备用水源地。[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