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宜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分宜县(旅游景区)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分宜县位于江西省西中部,袁河中游。北纬27°33′-28°08′,东经114°29′-114°51′,东邻新余市渝水区,南连吉安市安福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北毗宜春市上高县。南北长65千米,东西宽36千米,全县总面积1389平方千米,总人口3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万人。城区面积8.8平方千米,城区常住人口6.2万人。

全县辖6个镇、4个乡:分宜镇、杨桥镇、湖泽镇、双林镇、钤山镇、洋江镇、凤阳乡、洞村乡、高岚乡、操场乡,共有11个居委会、133个行政村。境内还有芳山林场、畜牧良种场、山下林场、上村林场、长埠林场等。此外,钤阳管理处、东坑林场由仙女湖管理区管理。县政府驻分宜镇,距省会南昌191千米,距新余26千米。

境内属低山丘陵地形。地势南北部略高,中部较低平。最高峰为大岗山,海拔1091.8米;最低处为分宜镇罗家山北面小溪边,海拨60米。主要河流有袁河等。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2度,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全年无霜期270天[1]

地下资源有煤、白云石、石灰石、铁、钨等。工业有采矿、冶炼、机械、造纸、建材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苎麻、油菜、花生、棉花、茶叶、蔬菜。浙赣、分(宜)文(竹)铁路和樟(树)宜(春)、安(福)分(宜)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万年桥、状元桥、孝通庙、洪阳洞、桃源洞等。

历史沿革

古为吴、楚之地。后属袁州府宜春县。宋雍熙元年(984年)8月,析宜春之神龙、招贤、丰乐、化全、儒林、彰善、挺秀、文标、旌儒、清教10乡,置分宜县,以分自宜春而得名,属袁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全县计16798户,28492人。元初,袁州隶属湖南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年),袁州府升为袁州路,隶江西行省,分宜属袁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袁州路为袁州府。明、清两朝,分宜属袁州府。

1912年,废府留县,分宜直隶江西省。民国三年,分宜属庐陵道。民国15年,废道尹制,分宜直隶江西省。民国21年,江西省分为13个行政区,分宜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江西省调整为8个行政区,分宜改属第二行政区。解放初,分宜属袁州专区。1952年,袁州专区与南昌专区合并,分宜属南昌专区。1958年,南昌专署迁宜春,改名为宜春专区(后称宜春地区),分宜属之。1983年7月,恢复新余市,分宜属新余市管辖。

1985年6月21日,撤销界桥乡建制,将界桥乡所属各村划归分宜镇管辖(赣府厅字[1985]332号)。1988年12月10日,撤销杨桥乡、双林乡、湖泽乡、松山乡,分别设立杨桥镇、双林镇、湖泽镇、松山镇(赣民函[1988]138号批复)。

1997年,全县面积1389平方千米,人口29.7万。辖5个镇、8个乡:分宜镇、杨桥镇、双林镇、湖泽镇、松山镇、操场乡、高岚乡、洞村乡、凤阳乡、洋江乡、新祉乡、苑坑乡、大岗山乡。县政府驻分宜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全县总人口293429人;其中:分宜镇86301人、杨桥镇44395人、湖泽镇20033人、松山镇8187人、双林镇25962人、凤阳乡21981人、新祉乡8676人、大岗山乡8968人、苑坑乡7647人、洞村乡11359人、高岚乡15021人、操场乡17263人、洋江乡17636人。

2002年底,分宜县辖5个镇、8个乡,11个居委会、162个行政村。

2003年10月21日,撤销分宜县苑坑乡、新祉乡、松山镇、大岗山乡,合并设立钤山镇(赣民字[2003]271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30.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7.7万。辖5镇5乡:分宜镇、杨桥镇、湖泽镇、双林镇、钤山镇、凤阳乡、洞村乡、高岚乡、操场乡、洋江乡。

2007年5月22日,江西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分宜县洋江乡撤乡设镇的批复》(赣民字[2007]89号):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分宜县洋江乡改设洋江镇。设立的洋江镇行政区域范围为原洋江乡的行政区域范围,辖洋江街居委会和洋江、前江、山田、长塘、巷口、纽村、礼台、车田、辑睦桥、杨潭行政村。镇政府驻洋江。

视频

分宜县 相关视频

地图里看城市化,江西省分宜县城市化进程
分宜县旅游宣传片-2分钟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