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 麦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至:
《麦收》是中国当代作家刘烨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麦收
六月五号,芒种。
好多年没有过麦收了,旧年的麦收堪比过年热闹,那时候我的奶奶还健在。
奶奶是麦收的“总负责人”,磨镰刀、打草绳、做可口的饭菜。唯独这个时候,奶奶才不会吝啬:打开瓦罐,取出一个月前腌制好的鸡蛋,煮熟了送到地头儿。看着儿孙们狼吞虎咽,奶奶笑,跟上一句:多吃点多吃点儿,家里还有。
热闹的打麦场一家挨着一家,早的已经趁着东风扬麦了,土黄色的麦粒扬到半空,风把杂质和麦粒儿分离,麦粒落下,哗,哗哗!带着草帽的邻家大爷光着脚站立不动,拿扫帚左右清扫麦墩儿上的“麦鱼儿”,哗,哗哗!整条整片的麦粒落下来,砸到大爷背上,草帽上,大爷只是微笑,也不躲闪。待麦子成了堆垅,大爷似乎累了。他要歇会儿,顺势侧卧麦堆上,粗笨的手插进麦堆里,撩拨,再撩拨。麦粒儿如水般指间滑落——他是在打捞久违的幸福与满足么?又似乎实在憋闷不住心里的喜悦,他顺手撅一节儿细细的扫把竹节,衔在嘴角,压制住就要呲开的嘴——就让这久违的幸福与满足慢慢“折磨”吧!爱闹的“老嘎”最会抓住时机,他悄悄的绕到大爷背后,猛的扬一木锨麦子,麦粒儿雨落似得砸到队长大爷身上,丢下木锨的老嘎,哈哈的笑着如孩童般跑掉了……
进打麦场收麦子,是奶奶最隆重的时刻。头要梳的整齐,洗脸,换上最干净的衣服。重要的,是她夹窝下那整捆的麻袋。你若胆敢说:奶奶,用不了那么多麻袋,咱家的麦子收不了那么多的话,保准会遭奶奶一通严厉的训斥!
那时的麦收要持续多半个月,这半个月家家的生活水准是很高的:有咸鸡蛋可以吃到,有纯白面馍馍可以吃到,最重要的是我能看到父亲久违的笑脸。
父亲是极严肃的教师,那时的生活让这个人民教师苦不堪言,每个月十几块钱津贴不屑说咸鸡蛋,就连咸萝卜条,都难以整天整顿供给。一碗“银裹金”(两面白面中间黑面)面条就过生日了。过完麦收,除了缴纳国家必收粮(白交,不给钱的),还别家的粮食帐,再看看所剩无几的几颗麦子,父亲的脸色又恢复了愁沉。
停下思绪,麦田上,我呆呆站立。
轰鸣的收割机已经跑到地头。
完了?就这么完了!
呵呵,这个麦收就这么利落的结束了!
我和等在地头的小贩左右划好价,几亩地麦子就归他了,呵呵!
晚上,爸非要去饭店吃,说是要庆祝一下麦收。
一桌子饭菜,一家人围坐。
爸举起酒杯,热泪盈眶……
屋子小树简笔画分割线[1]
作者简介
刘烨,自由写作者,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