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继瑛

刘继瑛
出生 1921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画家
知名作品 《黄果树瀑布》
《春到颐和园》

天津武清人, 国画家

师从溥心畲先生学习国画、文史、书法。

受到叶浅予、文金扬等各位教授指导,从师王雪涛先生学习写意花鸟画,并从事美术工作。

1991年4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创作了花鸟与山水结合的作品如《黄果树瀑布》、《春到颐和园》等清新作品,为对外经济贸易部收藏。

作品多次获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山书画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顾问、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东方书画研究会理事。

目录

艺术生涯

1921年1月25日生于北京,幼年在家塾读书,继入私立女子书画学校学习国画。

1938至1947年师从溥心畲先生学习国画、文史、书法。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参加北京市中国画研究会。

1954年参加画会组织到中央美院进修素描及人体解剖学,

受到叶浅予、文金扬等各位教授指导,同时又从师王雪涛先生学习写意花鸟画,并从事美术工作。

1954年,刘继瑛同何香凝、胡絜青、俞致贞等11位女画家合作大幅作品《百花齐放》。

1957年北京画院成立,由王雪涛推荐为画院画师,后又调北京市美术公司创作室任画师。

她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山书画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顾问、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东方书画研究会理事。

1957年2月,又同王雪涛、郭味蕖、董寿平等老画家为中国在莫斯科开设北京饭店大厅合作150馀平方尺的大画《和平万岁》。

1971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组织部分书画家为国家各部委接待外宾场所及各大宾馆作装饰画,刘继瑛为财政部、外交部、外经部及宾馆创作了3-5类大幅作品30多幅。

1979年为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作丈二尺大画。晚年,她走遍名山大川,体验生活,继续为提高国画技艺而努力创作。

1991年4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先后创作了花鸟与山水结合的作品如《黄果树瀑布》、《春到颐和园》等清新作品,为对外经济贸易部收藏。其作品被国内外许多美术馆、博物馆所收藏;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亦有陈列收藏;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多国贵宾。

画艺成就

刘继瑛不仅继承了溥心畲王雪涛二位国画家的技法,而且博采众长,数十年来孜孜以求,勤学不辍,逐渐形成了自己用笔多变,设色清丽、气势生动的风格。她作画意发笔先,信手挥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所绘花鸟,形神兼备,雅俗共赏,令人百看不厌。她的作品经常参加全国性和各省市画展,多次获奖。还多次在美国、日本荷兰德国、台湾等地展出。

1987年参加了中国举行的中日女画家首次画展,得到日本奖状,被誉为不可多得的写意花鸟女画家。1988年曾应邀赴日本举办巡回联展,全部作品被日本各界所收藏。她的画还为国内外许多美术馆、博物馆所收藏;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亦有陈列收藏;作为国家礼品,先后赠送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美国总统里根夫人、斯里兰卡班达拉奈克夫人。她还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为抢救国宝大熊猫,为中国残废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和为援助非洲灾民等捐赠国画,多年无私奉献,令人非常钦佩。

刘继瑛出版的花鸟画册让许多喜欢书画的人耳目一新。这是一本用宣纸印刷的线装画集,由书画爱好者张德林出资编辑,线装书局印制出版。画册共收集了刘继瑛几十年来的67幅精品画作。展卷细瞻,花儿绽放、鸟儿盘旋,每一幅画作都有如大自然在对人倾诉。那一朵朵荷花、牡丹、梅花、月季,生机盎然、可触可摸;那一只只黄鹂、山雀、鹦鹉、鸳鸯,更是活灵活现、鸣声可闻。吸吮着花的芬芳,伴随着欢快的鸟鸣,记者日前拜访了这位在中国画坛享誉已久的名宿。

人物背景

刘继瑛先生出身名门,世代书香,祖父、父亲都在清廷内为官。她从小抚琴、弹筝、作画、听戏。在京城是众人称道的多才多艺的女画家。

童年时代,父母就为她办了家馆,请来两位先生教她读书,一位教四书五经,一位教语文、算术,中西合璧、双管齐下。既灌输三纲五常;也吸收近代文化,既封闭守旧;又开放迎新,家长为她设计的人生前程,可想而知。全方位的家庭教育,使她为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不寻常的基础。当时刘家车马盈门宾客如云,其中不乏文人墨客,堂上陈设的书画古玩,多为明、清各代名品,面对吕纪、林良、恽南田、任伯年等的花鸟佳作,她一再临摹,引起她父母特别是姑妈的重视。

当时她的家中收藏许多历代名画,包括马远、夏圭等名人的珍品,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临摹书画。那时候的封建家庭,女孩儿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便整天闷在家里读书作画。面对恽南田、林良、任伯年等名家的花鸟画作,反复临摹,绘画大有长进。1938年,刘继瑛冲出深宅大院,进入京华艺术专科学校女子书画班,向赵梦朱先生学画花卉翎毛。这个班有40个学生,有趣的是竟有两个男生,一位是著名花鸟画家田世光,一位是刘政。

由于刘继瑛学习认真刻苦,又有深厚的家学功底,很受赵梦朱先生器重,不久就引荐她去拜爱新觉罗·溥心畲先生为师。当时溥先生住在颐和园介寿堂,她整日不离先生左右,展纸磨墨,听其吟诗、观其作画。后来张大千先生也移居颐和园,两位大师经常在一起吟诗作画,切磋技艺。刘先生说:"大千先生性格豪放,对我有很大影响,他喜欢吃白菜炖肉,而且是端着菜盆子吃,那真是'风卷残云',一会儿就吃个精光。他作起画来也是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笔墨淋漓尽致,不愧大家风度。有人说我爱画牡丹,其实我最爱画荷花,可以尽情挥洒,这或许正是受了大千先生的影响。"

健康状况

81岁高龄时的刘老虽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笑声朗朗:"看我挺健康,哪儿啊!我是外强中干,外壳还可以,内核不行了。尤其近几年,两只眼睛都患了白内障,植入了人造晶体,其中一只眼睛还可以,另一只眼睛视力很差,勉强凑合着用吧。"

人物评价

刘继瑛同志孜孜于花鸟画艺术,恰似花间蜜蜂,博采广收,化众家之长,出自我新貌,她有着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素养,不哗众,不欺世,老老实实为人,勤勤恳恳攻艺,为祖国的春天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