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凱瑟琳史托特

增加 2,72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凱瑟琳史托特.jpg|thumb|right| [https://images.squarespace-cdn.com/content/v1/5288eb7de4b037c7a15613de/1510021148764-ZVCF348NGFGMRKZX8UGB/ke17ZwdGBToddI8pDm48kJXfwRzvGnd2QmtIQ3pyLeZZw-zPPgdn4jUwVcJE1ZvWQUxwkmyExglNqGp0IvTJZamWLI2zvYWH8K3-s_4yszcp2ryTI0HqTOaaUohrI8PIDwO93N2cq63O7YCzn1SJHaz-QyZLqhDP0L328NNIl7IKMshLAGzx4R3EDFOm1kBS/IMG_6204.JPG?format=1500w 原圖連結] 」] ][http://www.kathrynscott.org/「images - 凱瑟琳史托特」] ]]'''凱瑟琳史托特''' ( '''Kathryn Stott'''{{bd|1958年|12月10日}} ,出生地 : [[ 英國 ]] 尼爾森。是一位英國古典 [[ 鋼琴家 ]] ,曾擔任 [[ 協奏曲 ]] 獨奏家,獨奏家和室內 [[ 音樂家 ]] 。 她的專長包括英國和法國古典曲目,當代 [[ 古典音樂 ]] [[ 探戈 。 她在皇家音樂學院和Chetham音樂學院任教,並組織了多個音樂節和音樂會系列。現在為澳大利亞室內音樂節藝術總監 ]]
== 簡介 ==曾事師於[[納迪亞·布朗厄爾]]、[[弗拉多·佩勒姆特]]和[[肯德爾·泰勒]]。 畢業於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現任教於皇家音樂學院和Chetham音樂學院,並組織了多個音樂節和音樂會系列。 現任澳大利亞室內音樂節藝術總監。 凱瑟琳史托特 是一位狂熱的旅行愛好者,推特上經常分享他的旅遊記事。<ref>[https://twitter.com/kathystott 凱瑟琳史托特 twitter]</ref> 現在住在曼徹斯特。她是一個敏銳的步行者,喜歡在鄉下郊遊,並與正在工作的可卡犬阿奇(Archie)在一起。<ref>[https://www.rncm.ac.uk/people/kathryn-stott-2/ RNCM - 鋼琴國際主席 凱瑟琳史托特]</ref> ==獲獎與榮譽==1978年,利茲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 被法國政府任命為“騎士與藝術和文學”。 2009年至2014年,她擔任曼徹斯特室內音樂會協會的藝術總監。 2010年和2011年,擔任錫拉廣場(Terra di Siena)Incontri的客座藝術總監。 她還是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更被授予榮譽會員。 ==格羅夫對史托特的描述==[[格羅夫]]在線音樂網將史托特的演奏描述為“以生動的即時感和個人交流為標誌”。 格羅夫在《泰晤士報》上慶祝其五十歲生日音樂會的最新評論稱史托特為“巡迴賽上用途最廣泛的鋼琴家之一”。<ref>[https://www.bbc.co.uk/music/artists/29561415-1e42-4f3f-b459-e73660587b45#events BBC Music- 凱瑟琳·斯托特]</ref> ==馬友友與史托特談生命之歌==凱瑟琳史托特與馬友友(Yo-Yo Ma)進行表演和錄製已近30年,他們經常一起巡迴歐洲,美國,南美和遠東。 [[馬友友]]與[[史托特]]兩人合作橫跨古典與當代,希望以最經典的曲目讓新生代的年輕人也能毫無滯礙的一同享受古典音樂。「馬友友與凱瑟琳‧史托特也希望藉著這些代表他們生命中不同階段的作品拋磚引玉,讓愛樂者以自己的方式理解音樂,並透過音樂,探索自己的生命課題。」索尼音樂古典暨爵士部經理陳葦芬小姐也提到:「音樂最終回歸到人,這一直是馬友友在探討的重要課題。」<ref>[https://solomo.xinmedia.com/classic/22585-YoYoMaStott   欣傳媒 - 馬友友與搭檔史托特合作30周年紀念 經典曲目十月獻給台灣樂迷]</ref> ==視訊=={{#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gPL5GrZrJU}}[[馬友友]]與[[凱瑟琳‧史托特]]談生命之歌。
==參考資料==
[[Category:鋼琴家]]
[[Category:音樂家]]
[[Category:英國人]]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