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诗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诗白
原图链接 [hhttp://news.univs.cn/2011/1129/901555.shtml 来自资讯网]
出生 925年
重庆市万州区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师
知名作品 《产权新论》

刘诗白,1925年生,重庆市万州人,1946年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经济学家》杂志主编,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93年至1997年)。刘诗白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代表作有《产权新论》、《现代财富论》等。

人物经历

刘诗白,1925年出生于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
1949年5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 194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
194刘诗白教授6年至1950在四川大学经济系任助教,
1951年—1978年在成华大学(1952年改组为四川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1978年—1979年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参加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词典》编审工作。
1980年任四川财经学院副院长,教授。
198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2] 1985年—1991年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1988年—1992年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3年—1997年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曾任民盟四川省委常务副主委、中央常委 。
2017年3月27日,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四川省社科联名誉主席 。

个人履历

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二届杰出校友。长期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其研究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转型期经济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以及 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经济学家。十分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致力于经济理论的创新。他提出了政治经济学要拓宽研究范围,除了研究生产关系以外,还要研究生产力、经济运行机制和精神生产;强调加强数量分析,借鉴西方经济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出人民财富的最大增值、合理分配、优化使用,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主题,为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条重要思路。

他在2001年以来陆续发表的 “论科技创新劳动”“论科学力”等科学论文,是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超前研究。刘诗白是我国较早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多元性的学者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先驱研究者。他发表了大量有关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论文和两部专著,以其独到的见解被称为中国三大产权理论流派之一。他还强调要推进国有资产的流动重组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从国有经济整体着眼来搞活国有企业。1985年他在全国人大提出建立货币委员会和1990年提出“缓解市场疲软十策”等提案,均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纳。他在1988年提出银行企业化改革的设想,也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

相关研究

刘诗白教授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经济学家》杂志主编,全国高等财经院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研究会会长,学术团体“新知研究院”院长。 刘诗白教授数十年来从事经济学的研究,它研究的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产权理论,改革和发展等领域。1978年以来,经过历史的反思,他更加重视把马克思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并致力于经济理论的创新。

刘诗白在有关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政治经济学要拓宽研究范围,除研究生产关系而外,要研究生产力和经济运行机制,还要研究精神生产。在研究方法上他主张要加强数量分析,要借鉴西方经济学,更要致力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中,刘诗白较早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1979年4月他提出了:“市场经济具有一般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经济仍然具有市场经济性质”等等观点。刘诗白是我国较早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多元性的学者之一。早在1981年,他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的多元性、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公有制具体形式的多层次性的“三性”观点。 刘诗白1988年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学术论文,从理论上阐述市场主体必须是产权主体,提倡构建产权明晰和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公司制,把单一国有产权制度改造为多元产权制度;把高度集中的国有国营的产权制度,改造为两权分离的产权制度;把模糊不清的产权改造为明晰化的产权关系。他在产权研究中提出不少新鲜见解,他阐述的马克思的产权新理论体现在1999年出版的《主体产权论》这一部新著中。

刘诗白1998年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阐述了经济转轨期有效需求不足这一命题。2001年5月以来他发表了有关《论科技创新劳动》、《论服务劳动》等多篇论文,提出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劳动价值论的新观点。 刘诗白在经济学领域进行的大量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改革的深化,起了有益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刘诗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在参加人大、政协活动中就经济改革、教育发展、反腐倡廉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

学术成就

1. 关于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刘诗白提出,政治经济学要拓宽研究范围,除研究生产关系外,还要研究生产力和经济运行机制。早在1961年,他就在《经济研究》杂志发表的《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一文中提出,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研究范围总是大于研究对象。他在肯定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对象的同时,论述了政治经济学应深入研究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而不能像传统研究方法那样只研究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的关注。在80年代发表的论文中刘诗白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研究的范围拓宽,要把生产力发展运动的规律和经济运行机制纳入其研究范围。针对当代文化、科学活动领域商品关系大大扩展的新实际,刘诗白强调政治经济学还应研究精神生产。在研究方法上,刘诗白主张除坚持对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外,还要加强数量分析,主张把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相结合。他提倡解放思想,突破陈规,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当代实践,充分汲取中外经济学积极成果的中国经济学。

2.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刘诗白较早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早在1979年4月,他就在为无锡召开的价值规律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中提出了“市场经济具有一般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经济仍然具有市场经济性质”等论题。刘诗白是我国较早试图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学者之一。1979年他在《经济研究》杂志发表《试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完善》一文,提出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应该是“不完全的”的新观点,从理论上阐明了把统收统支、吃国家大锅饭的国营企业改造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的必然性和合理性。1981年,在成都召开的首次全国所有制理论讨论会上,刘诗白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的多元性、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公有制具体形式的多层次性的“三性观点”,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上述“三性”观点是针对长期以来流行的社会主义“纯公有制论”、“单一公有制”以及“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的观点而提出的。他认为,作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其它各种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将长期并存,其具体形式,除全民和集体外,还有“全民+集体”、“全民+集体+个体”、“集体+集体”等多种联合所有制形式。公有制在经营形式上,将会出现国有国营、国有企业经营、国有集体租赁、国有个体租赁等;在资金结构与分配结构上,将出现吸收部分职工资金和实行按股分红形式。上述观念,可以说是对20年后我国所有制形式发展作出了理论预言。

3. 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研究。自1986年以来,刘诗白就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学术论文,从理论上阐述市场主体必须是产权主体,提倡构建产权明晰和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公司制,把单一国有产权制度改造为多元产权制度;把高度集中的国有国营的产权制度,改造为两权相分离的产权制度;把模糊不清的产权改造为明晰化的产权关系。刘诗白是我国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早期探索者,他提出构建和明晰企业产权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国有资产性质的改变,国家仍然将通过经营者选择权、重大决策权以及利润和税金上缴等形式实现所有者权益。刘诗白在1992年出版的《产权新论》一书中,对产权范畴和社会主义企业产权提出了不少新鲜见解。后来,他又在1999年出版的《主体产权论》一书中对社会主义产权理论作了更加系统的阐述。 此外,刘诗白在80年代初曾就有关生产劳动、价值规律等问题写了不少学术论文。2001年以来,他又先后发表《论科技创新劳动》、《论服务劳动》等论文,试图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机制予以新的阐述,他对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及其创造价值的功能以及有关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等问题所作出的论述是富有新意的。 在刘诗白教授的学术研究中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是具有平和、包容、大气的人格魅力。

个人荣誉

荣膺“影响四川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最具标示性“风云人物”称号; 入选“建国60周年四川省杰出贡献经济学家”;“2011成都全球影响力人物”。 2017年9月28日,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个人作品

刘诗白教授在主要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主要著作(不包括合作)有: 1.《原子能利用的两条路线》,重庆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2.《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及其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若干问题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4.《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5.《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6.《论社会主义所有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7.《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8.《产权新论》,西南财经大学1993年出版; 9.《论体制创新》,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10.《刘诗白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出版; 11.《主体产权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12.《刘诗白文集》(八卷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13.《我国转轨期经济过剩运行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人物写真

參考來源