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橋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鳳橋鄉 |
中文名 :鳳橋鄉 所屬地區:重慶市雲陽縣 |
鳳橋鄉,位於長江南岸,距重慶市雲陽新縣城20公里。東接水磨鄉、寶坪鎮,北臨長江,西南連鳳鳴鎮、里市鄉,因境內有一座鳳凰橋而得名。全鄉面積33.84平方公里,居民漢族,二人苗族。 2003年末轄景興、長堰、天星、平頂、前峰、堰豐、鳳橋、民主、福祿、玉帶、水源共11個行政村、124個村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地景興村玉皇觀,雲萬南路橫貫長堰、景興、前峰、平頂4個村。 [1]
地勢地貌
鳳橋鄉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平頂村雷達站海拔900餘米,為最高;全鄉平均海拔高度為600餘米。東西走向,中間窄小,兩端平坦。山脈起伏不大,但落差較大,土壤屬紫紅色土或黃沙土。
人口
鳳橋鄉各姓氏人口交錯分布,混合而居。姓氏人口較多的有鄒姓、蒲姓、王姓等。2003年,全鄉共有家庭戶3387戶,總人口12094人,其中農業人口12041人。 鄉村從業人數為5588人,其中男性為3077人;按從業部門分組,從事第一產業2805人,第二產業516人,第三產業2267人。
資源物產
2003年末,全鄉實有耕地7570畝,其中田5451畝。境內有小型水庫4座,山平塘218口,蓄水達到110多萬立方米,水源大多在高山,全鄉農田基本達到旱澇保收。 鳳橋鄉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蔬菜、紅苕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芝麻、黃豆、打米豆、豌葫豆等;經濟林木以乾果類和梨、李、桔等為主;養殖業以蠶、豬、雞、鴨、鵝為主,蠶桑生產成為全縣基地鄉鎮,江蘇省的一個科研成果——大棚養蠶法正在天星村試點,有望在2005年在全縣推廣。
經濟發展
鳳橋鄉是農業鄉,全鄉經濟以種養業為主。近年來,隨着鄉黨委政府對農業結構調整引導力度的加大,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形成了蠶桑生產和玉米制種兩大產業。2001、2002年利用退耕還林還草之機,新植桑園5000畝。形成了地里種桑,田裡玉米制種的良好發展態勢。全鄉湧現了一批種養業大戶,如天星村吸引外資30多萬元,辦起了一個集種鴨、種兔、貴妃雞、綠殼蛋雞、孔雀、美國王鴿為主要飼養品種的特種養殖場,年產值達到10多萬元,利潤5多萬元。它已成為貴陽科達特種養殖公司的一個養殖基地。在它的輻射帶動下,天星村已有10戶村民走上了養殖致富路。彼鄰的里市鄉、龍角鎮的部分村民也在此引種發展。 堰豐村5組的譚明生,釀酒養豬,年出欄生豬110多頭,收入6萬多元;福祿村7組周兵,養羊120多隻,出欄80多隻;收入達到1萬多元鳳橋村5組但召富養蠶50多張,年收入達到1萬元;被縣委縣府評為養蠶專業戶;民主村8組的李相遠種大棚蔬菜2畝,年收入達1萬多元;前峰村7組吳久明種玉米5畝,年收入達到6000元。全鄉共有種養大戶80多戶,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有更多的農民走上種養致富路。 2003年,全鄉經濟總收入達到1686萬元,其中出售產品收入524萬元,村組集體經營收入1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39.9元。2003年全鄉糧食總產量5432噸,油料119噸,蔬菜1079噸,水果110噸,水產品20噸,養蠶800張,產繭16000公斤,肉類1152噸。年末全鄉各項存款餘額830萬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450萬元。 截至2003年末,全鄉有個體工商戶100多戶,私營企業2家。其中:鳳橋第一頁岩磚廠固定資產30萬元,年產磚400萬塊,年產值60多萬元,上繳稅金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