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永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永定
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員
出生 1944年11月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責任研究員

劉永定,1944年11月出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1]。1968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職於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責任研究員,從事科技崗位37年,管理崗位20年。

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態學學科組二審專家,中科院資源環境生態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生態學分會副理事長等職 。

個人經歷

1968年12月北京農業大學畢業;

1982年10月獲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學(藻類學)碩士學位;

1985~1987年留學德國康斯坦茨大學植物生理與生物化學專業;

1988年7月獲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學(藻類學)博士學位。;

1991-1999任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副書記、常務副所長、黨委書記兼副所長;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2016年12月,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IAA,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生命科學部院士。

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態學學科組二審專家,中科院資源環境生態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生態學分會副理事長等職 。

主要業績

科學研究: 劉永定目前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包括:

1、湖泊富營養化和水華藍藻的環境生物學,是國家973項目"湖泊富營養化過程與藍藻水華暴發機理研究"首席科學家、國家863"滇池入湖河流水環境治理技術與工程示範"責任專家組組長、國家環境重點課題"滇池藍藻水華污染控制技術"課題首席科學家,在國家項目研究中提出了分階段解釋湖泊富營養化過程的理論認識和藍藻水華生產力控制的技術路線,推進了該領域研究的發展,發展了成套水體富營養化、藍藻水華污染和河流水環境治理技術。

2、土壤和荒漠藻類:對我國土壤和荒漠藻類的分布、荒漠表層結皮機理和藻殼早期發育過程進行了系統研究,在內蒙開展荒漠藻類的基礎生物學和人工藻類結皮的試驗研究獲得成功,成功地首次完成藻類荒漠結皮的重視規模研究;

3、空間生物學:受國家載人航天工程資助主持"空間通用培養箱的研製和空間生物學效應研究",發現空間微重力條件和變重力過程對多種生物產生不同水平的生物學效應;

4、微藻代謝生理和分子生物學。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多篇、專著1部、譯著1部;國際學術會議特邀、大會報告20多次。

獎勵稱號

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先進科技工作者、湖北省科技大會先進科技工作者

1991年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2]

1992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

1994年中國科學院優秀教師1996年中國科學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8年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4]

2001年神州二號科學研究先進個人

2002年中科院院省合作集體二等獎(負責人)

2003年雲南省省院合作先進個人

2004年武漢市科技系統先進個人等

1982年~2005年間獲中科院、湖北省自然科學和中科院、湖北省科技進步獎共10項。

2012年5月,榮獲法蘭西金棕櫚統帥勳章 [5]

劉永定
劉永定

在加拿大多倫多市召開的2014年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劉永定研究員被選為該院生命科學部通訊院士。

技術發展

劉永定及其學科組獲得授權或經受理專利22項;通過所在單位中科院水生所控股的中科水生環境工程公司操作,為武漢、湖北和廣州、上海、北京的水體生態修復開展了積極有效的工作,並與法國方面建立了合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相關報道

劉永定馭藻

(2020-01-13 來源: 人民日報 范昊天)

江南山區水庫里鮮紅的藻樣、黑龍江土地里的「青苔」、崑崙山下大漠邊緣的「原土」——那些似乎無處不在,卻又形態各異的小藻,在劉永定眼中卻是寶貝。

北京、重慶、昆明、武漢,這是記者採訪劉永定時,他前一周的日程安排。劉永定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儘管退休10年了,但仍然十分忙碌。赤潮、藍藻,很多人對藻類的印象多是因為它對水質的破壞,但劉永定眼中的藻是多面的。「我主要忙兩件事,治水和治沙。」劉永定說,藻類並不都是有害的,它們可以用來治理荒漠化,甚至有可能幫助我們探索太空。

與藻結緣,臨危受命治理滇池。

75歲的劉永定雖已從事藻類研究40年,但他起初卻是一名農業專家。上世紀70年代,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他使用自製的微生物製劑大面積防治馬尾松毛蟲,一時間名聲大噪。1978年,他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獲得「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表彰。

1979年,他考上了中科院水生所的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的藻類學家黎尚豪院士,自此與藻結緣。研究生畢業後,他便留在水生所工作。 「以前滇池水質還能滿足群眾飲水等需求,但是,隨着滇池污染程度加劇,暴發了嚴重的藍藻水華。」劉永定說。

本世紀初,國家設立了「滇池藍藻水華污染控制技術研究」課題,劉永定出任首席科學家。經過長期的摸索,劉永定和他的團隊最終研究出控制藍藻的基本思路:在截污控污、加強水動力的基礎上,把湖泊分3個圈層、10個關鍵位點,分5個階段系統、綜合地採取措施,促使湖泊生態系統完成「穩態轉換」。2002年,他據此繪製了治理滇池藍藻水華的「路線圖」。

隨着「以魚控藻」、恢復水生植被、建設藻水分離站等系統性防控治理的措施一步步落實到位,滇池藍藻水華逐漸得到控制,水質一天天好起來。2016年,劉永定獲得「護滇衛士」終身貢獻獎。

千挑萬選,巧用良藻治沙

從對陸生藻類的研究基礎出發,劉永定萌生了一個想法:在水中,藻類的強大繁衍力和蔓延力是危害。那如果換個地方,能否為人類所用呢?

在長期的研究中,他發現,沙漠中生長着一類「荒漠藻」,它們不怕曬、不怕凍,耐旱、耐高溫,還抗紫外線輻射。據劉永定介紹,只要有一點水,荒漠藻就能生長。它分泌出的多糖物質具有黏性,能將土壤粒子黏合在一起,其表面的正負電荷相互吸引,在沙面上逐漸形成一層「結皮」。這種結皮富含有機質和營養成分,能夠加速土壤的形成。

2001年,中科院水生所與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院合作,在庫布其沙漠東緣的達拉特旗建立了荒漠化綜合治理試驗站。然而,科研團隊很快遇到了難題。「理論上,1厘米土壤的自然形成需要100年,一個20厘米的耕作層形成則需要2000年。」劉永定說,荒漠藻自然形成結皮的時間太過漫長,另外,沙漠中風沙太大,荒漠藻還沒結皮就「全軍覆沒」。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永定帶領團隊從各地採集的荒漠藻樣品中分離出數十個株系,並選出最優秀的藻種加以擴繁,再通過機械化手段「播藻」。「最快一年就可讓荒漠藻發育並產出持久有效的結皮。」劉永定說,結皮上會漸漸形成一個微型生物群落,菌類、苔蘚、昆蟲等都會來,荒漠化的土地便朝着草地轉換。

經過3—5年的治理,達拉特旗項目區林草覆蓋率由項目實施前的不足15%提高到80%以上,曾經肆虐的風沙得到了有效控制。如今,劉永定團隊運用藻類治理荒漠化的技術已經在庫布其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毛烏素沙地等地推廣開來。「生態治理有個原則是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我們不是把原本就是沙漠的地區變成綠洲,而是要讓荒漠化的土地恢復曾經的綠色。」劉永定說。

探索太空,小藻或成「探路先鋒」

「藻類是一種古老的低等生物,已知的有3萬種左右。它們的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比較強,尤其是陸生藻類,被譽為生命禁區的『先鋒植物』。」劉永定介紹,藻類自身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將大自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在合成的過程中,大多數植物需要氮肥,而一些藻類則不需要,它自己可以固氮,生物學中稱為「全自養」。

神奇的藻類世界,激發了劉永定進一步探索的動力,他還把目光轉移到外太空。1987年,從德國留學回國的劉永定接到了一項重要任務:開展空間生物學研究,探索利用藻類幫助宇航員在太空長期生存。他帶領的團隊先後參與6次返回式衛星實驗和2次神舟飛船實驗,研究在太空微重力、強輻射、極端溫度等不利條件下,通過生物的手段建立生命保障系統。實驗中,他們通過人工培育藻類植物,保證了魚、螺螄等小動物在太空中存活,為我國載人航天的相關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

劉永定還大膽設想:「能不能把荒漠藻結皮的技術應用到火星上?」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微重力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王高鴻認為,藻類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植物,對物種起源和生命演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火星上的環境特點與早期地球陸地極為接近,那麼,人類探索火星,藻類植物或許能幫上大忙。 (原載於《人民日報》 2020-01-13 14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