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江来」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江来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刘江来.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8%98%E6%B…”)
 
 
行 13: 行 13: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知名作品 =   
}}
+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
'''刘江来''',男 ,[[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1976年出生。1998年[[南京大学]] 物理系本科,2006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博士。2006-2010年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资深博士后。2011年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一批中央青年专家。在粒子物理微小参数的精确测量领域有丰富的研究实践,在一流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刘江来,男  ,上海交 理学院 物理系 教授 。1976 出生。1998年南京大学物理系本 ,2006年美国马里兰大 物理学博士。2006-2010年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资深博士后。2011年被聘为 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一批中央青年专家。在粒子物理微小参数的精确测量领域有丰富的研究实践,在一流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
2019年9月20日 荣获"科学探索奖"<ref>[https://news.sjtu.edu.cn/jdyw/20190926/111263.html    上海交大 与天文 学院 刘江来 教授 荣获2019 科学 探索奖” ],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9-23</ref> ,肯定他为发现第三类中微子振荡和推进暗物质直接探测做出的重要贡献,支持他追求液氙探测技术上的革新,对暗物质及其他新物理现象进行探索 。
 
 
2019 年9月20日,荣获"科学探索奖" ,肯定他为发现第三类中微子振荡和推进暗物质直接探测做出的重要贡献,支持他追求液氙探测技术上的革新,对暗物质及其他新物理现象进行探索 。
 
  
 
==人物经历==
 
==人物经历==
行 27: 行 25:
  
 
==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
2006年,获得美国杰弗逊国家实验室最佳论文奖。
+
2006年,获得美国杰弗逊国家实验室最佳论文奖<ref>[https://kaobo.koolearn.com/20131211/788855.html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简介——刘江来 ],新东方网, 2013-12-11</ref>
  
2011年,获上海市曙光学者奖励。
+
2011年,获上海市曙光学者奖励<ref>[https://baike.sogou.com/v72811044.htm?fromTitle=%E5%88%98%E6%B1%9F%E6%9D%A5   刘江来 ],搜狗</ref>
  
 
2019年9月20日,获得2019年科学探索奖。
 
2019年9月20日,获得2019年科学探索奖。

於 2021年3月23日 (二) 15:52 的最新修訂

劉江來
上海交通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教授
出生 1976年
國籍 中國
母校 南京大學物理系,馬里蘭大學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劉江來,男 ,上海交通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教授。1976年出生。1998年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2006年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學博士。2006-2010年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資深博士後。2011年被聘為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一批中央青年專家。在粒子物理微小參數的精確測量領域有豐富的研究實踐,在一流SCI雜誌上發表論文20餘篇。

2019年9月20日,榮獲"科學探索獎"[1],肯定他為發現第三類中微子振盪和推進暗物質直接探測做出的重要貢獻,支持他追求液氙探測技術上的革新,對暗物質及其他新物理現象進行探索 。

人物經歷

199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期間在美國傑弗遜國家實驗室(Jefferson National Laboratory)測量奇異夸克在質子電磁結構中的作用,博士論文獲該國家實驗室2006最佳論文獎。 加州理工博士後期間,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從事對超冷中子衰變參數的精確測量,以第一作者發表對中子軸向弱耦合參數的測量結果。

2006年起參加大亞灣中微子振盪實驗對中微子混合角13進行測量,擔任自動刻度系統負責人,承擔美國能源部經費192萬美元。回到交大後繼續大亞灣的工作,合作組決策委員會成員,刻度系統總負責人,物理分析數據質量負責人。同時參加液氙暗物質PandaX實驗,為光電管系統負責人。現主持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基金一項(2011),面上基金一項(2012)。現為四名博士研究生導師。

獲獎記錄

2006年,獲得美國傑弗遜國家實驗室最佳論文獎[2]

2011年,獲上海市曙光學者獎勵[3]

2019年9月20日,獲得2019年科學探索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