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几内亚共和国国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几内亚国旗

中文名称:几内亚国旗

外文名称:

所属国家:几内亚共和国

意义:"勤劳、正义、团结一致"的标志

长宽之比:3:2

正式形成时间:1958年11月10日

几内亚共和国国旗,旗面呈长方形。旗面从左至右由红、黄、绿三个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1]

国旗含义

红色既象征为自由而斗争烈士的鲜血,还象征劳动者为建设祖国而作出的牺牲黄色象征普照全国的阳光,也象征国家的黄金绿色象征该国植物、农业。另外,红、黄、绿三色也是泛非颜色,几内亚人视之为“勤劳、正义、团结一致”的标志。[2]

国徽

几内亚国徽中央的黄色后面上交叉着一把剑和一杆枪,发出了人民用武力保卫国家独立和自由的钢铁誓言;一束稻穗与兵器交织着战争与和平,稻谷是几内亚最主要的农产品,它颗粒饱满,象征着生活的殷实。盾徽下端绘有与国旗色彩一致的红、黄、绿色块,几内亚的儿女们坚信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勤劳、正义、团结”,这正是国徽底部饰带上的箴言。几内亚的国徽充满着独立的尊严和自由的骄傲。国徽顶部一只飞翔的白鸽将和平友爱撤遍人间大地。[3]

几内亚简介

几内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inea),简称几内亚,来源于柏柏尔语,意为"黑人的国家",位于西非西岸,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与科特迪瓦、南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接壤,西濒大西洋。[4]

几内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能自给。铝钒土、咖啡、可可和橡胶是几经济的主要支柱,但经济作物开发规模不大,难以同西非其他农业强国竞争。

几内亚出口品种有限,国际收支失衡,绝大多数消费品完全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商品为燃料,采矿和建筑设备,大米,水泥,化工产品,电气设备等。

国名

从前,一位法国航海家到达西非海岸,他上岸后问一当地的妇女:“这是什么地方?”那位妇女不懂法语,用土语说了声“几内亚”,表明自己是妇女。航海家误认为是地名,因此,就传开了。

也有一种说法:“几内亚”一词来源于柏柏尔语,意思大约是“黑人的国家”。

首都

科纳克里(Conakry)是全国最大城市,也是最大海港之一。属热带雨林气候,1月盛行北风,7月为南风。人口约220万,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2℃,每年5至11月为雨季,年均降雨量约3,000mm。

地形

地形复杂,全境分4个自然区:西部(称下几内亚)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中部(中几内亚)为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贾隆高原,西非3条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均发源于此,被称为“西非水塔”。东北部(上几内亚)为平均海拔约300米的台地。东南部为几内亚高原,有海拔1752米的宁巴山,为全境最高峰。

资源

资源丰富,有“地质奇迹”之称。铝矾土贮藏总量估计为400亿吨,其中290多亿吨已探明,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30%,居世界第一位,其品位高达58%-62%。铁矿石储量为70亿吨,品位高达 70%。钻石储量为2500万-3000万克拉。此外还有黄金、铜、铀、钴、铅、锌等。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后年发电量估计可达630亿度。沿海渔业资源较丰富,近海浅层水域鱼的蕴藏量为23万吨,深海区蕴藏量约100万吨。沿海大陆架已发现有石油。东南部有大片原始森林,盛产红木、黑檀木等贵重木材。

风俗

按伊斯兰教的教规和当地习俗,男性可取妻四房,最后一房可随意休换。几内亚人无论受过何种教育,一般均能言善辩。对外国人,尤其对中国人热情大方,愿意主动帮忙且期望值较高,敢于提出要求也不羞于被拒绝。索要礼品和消费的现象在全社会普遍存在。同其他伊斯兰国家一样,在几内亚也应尽量避免谈论猪及其制品;不主动敬烟酒;应特别尊重穆斯林的清真饮食和工间祈祷习惯;不向正在祈祷的人问话;不得擅自进入清真寺。当地无特殊法规。

民俗

几内亚人一般都不准谈论有关猪的话题,也十分忌讳使用猪鬃、猪皮和猪内脏制成的物品,如毛刷、皮革、皮箱等。他们对公鸡有特殊的感情,视作力量和美丽的象征,因而男子们常喜爱将其头梳成高高的鸡冠状,而四周却剃得光光的,远远望去犹如一个突出的鸡冠立在头上,颇为独特。几内亚人能歌善舞。鼓在几内亚的运用十分广泛,他们常以变幻莫测的鼓点来表达其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的感情。每逢传统节日,公众集会,男女举行婚礼,孩子出生和命名,在集体歌舞的欢乐场面中,总少不了以鼓为主器作欢乐的合奏。可以说,在几内亚几乎无处听不到鼓声。

在几内亚,常常可以看到穿古时候那种白衣和斗篷的女性。这些白衣、斗篷,是贞节纯洁的象征。这一身打扮,具有传统宗教上的意义。男士们一看到这种打扮的异性,无不敬重有加。也就是说女性观光的旅游者,若以这样的打扮出入,会倍受尊敬。

几内亚人常以大米、甜薯、玉米等为食,又习惯以羊肉为主要的副食品,如羊肉大米饭,串烤羊肉、全烤羊肉等都是他们的佳肴。加外,有鸡冠的公鸡头也是他们喜爱的佳肴。他们还常驻以全羊来款待贵宾,以表示特别的尊重。他们的口味偏重,喜爱香、不怕油腻。他们一般都习惯吃大块的羊肉、牛肉,不爱吃肉片、肉丁之类的菜肴。

旅游景点

几内亚主要旅游景点为科纳克里、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科纳克里(法语:Conakry或Konakry,Malinké人称为Kɔnakiri),位于大西洋沿岸,是几内亚的首都。全国最大城市。位于几内亚西南沿海,濒临大西洋东侧,由罗斯群岛、卡卢姆半岛和与半岛相连的沿海陆地组成,是几内亚的最大海港,也是西非的最大海港之一。属热带雨林气候,1月盛行北风,7月为南风。年平均气温最高为34℃,每年5至11月为雨季,年均降雨量约3000mm。[5]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英文: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座落于几内亚和象牙海岸之间的宁巴山,高高的耸立在环绕其周围的一片热带草原之上,草原脚下的山坡被浓密的森林所覆盖,拥有特别丰富的动植物,还有一些当地特殊的动物种类,如胎生蟾蜍和以石头当工具的黑猩猩。

与中国关系

双边政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几内亚共和国于1959年10月4日建交。几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建交以来,中国为几援建了广播电视中心、人民宫、金康和丁基索水电站、自由电影院、卷烟火柴厂、总统府、医院等。自1985年起,中国公司进入几劳务市场。1997年1月,两国签订渔业合作协定和农业合作开发协议。2005年11月,两国签署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

1960年9月,中几签订贸易与支付协定。1988年7月,两国签订贸易协定。2012年,双边贸易额为7.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其中我出口7.54亿美元,进口0.1亿美元。中方主要出口运输工具和摩托车等,进口木材、铝矿石等。

文化、教育、卫生、军事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1959年10月和1981年7月,中几先后签订两个文化合作协定。两国文化艺术团组多次互访。2009年5月,几内亚非洲舞蹈团来华访问演出。10月,中国“东方魅力”艺术团赴几访问演出。

中国自1973年开始接受几留学生。

1967年12月,中几签订关于中国向几派遣医疗队议定书。中国自1968年6月起向几派遣医疗队,迄今共派23批,累计582人次。

参考资料

  1. 几内亚 The Republic of Guinea,2345实用查询
  2. 几内亚国旗,
  3. 几内亚简介(图),搜狐视频,2006年10月29日
  4. 几内亚国家概况,外交部,2019年11月
  5. 科纳克里旅游,新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